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10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基布层,所述第一基布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棉布层,所述透气棉布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助剂层,所述抗菌助剂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布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抗菌助剂颗粒固着在抗菌助剂层上,使得抗菌助剂层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另外增加竹炭纤维层,强化无纺布的抗菌效果,实现双层抗菌的功能,达到了强力抗菌的效果,竹炭纤维层通过凸块与隔热层连接,增大竹炭纤维层与隔热层的接触面积,这样使得病菌的接触表面积增大,并且具有更好的透气性能,实现快速透气与抗菌的功能。

An Antibacterial Composite Nonwoven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
技术介绍
无纺布室友定向或随机的纤维编制而成,具有防潮、透气等功能,无纺布不需要纺纱织布,只需对短纤维长丝进行无规则排列,再经过机器热粘等过程加固而成,由于无纺布的强度和耐久性较差,主要用于一次性产品,比如口罩、方便袋等,但是其易降解,所以被广泛使用。现有的无纺布种类有很多,但是无纺布的抗菌性不好,而在用于口罩或者医用产品时,为了防止无纺布上存有病菌或者不能有效的阻止病菌进入人体内,需要无纺布具有灭菌,抑菌的功能,否则病菌带入人体内,容易滋生病毒性传染病,这样对整个社会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危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抗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基布层,所述第一基布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棉布层,所述透气棉布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助剂层,所述抗菌助剂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布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布层为聚丙烯纤维,所述第二基布层为喷熔无纺布层。优选地,所述竹炭纤维层的上表面通过凸块与隔热层相连接。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为芳纶无纺布层。优选地,所述抗菌助剂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无规则排列的多个抗菌助剂颗粒,所述抗菌助剂颗粒为有机硅季铵盐。优选地,所述透气棉布层为面纱无纺布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抗菌助剂颗粒固着在抗菌助剂层上,使得抗菌助剂层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另外增加竹炭纤维层,碳纤维层具有透气性能同时也具有抗菌的功能,这样强化了无纺布的抗菌效果,实现双层抗菌的功能,达到了强力抗菌的效果;2、竹炭纤维层通过凸块与隔热层连接,增大竹炭纤维层与隔热层的接触面积,这样使得病菌的接触表面积增大,这样能够快速的进行灭菌处理,并且具有更好的透气性能,实现快速透气与抗菌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中抗菌助剂层与抗菌助剂颗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基布层、2透气棉布层、3竹炭纤维层、4隔热层、5抗菌助剂层、6第二基布层、7凸块、8抗菌助剂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基布层1,第一基布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棉布层2,透气棉布层2为面纱无纺布层,面纱材质轻松绵软,柔和贴身,增加了人体皮肤的舒适感,透气棉布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竹炭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3的上表面通过凸块7与隔热层4相连接,凸块7可增大与病菌的接触面积,这样可更快捷的起到抑菌,灭菌的效果,竹炭纤维层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4,隔热层4为芳纶无纺布,芳纶无纺布是一种绝缘,保温的布料,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其中,隔热层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助剂层5,抗菌助剂层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无规则排列的多个抗菌助剂颗粒8,抗菌助剂颗粒8为有机硅季铵盐,通过对普通的无纺布上浆,将抗菌助剂颗粒8固着在抗菌助剂层5的表面,让无纺布具有抗菌抑菌的效果,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好并且抗菌剂对人体无害,对皮肤无刺激,抗菌安全可靠,抗菌助剂层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布层6,第一基布层1为聚丙烯纤维,第二基布层6为喷熔无纺布层,聚丙烯纤维无毒,无味,具有蓬松性并且柔软性较好,喷熔无纺布表面开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本技术中,第一基布层1是有聚丙烯纤维制成,其质轻,强度高,弹性好,无毒无味,具有蓬松性并且柔软性较好,第一基布层1的上表面连接有透气棉布层2,透气棉布层2轻松绵软,柔和贴身,增加了人体皮肤的舒适感,透气棉布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竹炭纤维层3,竹炭纤维具有内外贯穿的蜂窝状的微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效果和抗菌灭菌的功能,并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材料,竹炭纤维层3的上表面通过凸块7与隔热层4连接,凸块7用于增大竹炭纤维层3与病菌的接触面积,这样使得竹炭纤维层3二次抗菌的效果更加彻底,隔热层4为芳纶无纺布,芳纶无纺布是一种绝缘,保温的布料,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隔热层4的上表面是抗菌助剂层5,抗菌助剂层5内固着有多个抗菌助剂颗粒8,通过抗菌助剂颗粒8为无纺布增加一次抗菌的功能,并且抗菌助剂颗粒8的抗菌效果明显,且对人体健康无害,抗菌助剂层5的上方是第二基布层6,第二基布层6是喷熔无纺布,喷熔无纺布表面开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从而使得复合无纺布具有抗菌透气的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布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棉布层(2),所述透气棉布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竹炭纤维层(3),所述竹炭纤维层(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4),所述隔热层(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助剂层(5),所述抗菌助剂层(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布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布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棉布层(2),所述透气棉布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竹炭纤维层(3),所述竹炭纤维层(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4),所述隔热层(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助剂层(5),所述抗菌助剂层(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布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布层(1)为聚丙烯纤维,所述第二基布层(6)为喷熔无纺布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阳市三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