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管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75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管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座及设置在安装座内的蚊香型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具有两个引出端,两个引出端位于发热管的同一侧,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开有供引出端穿过的第一安装孔,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一连接部的两端成角度连接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卡持发热管的第一卡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固定件在内的固定组件的设置,可以将发热管稳固地固定在安装座上,对发热管提供有效地支撑作用,避免发热管发生倾斜,保证发热管的整体平衡,提高了发热管的使用可靠性,使得整个发热管固定结构连接稳固且易拆卸。

Fixed structure of hea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管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烤设备
,具体指一种发热管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电烤设备中一般都设有发热管,处于安全上的考虑,为了避免发热管在使用时伤到人体,常常采用焊接方式将发热管固定在安装座上,但这种固定方式导致无法对发热管进行维修更换,同时还会硬性安装座的整体散热情况,进而影响整机的使用寿命。为了便于发热管的拆卸,人们提出通过固定件对发热管进行固定,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1043133.8的技术专利《发热管固定结构和烹饪器具》公开的发热管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第一限位件将发热管固定在固定板上。但是这种固定方式的稳固程度主要依赖于限位件的数量和分布,并且当安装管需要安装在不平整的物体上时不能很好地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连接稳固且易拆卸的发热管固定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热管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座及设置在安装座内的蚊香型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具有两个引出端,两个引出端位于发热管的同一侧,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开有供引出端穿过的第一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一连接部的两端成角度连接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卡持发热管的第一卡钩。第一固定件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将发热管1限位在安装座内部,避免发热管发生倾斜。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在安装座上第一安装孔的另一相对侧。这样的安装位置可以使发热管受力均匀,避免发热管发生倾斜。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开有与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安装座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安装孔配合螺母进行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与第二固定部的两端成角度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中间向下弯曲形成有用于卡持发热管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固定件相连接。第二固定件的设置可以在第一固定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发热管限位在安装座内部,避免发热管发生倾斜。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尾端弯折形成有弯折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有供弯折部穿过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通过将弯折部卡设在第三安装孔中进行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卡钩与第二固定件的第二卡钩分别卡持在发热管的上下两侧。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夹持在发热管1的上下两侧,防止发热管上下震荡。优选地,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开有供引出端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片与安装座内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片的设置,一方面固定了两个引出端之间的距离,便于顺畅地将两个引出端推入两个第一安装孔内;另一方面,由于固定片与安装座的侧壁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通过固定片来完成发热管的最终固定,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此外,由于固定片支撑在两个引出端上,因而只需一个固定点,即可实现固定片与安装座侧壁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发热管的安装与固定,即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固定件在内的固定组件的设置,可以将发热管稳固地固定在安装座上,对发热管提供有效地支撑作用,避免发热管发生倾斜,保证发热管的整体平衡,提高了发热管的使用可靠性,使得整个发热管固定结构连接稳固且易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热管固定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第一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第一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发热管固定结构,包括发热管1、安装座2、固定片5和用于将发热管1固定在安装座2上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发热管1为蚊香型发热管,设置在安装座2内部,发热管1具有两个引出端11,两个引出端11位于发热管1的同一侧,固定片5上开有供引出端11穿过的通孔51,安装座2的侧壁上开有供引出端11穿过的第一安装孔21,固定片5与安装座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引出端11通过通孔51和第一安装孔21伸出安装座2来连接电源。固定片5的设置,一方面固定了两个引出端11之间的距离,便于顺畅地将两个引出端11推入两个第一安装孔21内;另一方面,由于固定片5与安装座2的侧壁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通过固定片5来完成发热管1的最终固定,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此外,由于固定片5支撑在两个引出端11上,因而只需一个固定点52,即可实现固定片5与安装座2侧壁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发热管1的安装与固定,即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第一固定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与第一连接部31的两端成角度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2,第一连接部31上开有第一连接孔311,安装座2的侧壁上开有与第一连接孔311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22,第一固定件3和安装座2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311和第二安装孔22配合螺母进行连接,第一固定部32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卡持发热管1的第一卡钩321。第一固定件3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将发热管1限位在安装座2内部,避免发热管1发生倾斜。第一固定件3的位置可根据需求设置,一般来说,第一固定件3的第一连接部31适合连接在安装座2上第一安装孔21的另一相对侧,这样的安装位置可以使发热管1受力均匀,避免发热管1发生倾斜。第二固定件4包括第二固定部41和与第二固定部41的两端成角度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2,第二固定部41中间向下弯曲形成有用于卡持发热管1的第二卡钩411,第二连接部42的尾端弯折形成有弯折部421,第一固定部32上开有供弯折部421穿过的第三安装孔322,第二固定件4和第一固定件3通过将弯折部421卡设在第三安装孔322中进行连接。第二固定件4的设置可以在第一固定件3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发热管1限位在安装座2内部,避免发热管1发生倾斜。第一固定件3的第一卡钩321与第二固定件4的第二卡钩411分别卡持在发热管1的上下两侧,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夹持在发热管1的上下两侧,防止发热管1上下震荡。综上所述,固定组件的设置可以将发热管1稳固地固定在安装座2上,对发热管1提供有效地支撑作用,避免发热管1发生倾斜,保证发热管1的整体平衡,提高了发热管1的使用可靠性,使得整个发热管固定结构连接稳固且易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管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座(2)及设置在安装座(2)内的蚊香型发热管(1),所述发热管(1)具有两个引出端(11),两个引出端(11)位于发热管(1)的同一侧,所述安装座(2)的侧壁上开有供引出端(11)穿过的第一安装孔(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所述第一固定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与第一连接部(31)的两端成角度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安装座(2)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32)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卡持发热管(1)的第一卡钩(3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管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座(2)及设置在安装座(2)内的蚊香型发热管(1),所述发热管(1)具有两个引出端(11),两个引出端(11)位于发热管(1)的同一侧,所述安装座(2)的侧壁上开有供引出端(11)穿过的第一安装孔(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所述第一固定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与第一连接部(31)的两端成角度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安装座(2)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32)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卡持发热管(1)的第一卡钩(3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的第一连接部(31)连接在安装座(2)上第一安装孔(21)的另一相对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上开有第一连接孔(311),所述安装座(2)的侧壁上开有与第一连接孔(311)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22),所述第一固定件(3)和安装座(2)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311)和第二安装孔(22)配合螺母进行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郭鑫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悦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