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宝洁公司专利>正文

成型非织造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52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可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在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中的一者上的三维特征结构的在视觉上可辨别的图案。三维特征结构中的每一个可限定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微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强度特性的值可具有差异,其中强度特性是厚度、基重或体积密度中的一者或多者,并且其中第一表面具有小于约15dB V2rms的TS7值。

Molded Nonwov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成型非织造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型三维非织造织物和用成型三维非织造织物制成的制品。
技术介绍
非织造织物可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包括吸收性个人护理产品、衣服、医疗应用和清洁应用。非织造个人护理产品包括婴儿护理物品诸如尿布、儿童护理物品诸如训练裤、女性护理物品诸如卫生巾、以及成人护理物品诸如失禁产品、衬垫、和裤。非织造衣服包括防护工作服和医疗服诸如手术服。其它非织造布的医疗应用包括非织造布伤口敷料和手术敷料。非织造布的清洁应用包括毛巾和擦拭物。非织造织物的其它用途是人们熟知的。前述列表不被认为是详尽的。非织造织物的各种特性决定了非织造织物用于不同应用的适应性。非织造织物可被加工成具有不同的特性组合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非织造织物的可变特性包括液体处理特性诸如可润湿性、分配性、和吸收性、强度特性诸如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柔软特性、耐久特性诸如耐磨蚀性、和美观特性。非织造织物的物理形状也影响非织造织物的功能性和美观特性。非织造织物初始时被制备成片材,该片材当放置在平坦表面上时可具有基本上平面的无特征结构的表面,或者可具有一系列表面特征结构诸如孔或突出部或这两者。带有孔或突出部的非织造织物常常称作三维成型非织造织物。本公开涉及三维成型非织造织物。尽管非织造织物领域已有了进步,但仍然需要具有三维表面特征结构的改善的非织造织物。另外,仍然需要用于制造具有三维表面特征结构的改善的非织造织物的工艺和设备。另外,仍然需要制品,包括利用了具有三维表面特征结构的改善的非织造织物的吸收制品。另外,仍然需要以下吸收制品,它们利用了具有三维表面特征结构的非织造织物并且可以压缩形式封装,同时在从包装件打开时最小化三维表面特征结构的损失。另外,仍然需要以下吸收制品,它们利用了具有三维表面特征结构的柔软的纺粘非织造织物,该三维表面特征结构在使用时具有减小的起毛特性。另外,仍然需要改善的非织造织物,它们具有组合如通过由EmtecElectronicGmbH销售的薄纸柔软度分析仪(TissueSoftnessAnalyzer)测量的柔软度的三维表面特征结构和物理完整性。另外,仍然需要吸收制品包装件,相比于常规吸收制品包装件,该吸收制品包装件包括具有减小的袋内叠堆高度的柔软非织造材料,因此该包装件便于看护者抓持和储存,并且使得制造商享有低分配成本,而不损失现制吸收制品的美观清晰性、吸收性或柔软性。
技术实现思路
公开了一种非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可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在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中的一者上的三维特征结构的在视觉上可辨别的图案。三维特征结构中的每一个可限定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微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强度特性的值可具有差异,其中强度特性是厚度、基重或体积密度中的一者或多者,并且其中第一表面具有小于约15dBV2rms的TS7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公开的示例的照片。图2为本公开的示例的照片。图3为本公开的示例的照片。图4为如图1所示的本公开的织物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5A为示意图,示出了用呈并列布置结构的初级组分A和次级组分B制成的长丝的横截面。图5B为示意图,示出了用呈偏心皮/芯布置结构的初级组分A和次级组分B制成的长丝的横截面。图5C为示意图,示出了用呈同心皮/芯布置结构的初级组分A和次级组分B制成的长丝的横截面。图6为三叶形双组分纤维的透视照片。图7为用于制备本公开的织物的设备的示意图。图8为用于粘结本公开的织物的一部分的设备的一部分的细节。图9为用于粘结本公开的织物的一部分的设备的一部分的另外的细节。图10为用于任选地附加粘结本公开的织物的一部分的设备的一部分的细节。图11为本公开的示例的照片。图12为可用于本公开的成形带的一部分的照片。图13为图12所示成形带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图14为用来制备图12所示成形带的掩膜的一部分的图像。图15为用来制备图16所示成形带的掩膜的一部分的图像。图16为可用于本公开的成形带的一部分的照片。图17为用来制备图18所示成形带的掩膜的一部分的图像。图18为可用于本公开的成形带的一部分的照片。图19为可用于本公开的成形带的一部分的照片。图20为用来制备图19所示成形带的掩膜的图像。图21为在图19所示成形带上制备的本公开的织物的照片。图22为本公开的成形带的示意透视图。图23为包括本公开的非织造织物的非织造基底的平面图。图24为包括本公开的非织造织物的非织造基底的平面图。图25A为本公开的织物的平面图,其中移除了一些部分以便测量局部基重。图25B为本公开的织物的平面图,其中移除了一些部分以便测量局部基重。图26为本公开的织物的基重的横向变化的图形表示。图27为本公开的包装件的示意图。图28为本公开的吸收制品的平面图。图29为本公开的吸收制品的平面图图30为图28的截面29-29的剖面图。图31为本公开的吸收制品的平面图。图32为图31的截面32-32的剖面图。图33为本公开的吸收制品的平面图。图34为图33的截面34-34的剖面图。图35为图33的截面35-35的剖面图。图36为本公开的示例的照片。图37为本公开的示例的照片。图38为本公开的示例的照片。图39为图38所示的示例的横截面的照片。图40为本公开的示例的微CT透视图图像。图41为本公开的示例的微CT透视图图像。图42为图40和图41所示的示例的横截面的微CT图像。图43为图40和图41所示的示例的微CT平面图图像。图44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各种有益效果的图形描绘。图45为本公开的示例的一部分的照片视图图像。图46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示例的一部分的照片视图图像。图47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示例的一部分的照片视图图像。图48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示例的一部分的照片视图图像。图49为图47和图48所示的示例的横截面的照片。图50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示例的一部分的照片视图图像。图51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示例的一部分的照片视图图像。图52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示例的一部分的照片视图图像。图53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示例的一部分的照片视图图像。图54为图40和图41所示的示例在经历附加处理之后的微CT平面图图像。图55为图54所示的本公开的专利技术的各种有益效果的图形描绘。图56为用于制备本公开的织物的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在单一成形工艺中用连续纺粘长丝直接在成型的成形带上形成的成型非织造织物。本公开的织物可呈现对应于成形带形状的形状。以本公开的方法在本公开的成形带上制备的本公开的织物可尤其有益地用于个人护理制品、衣服、医疗产品、和清洁产品。成型非织造织物可以是流体可渗透的,使得其用作尿布的顶片、底片非织造布、采集层、分配层、或其它组分层,或者卫生巾的顶片、底片非织造布、采集层、分配层、或其它组分层,成人失禁衬垫或裤的顶片、底片非织造布、采集层、分配层、或其它组分层,或者地板清洁工具的衬垫。在本文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在非织造织物总面积的上下文中描述非织造织物的有益特征结构。总面积可为由适用于某些用途的尺寸所确定的面积,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特征结构为所述某些用途提供了有益特性。例如,织物的总面积可为以下织物的总面积,该织物所具有的尺寸使得其适于用作尿布的顶片、底片非织造布、采集层、分配层、或其它组分层,或者卫生巾的顶片、底片非织造布、采集层、分配层、或其它组分层,成人失禁衬垫或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粘非织造织物,所述纺粘非织造织物包括:a.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的至少第一在视觉上可辨别的区和第二在视觉上可辨别的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中的每一者具有三维特征结构的图案,所述三维特征结构中的每一个限定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微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强度特性的值具有差异,并且b.其中所述第一区中的所述微区中的至少一个的强度特性的值的差异不同于所述第二区中的所述微区中的至少一个的强度特性的值的差异,其中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小于约15dB V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15 US 62/434,5471.一种纺粘非织造织物,所述纺粘非织造织物包括:a.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的至少第一在视觉上可辨别的区和第二在视觉上可辨别的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中的每一者具有三维特征结构的图案,所述三维特征结构中的每一个限定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微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强度特性的值具有差异,并且b.其中所述第一区中的所述微区中的至少一个的强度特性的值的差异不同于所述第二区中的所述微区中的至少一个的强度特性的值的差异,其中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小于约15dBV2rms的TS7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约2dBV2rms至约12dBV2rms的TS7值,并且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TS7值的TS7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粘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低于所述第一表面TS7值的TS7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约3dBV2rms至约8dBV2rms的TS7值,并且所述第一表面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TS7值的TS7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粘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具有高于所述第二表面TS7值的TS7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非织造织物,其中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TS7比率大于约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非织造织物,其中在TS7值小于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阿施拉夫PT韦斯曼
申请(专利权)人:宝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