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704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训练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台以及底台上表面一侧位置处焊接的侧板,所述底台上表面靠近所述侧板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坐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坐在坐台上并向第一棉背板方向靠去,在此过程中,患者胸腔背部的位置与连动板一端的转板相接触,同时将连动板进行一定的后压,然后双手放在胸廓的前下方,经鼻深吸气,再经微张的口缓慢呼出,在每次深呼吸的同时,尝试尽最大可能扩展胸廓,通过连动板一侧与滑块之间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对胸腔提气扩展的过程提供了一定的推力,使得呼吸锻炼高效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训练器
,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胸腔外科学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胸外科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其形成和发展大经历了1个世纪,同时也由点滴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又与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独立体系,现代胸外科医师无需向先驱们那样艰难地探索某一种疾病与外科治疗的关系,先人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成功的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且根据这些经验教训作出总结,形成胸部外科的基础理论,胸外科医师的培养和训练还应强调学习伴随医疗实践的全过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胸外科医师有其不同的学习内容,亦会在学习中不断吸收新知识,吐故纳新,使其不断成熟、更加丰满但现有技术的康复训练器操作复杂,在康复训练中,呼吸锻炼时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现有的康复训练器并不能够为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呼吸锻炼提供有效的辅助,使得现有的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具有为病患进行呼吸锻炼提供一定辅助功能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台以及底台上表面一侧位置处焊接的侧板,所述底台上表面靠近所述侧板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坐台,所述侧板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棉背板,所述第一棉背板表面上的两侧位置处卡合连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动板,所述连动板的一端卡合固定有卡块,所述连接壳表面上与所述卡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卡合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卡块之间镶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连动板背于所述滑块的一侧转接有转板。优选的,所述侧板表面上靠近所述连接壳上方的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衔接块,衔接块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有拉杆,拉杆共设置有两部分,两个所述拉杆之间镶接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底台上表面异于所述侧板的一侧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传带装置,所述传带装置与所述底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传带装置的前侧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台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棉背板表面靠近所述连接壳下方的两侧位置处滑动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之间设置有卡板,卡板的内部卡合连接有枕块。优选的,所述转板的表面上通过胶水粘合连接有棉片。优选的,所述第一棉背板异于卡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棉背板,第二棉背板的表面上卡合固定有按摩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坐在坐台上并向第一棉背板方向靠去,在此过程中,患者胸腔背部的位置与连动板一端的转板相接触,同时将连动板进行一定的后压,然后双手放在胸廓的前下方,经鼻深吸气,再经微张的口缓慢呼出,在每次深呼吸的同时,尝试尽最大可能扩展胸廓,通过连动板一侧与滑块之间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对胸腔提气扩展的过程提供了一定的推力,使得呼吸锻炼高效的进行,从而解决原有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限制性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台;2、侧板;3、底板;4、电机;5、传带装置;6、气泵;7、坐台;8、衔接块;9、拉杆;10、第一弹簧;11、连接壳;12、滑块;13、第二弹簧;14、卡块;15、连动板;16、转板;17、棉片;18、第一棉背板;19、滑板;20、卡板;21、枕块;22、按摩球;23、第二棉背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台1以及底台1上表面一侧位置处焊接的侧板2,底台1上表面靠近侧板2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6,本实施例中,气泵6为上海玺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XB720-H46的气泵,气泵6的输出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坐台7,侧板2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棉背板18,第一棉背板18表面上的两侧位置处卡合连接有连接壳11,连接壳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动板15,连动板15的一端卡合固定有卡块14,连接壳11表面上与卡块14相对应的位置处卡合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与卡块14之间镶接有第二弹簧13,连动板15背于滑块12的一侧转接有转板16,通过连动板15一侧与滑块12之间第二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对胸腔提气扩展的过程提供了一定的推力,使得呼吸锻炼高效的进行。具体的,侧板2表面上靠近连接壳11上方的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衔接块8,衔接块8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有拉杆9,拉杆9共设置有两部分,两个拉杆9之间镶接有第一弹簧10,患者可用手握住拉杆9,向外侧拉动进行相应的上肢训练,使得上肢部分不再僵硬,对胸腔治疗的恢复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具体的,底台1上表面异于侧板2的一侧放置有底板3,底板3的上方设置有传带装置5,传带装置5与底板3为一体式结构,传带装置5的前侧设置有电机4,本实施例中,电机4为东莞市摩尔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ST86D1605的电机,电机4通过螺栓与底台1固定连接,在平时时,患者可站在传带装置5上,启动电机4令传带装置5上的传送带产生一定的旋转,使得患者在传带装置5进行走动,利于身的运动恢复。具体的,第一棉背板18表面靠近连接壳11下方的两侧位置处滑动连接有滑板19,两个滑板19之间设置有卡板20,卡板20的内部卡合连接有枕块21,将滑板19连带着卡板20向上移动至病患胸腔部位的伤口位置处,在卡板20与滑板19之间弹力绑带的作用下,使得枕块21较好的抵住伤口,做一次深吸气,并同时咳痰,这种锻炼一天至少做两次,对于患者胸腔治疗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的,转板16的表面上通过胶水粘合连接有棉片17,棉片17的存在对于转板16推动患者胸腔所对应的背部位置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转板16与患者相接触时患者的舒适感。具体的,第一棉背板18异于卡板20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棉背板23,第二棉背板23的表面上卡合固定有按摩球22,当患者的背部完全贴合在第一棉背板18上时,按摩球22会给予患者背部一定的压力,对患者的相应的穴位产生刺激感,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病患可先坐在气泵6上方的坐台7上,启动气泵6对坐台7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便于病患的就坐,然后将患者轻微的向第一棉背板18的一侧躺去,在此过程中,患者胸腔位置所对应的背部与转板16上的棉片17相互接触,在转板16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连动板15,连动板15异于转板16的一端与滑块1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台(1)以及底台(1)上表面一侧位置处焊接的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1)上表面靠近所述侧板(2)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6),所述气泵(6)的输出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坐台(7),所述侧板(2)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棉背板(18),所述第一棉背板(18)表面上的两侧位置处卡合连接有连接壳(11),所述连接壳(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动板(15),所述连动板(15)的一端卡合固定有卡块(14),所述连接壳(11)表面上与所述卡块(14)相对应的位置处卡合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所述卡块(14)之间镶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连动板(15)背于所述滑块(12)的一侧转接有转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台(1)以及底台(1)上表面一侧位置处焊接的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1)上表面靠近所述侧板(2)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6),所述气泵(6)的输出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坐台(7),所述侧板(2)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棉背板(18),所述第一棉背板(18)表面上的两侧位置处卡合连接有连接壳(11),所述连接壳(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动板(15),所述连动板(15)的一端卡合固定有卡块(14),所述连接壳(11)表面上与所述卡块(14)相对应的位置处卡合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所述卡块(14)之间镶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连动板(15)背于所述滑块(12)的一侧转接有转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表面上靠近所述连接壳(11)上方的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衔接块(8),衔接块(8)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有拉杆(9),拉杆(9)共设置有两部分,两个所述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其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