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536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伞具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包括伞骨架、中棒、伞头、开收伞控制机构,所述中棒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外管的顶端设有上巢,所述外管上滑动设有下巢,所述伞骨架与上巢、下巢配合连接,所述内管的顶部连接有内管塞子,所述内管的底部与伞头连接,所述上巢内设有上巢滑轮座,所述下巢内设有下巢滑块,所述下巢滑块上固定设有下巢滑轮座,所述下巢滑块的上方设有下巢滑块弹簧,所述下巢滑块弹簧的底端与下巢滑块连接,所述下巢滑块弹簧的顶端与下巢连接,所述开收伞控制机构包括推送装置、拉动装置、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便于携带,实用性强,打开时,伞骨强度大,收合时,伞骨体积小。

A Triple-fold Electric Umbrella with Two Medium B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
本专利技术涉及伞具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
技术介绍
伞作为最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具有遮风、避雨、防晒等功能。其中,折叠伞因其体积小、收藏方便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是早期的雨伞需要用手将伞骨架往上推至一定位置方能将雨伞撑开,一旦骤雨急下时往往来不及将雨伞撑开便已淋湿。因此,有人设计出一种雨伞,在握柄处设有已按钮,按下该按钮即可自动将雨伞打开,但是不具有自动收伞的功能,在欲乘车时仍需要两手并用将雨伞收折回来才能进入车内,在这短暂时间内让会被雨水淋湿。此外,三折伞一般都具有三折的中棒,但是撑开后中棒会产生摇晃不稳,且收合时,中棒的体积较大,这样会影响到伞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包括伞骨架、中棒、伞头、开收伞控制机构,所述中棒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外管的顶端固定设有上巢,所述外管上滑动设有下巢,所述伞骨架与上巢、下巢配合连接,所述内管的顶部连接有内管塞子,所述内管的底部与伞头连接,所述上巢内设有上巢滑轮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骨架、中棒、伞头、开收伞控制机构,所述中棒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外管的顶端固定设有上巢,所述外管上滑动设有下巢,所述伞骨架与上巢、下巢配合连接,所述内管的顶部连接有内管塞子,所述内管的底部与伞头连接,所述上巢内设有上巢滑轮座,所述下巢内设有下巢滑块,所述下巢滑块上固定设有下巢滑轮座,所述下巢滑块的上方设有下巢滑块弹簧,所述下巢滑块弹簧的底端与下巢滑块连接,所述下巢滑块弹簧的顶端与下巢连接,所述开收伞控制机构包括推送装置、拉动装置、驱动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设于内管内的丝杆、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杆螺母、与丝杆螺母连接的螺母连接钢丝,所述螺母连接钢丝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骨架、中棒、伞头、开收伞控制机构,所述中棒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外管的顶端固定设有上巢,所述外管上滑动设有下巢,所述伞骨架与上巢、下巢配合连接,所述内管的顶部连接有内管塞子,所述内管的底部与伞头连接,所述上巢内设有上巢滑轮座,所述下巢内设有下巢滑块,所述下巢滑块上固定设有下巢滑轮座,所述下巢滑块的上方设有下巢滑块弹簧,所述下巢滑块弹簧的底端与下巢滑块连接,所述下巢滑块弹簧的顶端与下巢连接,所述开收伞控制机构包括推送装置、拉动装置、驱动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设于内管内的丝杆、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杆螺母、与丝杆螺母连接的螺母连接钢丝,所述螺母连接钢丝的顶端与上巢滑轮座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拉动装置包括拉绳、上巢滑轮、下巢滑轮,所述上巢滑轮的中间贯穿有上巢滑轮轴,所述上巢滑轮轴的两端与上巢滑轮座转动连接,所述下巢滑轮的中间贯穿有下巢滑轮轴,所述下巢滑轮轴的两端与下巢滑轮座转动连接,所述拉绳的一端与下巢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下巢滑轮、上巢滑轮,穿入外管与内管塞子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于伞头内,所述驱动装置为正反向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连接钢丝呈门字型,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勇吴金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舒雨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