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704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呼吸锻炼装置,包括直导管和弯导管,直导管和弯导管设置有若干个,两个直导管之间通过弯导管旋合连接,直导管和弯导管连接成的管道内设置有小球,直导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子灯,电子灯包括灯座和灯珠,灯座的下表面与直导管粘合固定,灯珠设置于灯座的上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装置的四角位置设置支撑装置,通过支撑装置来调节装置的倾斜程度来增加管道内小球行进难度,调节方式更加方便可视化,同时在不同于进气嘴的一端设置有气囊,在使用时通过挤压气囊可以为管道加压,同时气囊收集气体膨胀后,也能够将使用者吹出去的小球吹回来,形成循环。

A Respiratory Exercis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锻炼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训练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功能锻炼,是以进行有效的呼吸,增强呼吸肌,特别是膈肌的肌力和耐力为主要原则,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机体活动能力、预防呼吸肌疲劳、防治发生呼吸衰竭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有呼吸锻炼装置在锻炼时不方便加压训练,或者为有极加压,加压指标不够明显,也不易用肉眼看出明显区别,且训练过程较为无趣,易使人疲乏,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呼吸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锻炼装置,能够简单方便的对训练的压力进行调节,同时还对训练过程向游戏方式过度,提升了趣味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导管和弯导管,直导管和弯导管设置有若干个,两个直导管之间通过弯导管旋合连接,直导管和弯导管连接成的管道内设置有小球,直导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子灯,电子灯包括灯座和灯珠,灯座的下表面与直导管粘合固定,灯珠设置于灯座的上表面,靠近两侧直导管的两端位于电子灯的内侧设置有支撑装置,两侧直导管的一端与弯导管旋转连接,两侧直导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进气软管连接有进气嘴和气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电子灯还包括纽扣电池和铜片,灯座的内部卡合设置有纽扣电池,铜片共设置有两个,两个铜片的一端分别与灯珠的正负极连接,两个铜片的另一端分别位于纽扣电池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位于纽扣电池上表面的铜片与纽扣电池接触,位于纽扣电池下表面的铜片与纽扣电池不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环和手动伸缩杆,固定环通过螺栓卡合固定在直导管上,固定环远离直导管的一侧设置有手动伸缩杆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环和手动伸缩杆,固定环通过螺栓卡合固定在直导管上,固定环远离直导管的一侧设置有手动伸缩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灯座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位置通过转轴设置有翻盖,翻盖的下表面粘合固定有橡胶压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直导管和弯导管旋合对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直导管和弯导管均为透明管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进气嘴上绑定连接有弹力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装置的四角位置设置支撑装置,通过支撑装置来调节装置的倾斜程度来增加管道内小球行进难度,调节方式更加方便可视化,同时在不同于进气嘴的一端设置有气囊,在使用时通过挤压气囊可以为管道加压,同时气囊收集气体膨胀后,也能够将使用者吹出去的小球吹回来,形成循环。2、本专利技术在直导管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电子灯,小球经过电子灯时,触碰纽扣电池使电子灯内部形成回路,灯珠被点亮,使用者可根据一口气点亮电子灯的数量来简单测试训练成果,同时也增添了装置训练的趣味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两侧直导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子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子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直导管与弯导管连接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嘴;2、进气软管;3、电子灯;31、灯座;32、灯珠;33、翻盖;34、橡胶压块;35、纽扣电池;36、铜片;4、直导管;5、支撑装置;51、固定环;52、手动伸缩杆;6、弯导管;7、气囊;8、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导管4和弯导管6,直导管4和弯导管6设置有若干个,两个直导管4之间通过弯导管6旋合连接,直导管4和弯导管6连接成的管道内设置有小球,直导管4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子灯3,电子灯3包括灯座31和灯珠32,灯座31的下表面与直导管4粘合固定,灯珠32设置于灯座31的上表面,靠近两侧直导管4的两端位于电子灯3的内侧设置有支撑装置5,两侧直导管4的一端与弯导管6旋转连接,两侧直导管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进气软管2连接有进气嘴1和气囊7,本实施方案中,该呼吸训练装置结构轻巧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更加方便的调压,且调压方式有挤压气囊7和倾斜管道两种方式,根据合理调节,能够做到无极调压,从较低压力到较高压力,均能方便调节,适用于大多数的使用者,装置通过设置闯关式的亮灯设计,使装置更具有趣味性。具体的,电子灯3还包括纽扣电池35和铜片36,灯座31的内部卡合设置有纽扣电池35,铜片36共设置有两个,两个铜片36的一端分别与灯珠32的正负极连接,两个铜片36的另一端分别位于纽扣电池3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位于纽扣电池35上表面的铜片36与纽扣电池35接触,位于纽扣电池35下表面的铜片36与纽扣电池35不接触,本实施例中位于纽扣电池35下表面的铜片36与纽扣电池35不接触,且为弯曲形状,铜片36向直管道内弯曲,当管道内小球滚动至铜片36下方时,铜片36被小球挤压而与纽扣电池35接触,使灯珠32和纽扣电池35通过铜片36接通成回路,此时灯珠32就会亮起,亦表示小球成功到达或通过该位置,这样既增添了训练的趣味性,也对训练成果进行了量化。具体的,支撑装置5包括固定环51和手动伸缩杆52,固定环51通过螺栓卡合固定在直导管4上,固定环51远离直导管4的一侧设置有手动伸缩杆52,本实施例中手动伸缩杆52有一段伸长距离,通过对四个手动伸缩杆52进行调节,可以达到细微的,随意角度的调节,即能达到功能性加压调整,也可满足不同使用者不同摆放方式的调整。具体的,灯座3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位置通过转轴设置有翻盖33,翻盖33的下表面粘合固定有橡胶压块34,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在灯座31的上表面设置翻盖33,能够在纽扣电池35电能耗尽后方便的进行更换,在电子灯3非工作的情况下,纽扣电池35上表面的铜片36要保证和纽扣电池35接触,通过在翻盖33的下表面粘合固定有橡胶压块34,可以压住铜片36保证纽扣电池35上表面的铜片36始终接触。具体的,直导管4和弯导管6旋合对接处设置有密封圈8,本实施例中在直导管4和弯导管6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8,能够提高管道的气密性,更好的保证了管道内气体能够被挤入气囊7中,能够为使用者所利用。具体的,直导管4和弯导管6均为透明管道,本实施例中利用透明材料制成导管,能够在使用时看到管道内小球行进的具体位置,能够看到目标,就能更好的激励使用者努力锻炼。具体的,进气嘴1上绑定连接有弹力带,本实施例中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双手需要抱住气囊7以方便为训练加压,而进气嘴1在咬住时不方便用力吹气,通过弹力带将进气嘴1进行固定,能够更加方便吹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中该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非常简单,将装置摆放好,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情况,利用支撑装置5调节好装置的倾斜程度,然后将进气嘴1放置在嘴里,利用进气嘴1上自带的弹力带固定,双手抱住气囊7,开始吹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导管(4)和弯导管(6),直导管(4)和弯导管(6)设置有若干个,两个直导管(4)之间通过弯导管(6)旋合连接,直导管(4)和弯导管(6)连接成的管道内设置有小球,直导管(4)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子灯(3),电子灯(3)包括灯座(31)和灯珠(32),灯座(31)的下表面与直导管(4)粘合固定,灯珠(32)设置于灯座(31)的上表面,靠近两侧直导管(4)的两端位于电子灯(3)的内侧设置有支撑装置(5),两侧直导管(4)的一端与弯导管(6)旋转连接,两侧直导管(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进气软管(2)连接有进气嘴(1)和气囊(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导管(4)和弯导管(6),直导管(4)和弯导管(6)设置有若干个,两个直导管(4)之间通过弯导管(6)旋合连接,直导管(4)和弯导管(6)连接成的管道内设置有小球,直导管(4)的两端均设置有电子灯(3),电子灯(3)包括灯座(31)和灯珠(32),灯座(31)的下表面与直导管(4)粘合固定,灯珠(32)设置于灯座(31)的上表面,靠近两侧直导管(4)的两端位于电子灯(3)的内侧设置有支撑装置(5),两侧直导管(4)的一端与弯导管(6)旋转连接,两侧直导管(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进气软管(2)连接有进气嘴(1)和气囊(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灯(3)还包括纽扣电池(35)和铜片(36),灯座(31)的内部卡合设置有纽扣电池(35),铜片(36)共设置有两个,两个铜片(36)的一端分别与灯珠(32)的正负极连接,两个铜片(36)的另一端分别位于纽扣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