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蚊虫诱捕器以及电动蚊虫转移器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蚊虫诱捕器以及电动蚊虫转移器。
技术介绍
现行媒介成蚊监测在采用GB/T23797-2009中推荐的人诱停落法、动物诱集法、栖息蚊虫捕捉法和帐诱法中的人帐诱法与动物帐诱法时,以及采用《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中疾控传防发[2014]360号)和《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国卫办疾控函[2016]215号)、《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中疾控传防发[2016]56号)中的双层叠帐法时,均需要使用电动吸蚊器用于停落成蚊或在一定空间内活动成蚊的捕捉,监测者手持电动吸蚊器捕获蚊虫,随后需要将蚊虫转移至合适的容器中进行后续处理。传统的蚊虫诱捕器的进虫口位于诱捕器的前端,密封进虫口的方式是采用盖子螺纹拧紧封堵以防止蚊虫飞出。该种密封方式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但是在诱捕蚊虫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盖子的拆装动作,一方面费时费力,易造成诱捕蚊虫的损失,另一方面盖子的存放不便,容易造成盖子的丢失而影响蚊虫的捕捉。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蚊虫诱捕器的密封方式费时费力、且易造成盖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蚊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器本体和盖体;所述诱捕器本体具有用于存储蚊虫的腔室、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进虫口;所述盖体包括:设置在所述诱捕器本体上且可开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闭合时密封所述进虫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蚊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器本体和盖体;所述诱捕器本体具有用于存储蚊虫的腔室、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进虫口;所述盖体包括:设置在所述诱捕器本体上且可开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闭合时密封所述进虫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虫口设置在所述诱捕器本体的侧壁;所述盖体可移动套设在所述诱捕器本体的侧壁上;其中,所述盖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为一端为密封端、另一端为敞口端的盖状结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闭合时,其敞口端彼此对接形成一密封所述进虫口的密闭腔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打开时,其敞口端彼此分离,暴露所述进虫口供蚊虫进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蚊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器本体为直径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变大的沙漏型结构;所述盖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所述密封端的端面直径分别小于等于所述诱捕器本体对应端部的端面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蚊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为可伸缩形变的密封面,且所述密封面固定在所述诱捕器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盖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在外力作用下打开时,拉伸对应所述密封面,外力作用消失时在对应所述密封面的收缩作用力下闭合。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蚊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两个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闭合的可伸缩形变的回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红,刘起勇,任东升,孙文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