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果类食品炒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58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干果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干果类食品炒制机。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的上端固定设有炒锅,转轴的下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电机传动连接;在机架的顶部设有升降轴,升降轴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用于翻炒的桨叶,升降轴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控制升降轴往复升降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三电机、连接在第三电机输出轴上的凸轮以及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凸轮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升降轴的上端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并能够对大量原料进行均匀翻炒,从而使原料受热均匀,产出高品质产品的干果类食品。

A Dried Fruit Food Stir-fry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果类食品炒制机
本技术涉及干果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干果类食品炒制机。
技术介绍
花生、瓜子、栗子以及核桃等干果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锰、钙、磷、钾等矿物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等成分,具有改善记忆力,调节血脂,延缓肌体衰老的功能,对胆固醇有明显降低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有效地保护心脑血管系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干果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压、调节并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功能,尤其对餐后血糖水平的降低更加明显,在临床上比标准配方的营养制剂更能适合于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求。通过炒制后,水分进一步降低,利于储存和运输,同时产生炒制风味,深受群众的喜爱。现有技术中的干果类食品炒制通常为小锅制作,生产效率低下。限制其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在于大规模生产时,锅内原料因里热源距离不均导致的受热不均,缺乏合理的翻炒手段,而通过人工进行翻炒时,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并能够对大量原料进行均匀翻炒,从而使原料受热均匀,产出高品质产品的干果类食品炒制机。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果类食品炒制机,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底部并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的上端固定设有炒锅,转轴的下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电机传动连接;在机架的顶部对应炒锅的位置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轴孔,第二轴孔内滑动设有升降轴,升降轴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用于翻炒的桨叶,升降轴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控制升降轴往复升降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三电机、连接在第三电机输出轴上的凸轮以及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凸轮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升降轴的上端铰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横梁、固定在底座上的多根支腿以及连接在底座和横梁之间的多根立柱。优选的,所述第一轴孔开设在底座上,在第一轴孔内设有与转轴配合的止推轴承;所述第二轴孔开设在横梁上,在第二轴孔内设有与升降轴配合的直线轴承。优选的,在所述横梁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三电机的电机座。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带轮结构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炒锅为电加热式。优选的,所述桨叶的下缘形状与炒锅锅底的形状相对应。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用于加热干果原料的炒锅和用于翻炒的桨叶可相对转动,通过第三电机、凸轮以及连接杆的作用可驱动桨叶沿炒锅轴向往复升降,从而使桨叶不断的伸入炒锅底部并将底部原料带起,在升起过程中将底部物料洒落在炒锅顶部,如此循环往复,使得炒锅内原料均能得到均匀的受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受热死角导致的部分炒糊或部分炒不熟的情况。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用于带动桨叶转动的第二电机和用于带动桨叶升降的第三电机均可选择变频电机,根据原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翻炒速度,利于节省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机架,101、横梁,102、立柱,103、底座,104、支腿,2、第一电机,3、转轴,4、炒锅,5、桨叶,6、第二电机,7、升降轴,8、电机座,9、连接杆,10、第三电机,11、凸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干果类食品炒制机,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底座103、横梁101、固定在底座103上的多根支腿104以及连接在底座103和横梁101之间的多根立柱102。在底座103的中心位置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轴3,转轴3的上端固定设有用于对原来进行加热的炒锅4,炒锅4选用电加热式,其升温快,温度维持稳定,且利于环境保护。转轴3的下端通过带轮机构与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电机2传动连接。通过第一电机2驱动转轴3继而带动炒锅4旋转。为了便于转轴3的转动,在第一轴孔和转轴3之间配合安装有止推轴承。在机架1的顶部对应炒锅4的位置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轴孔,第二轴孔内滑动设有升降轴7,在第二轴孔和升降轴7之间配合安装有直线轴承。升降轴7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输出轴上连接有用于翻炒的桨叶5,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6的转向相反设置,通过桨叶5和炒锅4之间转向的差异产生相对运动,从而通过桨叶5将炒锅4内的原料不断的进行翻炒。升降轴7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控制升降轴7往复升降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三电机10、连接在第三电机10输出轴上的凸轮11以及连接杆9。第三电机10通过电机座8固定在横梁101上。连接杆9的一端与凸轮1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升降轴7的上端铰接连接。通过第三电机10、连接杆9和凸轮11的作用带动升降轴7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桨叶5在自转过程中可运动至炒锅4底部,并在上升过程中将底部物料带起并均匀洒落在炒锅4的顶部,从而达到使炒锅4中所有原来均匀受热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桨叶5的下缘形状与炒锅4锅底的形状相对应,以便于桨叶5能够将炒锅4最底部的原料向上翻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果类食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在机架(1)的底部并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轴(3),转轴(3)的上端固定设有炒锅(4),转轴(3)的下端与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电机(2)传动连接;在机架(1)的顶部对应炒锅(4)的位置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轴孔,第二轴孔内滑动设有升降轴(7),升降轴(7)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输出轴上连接有用于翻炒的桨叶(5),升降轴(7)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控制升降轴(7)往复升降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三电机(10)、连接在第三电机(10)输出轴上的凸轮(11)以及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一端与凸轮(1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升降轴(7)的上端铰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果类食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在机架(1)的底部并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轴(3),转轴(3)的上端固定设有炒锅(4),转轴(3)的下端与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电机(2)传动连接;在机架(1)的顶部对应炒锅(4)的位置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轴孔,第二轴孔内滑动设有升降轴(7),升降轴(7)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输出轴上连接有用于翻炒的桨叶(5),升降轴(7)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控制升降轴(7)往复升降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三电机(10)、连接在第三电机(10)输出轴上的凸轮(11)以及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一端与凸轮(1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升降轴(7)的上端铰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果类食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103)、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果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景界企业孵化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