一种透气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93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透气无纺布,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包括无纺布面层和透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位于无纺布面层的上端,所述透气层包括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所述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通过加强筋连接,所述上透气层的上端设有若干导流孔,若干所述导流孔沿着上透气层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所述导流孔之间设有半圆形凸起,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部中空,所述导流孔的形状呈沙漏形,所述下透气层包括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形状相同,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形状相同反向布置,本实用的无纺布具有透气性能好等优点。

A breathable nonwoven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无纺布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尤其涉及一种透气无纺布。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目前无纺布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吸收物品的表层材料、面膜载体等卫生用品领域或其它相关领域。但其功能性的体现,主要是用化学药剂,来获得诸如消毒,抗菌等功能,或添加相关物理材料,获得某种单一功能,但是单一的功能显然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要求,而且透气性能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现象的存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合理的一种透气无纺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无纺布,包括无纺布面层和透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位于无纺布面层的上端,所述透气层包括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所述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通过加强筋连接,所述上透气层的上端设有若干导流孔,若干所述导流孔沿着上透气层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所述导流孔之间设有半圆形凸起,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部中空,所述导流孔的形状呈沙漏形,所述下透气层包括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形状相同,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形状相同反向布置,且上下对称,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下透气层的下端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部填充有高分子材料,所述无纺布面层的下端设有环保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透气层上设置有若干导流孔,外界的水分沿着导流孔进入到无纺布的内部进行吸收,导流孔的形状呈沙漏形,不仅使得水分在流经路径上的接触面积更大,吸收更加彻底,而且能避免一些大颗粒杂质进入到无纺布内,相邻所述导流孔之间设有半圆形凸起,在无纺布受到外界的压力时,中空的半圆形凸起向内压缩,在外力消失后半圆形凸起迅速向外恢复,具有很强的弹性,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的设置,齿状层一的下端齿状和齿状层二的上端齿状接触,外力透过上透气层至下透气层,齿状的对接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在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能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空腔内设置有活性炭颗粒,能清除异味,防水层的设置,高分子材料的填充能充分吸收水分,能起到防渗透的作用,环保层的设置,能起到除菌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面层和透气层厚度不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面层和透气层厚度不相同,柔软度得到增强。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采用复合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采用复合纤维制成,抗拉强度得到提高。作为优选:所述上透气层的上端面设有反光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膜的设置,能起到反光的效果,随时能发现其位置。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层为PU软性聚氨酯或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上透气层上设置有若干导流孔,外界的水分沿着导流孔进入到无纺布的内部进行吸收,导流孔的形状呈沙漏形,不仅使得水分在流经路径上的接触面积更大,吸收更加彻底。2.在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能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空腔内设置有活性炭颗粒,能清除异味。3.在无纺布受到外界的压力时,中空的半圆形凸起向内压缩,在外力消失后半圆形凸起迅速向外恢复,具有很强的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透气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上透气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加强筋;2、上透气层;3、反光膜;4、无纺布面层;5、齿状层二;6、齿状层一;7、空腔;8、防水层;9、下透气层;10、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对本技术一种透气无纺布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透气无纺布,包括无纺布面层4和透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位于无纺布面层4的上端,所述透气层包括上透气层2和下透气层9,所述上透气层2和下透气层9通过加强筋1连接,所述上透气层2的上端设有若干导流孔10,若干所述导流孔10沿着上透气层2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所述导流孔10之间设有半圆形凸起,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部中空,所述导流孔10的形状呈沙漏形,所述下透气层9包括齿状层一6和齿状层二5,所述齿状层一6和齿状层二5形状相同,所述齿状层一6和齿状层二5形状相同反向布置,且上下对称,所述齿状层一6和齿状层二5之间形成有空腔7,所述空腔7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下透气层9的下端设有防水层8,所述防水层8的内部填充有高分子材料,所述无纺布面层4的下端设有环保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透气层2上设置有若干导流孔10,外界的水分沿着导流孔10进入到无纺布的内部进行吸收,导流孔10的形状呈沙漏形,不仅使得水分在流经路径上的接触面积更大,吸收更加彻底,而且能避免一些大颗粒杂质进入到无纺布内,相邻所述导流孔10之间设有半圆形凸起,在无纺布受到外界的压力时,中空的半圆形凸起向内压缩,在外力消失后半圆形凸起迅速向外恢复,具有很强的弹性,齿状层一6和齿状层二5的设置,齿状层一6的下端齿状和齿状层二5的上端齿状接触,外力透过上透气层2至下透气层9,齿状的对接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在齿状层一2和齿状层二9之间形成有空腔7,空腔7能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空腔7内设置有活性炭颗粒,能清除异味,防水层8的设置,高分子材料的填充能充分吸收水分,能起到防渗透的作用,环保层的设置,能起到除菌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面层4和透气层厚度不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面层4和透气层厚度不相同,柔软度得到增强。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1采用复合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1采用复合纤维制成,抗拉强度得到提高。作为优选:所述上透气层2的上端面设有反光膜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膜3的设置,能起到反光的效果,随时能发现其位置。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层8为PU软性聚氨酯或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无纺布,包括无纺布面层和透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位于无纺布面层的上端,所述透气层包括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所述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通过加强筋连接,所述上透气层的上端设有若干导流孔,若干所述导流孔沿着上透气层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所述导流孔之间设有半圆形凸起,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部中空,所述导流孔的形状呈沙漏形,所述下透气层包括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形状相同,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形状相同反向布置,且上下对称,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下透气层的下端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部填充有高分子材料,所述无纺布面层的下端设有环保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无纺布,包括无纺布面层和透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位于无纺布面层的上端,所述透气层包括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所述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通过加强筋连接,所述上透气层的上端设有若干导流孔,若干所述导流孔沿着上透气层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所述导流孔之间设有半圆形凸起,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内部中空,所述导流孔的形状呈沙漏形,所述下透气层包括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形状相同,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形状相同反向布置,且上下对称,所述齿状层一和齿状层二之间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阳市三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