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53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6
自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面、支撑伞面的多组对称伞骨组件、支撑杆、伞把、手柄、齿条、剪叉机构、转换轴、转换块、顶杆、弹性件3销、转接块、顶块、巢层、上巢、弹性件1、弹性件2、弹性件3、中棒等机构连接件。所述伞骨组件呈圆周、对称性分布在中棒周围,每一组对称伞骨组件包含1组六连杆机构,在合伞时,用手按压合伞动力机构,把人手的力的作用传递给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内外转接传递机构推动巢层上移,巢层上移把支撑杆、长骨合拢。在开伞时,按键下按后,巢层在伞弹性件元件的弹力作用,压下支撑杆,撑开长骨,打开伞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伞
本专利技术涉及伞具领域,包含直杆伞、折叠伞,遮阳伞等伞具类。
技术介绍
伞是人们生活的日常用品,广泛使用于各类人群,随着时代的进步,伞的种类也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各式各样,但很多种类的伞都必须双手才能把伞打开和合拢,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必要提供一种更方便的伞,只需要一只手就能打开和合拢的伞。以下为描述方便,以伞把所在的位置,定义为方向向下,以上巢所在的位置,定义为方向向上。以中棒的轴向为纵向,垂直中棒的方向为横向,向中棒中心的方向为内,反之刚为外。自动伞,包括伞面、支撑伞面的伞骨组件,包括长骨、支撑杆等,还包括上巢、巢层、中棒、伞把、弹性件1、弹性件2、弹性件3,弹性件3销以及顶块、转接块、顶杆、连换块、剪叉机构、转换轴、齿条、手柄、按键、各类铰销等构件。根据各元件的相互配合,组成以下各机构。伞骨组件机构:包括所述伞骨组件,即长骨、支撑杆等组成。伞具中,有多组对称的伞骨组件,本文以一对对称的伞骨组件为例讲述。所述伞骨组件,以所述上巢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长骨支撑伞面,其一端与所述上巢铰接;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巢层中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长骨铰销孔2铰接。所述伞骨组件及其多组相互对称的伞骨组件,构成伞骨组件机构。所述伞骨组件机构,在所述巢层的运动下,开合伞骨,实现伞面的打开与合拢。剪叉机构:其原理是由多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尺寸相同、等距对称、运动相似的剪杆组成的剪叉单元依次串联而成。所述剪叉机构包括首剪叉单元、二剪叉单元、三剪叉单元、四剪叉单元、五剪叉单元、六剪叉单元……等等,直至末剪叉单元、转换轴、各类连接铰销等。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伞把剪叉活动槽内作伸缩的直线运动。所述首剪叉单元包括剪杆1和剪杆2。所述剪杆1上开有三个铰销孔,剪杆1首销孔、剪杆1中销孔、剪杆1尾销孔,所述剪杆2上同样开有相同的铰销孔。本文所述的剪杆,也都开有相同的铰销孔,以便实现等距对称的剪叉运动,以下相同。所述首剪叉单元的剪杆1首铰销孔与所述伞把剪叉铰销孔通过剪叉首铰销铰接。所述首剪叉单元的剪杆2首铰销孔与所述转换轴铰接,并且所述转换轴与所述伞把转换轴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剪杆1中铰销孔与所述剪杆2中铰销孔通过铰销铰接,本文所述构成每组剪叉单元的剪杆元件,都是通过剪杆中间铰销孔铰接,以下相同。所述首剪叉单元的剪杆的末铰销孔,与串联在其后的剪叉单元剪杆的首铰销孔通过铰销铰接,以下依此类推,下不赘述。所述二剪叉单元包括剪杆3和剪杆4(略);所述三剪叉单元包括剪杆5和剪叉6(略);所述四剪叉单元包括剪杆7和剪杆8(见图);所述五剪叉单元包括剪杆9和剪杆10(略);所述六剪叉单元包括剪杆11和剪杆12(略)……,所述末剪叉单元包括剪杆N和剪杆N+1。所述剪杆N尾铰销孔通过所述剪叉末铰销与所述转换块铰销孔铰接;所述剪杆N+1尾铰销孔通过所述剪叉活动铰销与所述转换块铰销槽滑动连接。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伞把剪叉活动槽内运动。通过所述剪叉机构的伸展和折叠,完成直线运动的位移,驱动与剪叉机构连接的所述转换块上下移动。本文以剪叉机构为例,通过机构自身的伸展、折叠来实现直线的运动,但不局限于剪叉机构,包括所有的通过伸展、折叠实现直线运动的机构,都属于可以应用的范畴,这种机构的直线位移再推动其它机构的运动,实现小位移的驱动实现大位移的移动,对移动的距离进行了放大。通过驱动所述剪叉机构,提供改变所述弹性件状态的动力。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包括所述顶块、转接块、顶杆、中棒等。所述顶块不仅插在所述转接块转接槽中固定,还穿过所述中棒槽、沿所述中棒槽上下滑动;并且露在所述中棒外面的所述顶块部分,固定在所述巢层底槽内,所述巢层随所述顶块沿所述中棒槽上下滑动而滑动;所述顶杆、所述顶块、所述转接块与所述中棒的配合运动,把所述中棒内所述顶杆上的力传递到中棒之外。所述转接块固定在所述顶杆上。所述顶杆安装在所述中棒内,一端固定在所述转换块上,另一端连接固定所述转接块上,延长力的传递距离。所述中棒开有中棒槽,底端固定在所述伞把的中棒固定座上,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巢。所述内外转接机构,把在中棒内的机构运动的力矩,传递到中棒外的机构,承接力的传递,延长传递的距离,延伸力传递的方向与范围。合伞动力机构:包括所述伞把、转换块、剪叉机构、转换轴、齿条、手柄、按键、各类连接销等。所述伞把上开有手柄铰销孔,通过所述手柄铰销与手柄铰接。所述手柄上有所述齿轮,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是一体的。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构成齿轮的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上开有齿条方槽,所述转换轴插入所述齿条方槽。所述转换轴开有圆轴与方轴。所述伞把上开有剪叉活动槽。所述伞把上还开有剪叉铰销孔与转换轴活动槽,所述剪叉机构首剪叉单元剪杆1与所述伞把剪叉铰销孔通过剪叉首铰销铰接;所述转换轴圆轴与所述剪杆2首铰销孔铰接,并且所述转换轴方轴还与所述伞转换轴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伞把剪叉机构槽内运动。所述转换块开有转换块铰销孔、转换块铰销槽以及被所述按键顶住的转换块凸台。所述末剪叉单元包括剪杆N与剪杆N+1。所述剪杆N尾铰销孔通过剪叉末铰销与所述转换块铰销孔铰接;所述剪叉活动铰销与所述剪杆N+1尾铰销孔铰接,并且与所述转换块铰销槽滑动连接。所述转换块随所述剪叉机构伸展而上移,随所述剪叉机构折叠而下移。在伞打开状态下,准备合拢时,向上勾压所述手柄,所述手柄带动所述齿轮沿手柄铰销旋转,所述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齿条向伞把中心移动,插在所述齿条方槽内的转换轴,沿所述伞把转换轴活动槽也随齿条向伞把中心移动,铰接在所述转换轴圆轴上的剪杆2随转换轴的移动而展开剪叉运动,带动剪叉机构的伸展。把齿条小位移的直线位移,转化成剪叉机构的直线大位移,带动所述转换块向上移动,并经过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传递,向上的力的作用推动巢层向上运动,压缩所述弹性件1、拉伸所述弹性件2、拉伸所述弹性件3,对所述3个弹性件分别进行储能。在伞合拢状态下开伞时,按下所述按键,所述按键钩与转换块凸台脱扣,所述弹性件1向弹开所述巢层、所述弹性件2向下拉所述巢层、所述弹性件3向下拉动所述顶杆,所述顶杆是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部件,内外转接传递机构下拉所述巢层,所述巢层在所述弹性件1、所述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3单独或联合作用力下,向下移动下压所述转换块,所述转换块驱动剪叉机构折叠,所述剪杆2随剪叉机构的折叠而折叠,与所述剪杆2铰接的转换轴随所述剪杆2的折叠,而被沿所述伞把转换轴活动槽推动,带动所述齿条也被推动,所述齿条带动与所述手柄连接一体的齿轮旋转,把所述手柄旋转到开伞的位置,以便下次合伞时的钩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伞把上开有剪叉活动槽。所述伞把上还开有剪叉铰销孔与剪叉铰销槽、手柄铰销孔,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伞把剪叉活动槽内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叉机构首剪叉单元剪杆1与所述伞把剪叉铰销孔通过剪叉首铰销铰接。所述剪叉机构首剪叉单元剪杆2首铰销孔与所述转换轴圆轴铰接,并且所述转换轴方轴与所述伞把转换轴活动槽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旋转手柄可以带动所述齿轮的旋转。所述伞把手柄铰销孔通过所述手柄铰销与所述手柄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进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换轴方轴插进所述齿条方槽中。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面、支撑伞面的多组对称伞骨组件、支撑杆、伞把、手柄、齿条、剪叉机构、转换轴、转换块、顶杆、弹性件3销、转接块、顶块、巢层、上巢、弹性件1、弹性件2、弹性件3、短接杆、中棒等机构连接件;所述伞骨组件呈圆周、对称性分布在上巢周围,每一组对称伞骨组件包含一组六连杆机构;伞把上装有中棒、按键、剪叉机构、手柄、齿条、转换轴、弹性件3;中棒安装在伞把中棒固定座上,开有中棒槽,顶块穿过中棒槽,巢层、弹性件1套装于中棒之上,中棒顶端固定上巢;转换块连接在剪叉机构末剪叉单元上,伞把、手柄、齿条、转换轴、剪叉机构、转接块等组成合伞动力机构;顶杆安装在中棒内,下端连接在转换块上,上端连接于转接块,与顶块连接的转接块开有转接槽,顶块插入穿过转接块转接槽,并再穿过中棒槽,露在中棒外的部分固定在巢层底巢;顶块、转接块、顶杆、中棒等连接组件等构成了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弹性件3销固定在顶杆上,弹性件3固定端固定在伞把弹性件底座,弹性件3自由端挂接在弹性件3销上;巢层套设在中棒上滑动,露在中棒外部的顶块部分固定连接在巢层底槽内,支撑杆铰接在巢层中巢,弹性件2铰接在巢层下巢,弹性件1安装在巢层内孔与上巢内孔之间,并套装在中棒上;支撑杆一端铰接在巢层中巢,另一端铰接在长骨铰销孔2上;弹性件2自由端铰接在巢层下巢,弹性件2固定端铰接在短接杆上,而短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长骨铰销孔1上;上巢安装在中棒顶端,上巢开有上巢内孔,弹性件1安装在上巢内孔与巢层内孔之间;长骨的一端铰接在上巢,长骨铰销孔1与短接杆的一端铰接,长骨铰销孔2与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伞面的开合,由以上机构组件的联动,驱动长骨的开合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面、支撑伞面的多组对称伞骨组件、支撑杆、伞把、手柄、齿条、剪叉机构、转换轴、转换块、顶杆、弹性件3销、转接块、顶块、巢层、上巢、弹性件1、弹性件2、弹性件3、短接杆、中棒等机构连接件;所述伞骨组件呈圆周、对称性分布在上巢周围,每一组对称伞骨组件包含一组六连杆机构;伞把上装有中棒、按键、剪叉机构、手柄、齿条、转换轴、弹性件3;中棒安装在伞把中棒固定座上,开有中棒槽,顶块穿过中棒槽,巢层、弹性件1套装于中棒之上,中棒顶端固定上巢;转换块连接在剪叉机构末剪叉单元上,伞把、手柄、齿条、转换轴、剪叉机构、转接块等组成合伞动力机构;顶杆安装在中棒内,下端连接在转换块上,上端连接于转接块,与顶块连接的转接块开有转接槽,顶块插入穿过转接块转接槽,并再穿过中棒槽,露在中棒外的部分固定在巢层底巢;顶块、转接块、顶杆、中棒等连接组件等构成了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弹性件3销固定在顶杆上,弹性件3固定端固定在伞把弹性件底座,弹性件3自由端挂接在弹性件3销上;巢层套设在中棒上滑动,露在中棒外部的顶块部分固定连接在巢层底槽内,支撑杆铰接在巢层中巢,弹性件2铰接在巢层下巢,弹性件1安装在巢层内孔与上巢内孔之间,并套装在中棒上;支撑杆一端铰接在巢层中巢,另一端铰接在长骨铰销孔2上;弹性件2自由端铰接在巢层下巢,弹性件2固定端铰接在短接杆上,而短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长骨铰销孔1上;上巢安装在中棒顶端,上巢开有上巢内孔,弹性件1安装在上巢内孔与巢层内孔之间;长骨的一端铰接在上巢,长骨铰销孔1与短接杆的一端铰接,长骨铰销孔2与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伞面的开合,由以上机构组件的联动,驱动长骨的开合实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下巢与中巢集中于巢层一体的结构,下巢的外径大于中巢的外径;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中巢,弹性件2的一端铰接于下巢;巢层并不局限于下巢与中巢两层,根据对弹性件弹力、抗风强度的要求,可以增设层数,环接多层弹性件2与支撑杆;巢层底部开有巢层底槽,与顶块配合把中棒内的力传递到中棒外部;巢层开有巢层内孔,弹性件1安装在巢层内孔与上巢内孔之间,巢层内孔延长弹性件1的长度及压缩、伸展的行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伞把,伞把开有手柄活动槽、手柄铰销孔、伞把转换轴活动槽;安装有齿条与齿轮配合的传动机构;转换轴开有方轴与圆轴,圆轴与剪杆2铰接,方轴与伞把转换轴活动槽滑动连接并连接于齿条,转换轴方轴插入齿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友军宋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电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