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549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在每20‑30cm厚的甘蔗尾梢揉切碎片层上逐层喷洒益生菌液,能在甘蔗尾梢含非蛋白氮含量较少的情况下,将甘蔗尾梢中的非蛋白氮有效转化成真蛋白,达到粗蛋白含量25%以上、粗脂肪含量23.3%以上、粗纤维达3.5%以上、无氮浸出物达40%以上、钙含量达0.45%以上、磷含量达1.6%以上,且生产的生物饲料不需要晾晒即可进行饲喂,使用简单;发酵前先去除甘蔗尾梢上的杂质,可避免产生杂菌,影响发酵的品质;甘蔗尾梢揉切长度为3cm~5cm,揉切太短会引起甘蔗尾梢汁液流失从而导致甘蔗尾梢的营养成分流失,太长不利于充分混匀和发酵,以及采食过程中增加损耗。

A Method for Producing Biological Feed from Sugarcane T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饲料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甘蔗种植的主产区广西,广西每年甘蔗尾梢的产量在2000多万吨以上,占到全区秸秆副产品的三分之一以上。甘蔗尾梢是甘蔗顶部2至3个嫩节及其附带的整个叶片俗称甘蔗尾叶,约占甘蔗全重的10%左右。甘蔗尾梢的营养价值丰富,新鲜甘蔗尾叶含水分70%,干燥后粗纤维含量约为30%,糖类含量约为30%,粗蛋白质及有机酸含量均约为7%,且含有一定的脂肪、维生素、淀粉,可以作为饲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这为南方粮区大规模养殖牛羊提供丰富的草料来源。甘蔗尾梢由于粗纤维含量高,这些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很牢固,只能吸水润胀,仅有盲肠微生物少量酵解,消化率很低。由于秸秆粗纤维含量高,难以直接被动物消化吸收,可利用部分少,适口性差,用于饲喂家畜的秸秆仅占10-15%左右。大部分农作物秸秆都得不到有效回收,被白白烧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秸秆发酵可以是好氧发酵也可以是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是在氧化磷酸化的水平上来获得转化所需要的能量,而氧化磷酸化水平上获得能量ATP的效率非常高,一个葡萄糖分子可以获得38个ATP葡萄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会挥发到空气中,无法转化成动物所需要的能量ATP;厌氧发酵是在底物水平上来获得ATP,获得ATP的效率比较低,只能获得10个左右,当然,葡萄糖最终转化成乳酸、苹果酸、乙醇、柠檬酸、延胡索酸等中间代谢产物和香味物质,而这些代谢产物仍然可以被动物所消化吸收再转化成动物所需要的能量ATP,所以秸秆发酵通常选用厌氧发酵。发酵可以将秸秆中的非蛋白氮转化成真蛋白,这种转化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物质从无序转化成有序的物质,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的,尿素可以转化成菌体蛋白,由于秸秆中的非蛋白氮含量较少,为提高转换效率,需要添加尿素,才能将非蛋白氮转化成真蛋白。发酵秸秆中,通常每吨秸秆中需添加7公斤的尿素。专利CN102106453A报道了一种利用甘蔗稍发酵生产畜禽饲料的方法,该制作饲料的方法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尿素将秸秆中的非蛋白氮转化成真蛋白,专利CN103689254A报道了甘蔗尾稍制作肉用牛生物饲料的生产方法,该制作饲料的方法也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尿素将秸秆中的非蛋白氮转化成真蛋白。现有技术中关于使用秸秆发酵生产动物饲料方面提供了很多技术参考和启发,但在秸秆含非蛋白氮含量较少的情况下,如何将秸秆饲料中的非蛋白氮转化成真蛋白,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益生菌的培养:将200克~500克的秸秆发酵剂放入50公斤糖蜜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密封保存15天~90天,得到益生菌液;(2)甘蔗尾梢前处理:去除甘蔗尾梢上的杂质,得到干净的甘蔗尾梢;(3)切碎:将干净的甘蔗尾梢揉切成长度为3cm~5cm的碎片,得到甘蔗尾梢碎片;(4)混合密封:将甘蔗尾梢碎片逐层加入容器内,添加到20cm~30cm厚度时为一层,逐层喷洒益生菌液,并压实直至最后密封;(5)厌氧发酵:在20℃~30℃的温度下厌氧发酵15天以上,即得所述生物饲料。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糖蜜水溶液中糖蜜和水的重量比为糖蜜:水=0.8~1.2: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密封保存时每7天~15天搅拌糖蜜水溶液一次。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去除甘蔗尾梢上的杂质包括以下步骤:1)采收甘蔗尾梢前先抽样检验甘蔗尾梢的农药残留是否达标;2)于晴朗天气采收甘蔗尾梢;3)将甘蔗尾梢震荡处理以去除杂质,即得干净的甘蔗尾梢。进一步地,所述震荡处理的工艺参数为:震荡处理时甘蔗尾梢堆积的高度为15cm~35cm、振幅为4㎝~6㎝,频率为120赫兹~250赫兹、震荡处理时间为5min~8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每1000公斤甘蔗尾梢喷洒益生菌液4公斤~7公斤。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还在容器底部喷洒益生菌液。本专利技术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在每20-30cm厚的甘蔗尾梢揉切碎片层上逐层喷洒益生菌液,与传统用尿素或尿素溶液与秸秆加工制备饲料相比,能在甘蔗尾梢含非蛋白氮含量较少的情况下,将甘蔗尾梢中的非蛋白氮有效转化成真蛋白,达到粗蛋白含量达25%以上、粗脂肪含量达23.3%以上、粗纤维含量达3.5%以上、无氮浸出物含量达40%以上、钙含量达0.45%以上、磷含量达1.6%以上,且生产的生物饲料不需要晾晒即可进行饲喂,使用简单;发酵前先去除甘蔗尾梢上的杂质,可避免产生杂菌,影响发酵的品质;甘蔗尾梢揉切长度为3cm~5cm,揉切太短会引起甘蔗尾梢汁液流失从而导致甘蔗尾梢的营养成分流失,太长不利于充分混匀和发酵,以及采食过程中增加损耗。本专利技术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采收甘蔗尾梢前先抽样检验甘蔗尾梢的农药残留是否达标,甘蔗尾梢中敌草隆的残留量在0.03mg/kg以下、丙环唑的残留量在0.01mg/kg以下、甲拌磷的残留量在0.008mg/kg以下、杀螟丹的残留量在0.008mg/kg以下时甘蔗尾梢的农药残留达标。本专利技术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将甘蔗尾梢震荡处理,可以有效去除甘蔗尾梢中的泥土砂石及铁丝等杂质,提高产出的生物饲料的品质。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实施例1: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益生菌的培养:将200克的活力99生酵剂放入50公斤糖蜜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密封保存15天,每7天搅拌糖蜜水溶液一次,得到益生菌液,糖蜜和水的重量比为糖蜜:水=0.8:9;(2)甘蔗尾梢前处理:采收甘蔗尾梢前先抽样检验甘蔗尾梢的农药残留是否达标,去除甘蔗尾梢上的杂质,将甘蔗尾梢震荡处理以去除杂质,震荡处理的工艺参数为:震荡处理时甘蔗尾梢堆积的高度为15cm、振幅为4㎝,频率为120赫兹、震荡处理时间为5min,即得干净的甘蔗尾梢;(3)切碎:将干净的甘蔗尾梢揉切成长度为3cm的碎片,得到甘蔗尾梢碎片;(4)混合密封:在容器底部喷洒益生菌液,将甘蔗尾梢碎片逐层加入容器内,添加到20cm厚度时为一层,逐层喷洒益生菌液,并压实直至最后密封,每1000公斤甘蔗尾梢喷洒益生菌液4公斤;(5)厌氧发酵:在20℃的温度下厌氧发酵15天以上,即得所述生物饲料。上述步骤(2)中抽样检验甘蔗尾梢农药残留结果:敌草隆的残留量为0.028mg/kg、丙环唑的残留量为0.008mg/kg、甲拌磷的残留量为0.007mg/kg、杀螟丹的残留量为0.006mg/kg;上述步骤(5)中生产的生物饲料粗蛋白含量达25.7%、粗脂肪含量达23.5%、粗纤维含量达3.6%、无氮浸出物含量达44.82%、钙含量达0.48%、磷含量达1.9%。实施例2: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益生菌的培养:将500克的唯美秸秆发酵剂菌种放入50公斤糖蜜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密封保存90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益生菌的培养:将200克~500克的秸秆发酵剂放入50公斤糖蜜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密封保存15天~90天,得到益生菌液;(2)甘蔗尾梢前处理:去除甘蔗尾梢上的杂质,得到干净的甘蔗尾梢;(3)切碎:将干净的甘蔗尾梢揉切成长度为3cm~5cm的碎片,得到甘蔗尾梢碎片;(4)混合密封:将甘蔗尾梢碎片逐层加入容器内,添加到20cm~30cm厚度时为一层,逐层喷洒益生菌液,并压实直至最后密封;(5)厌氧发酵:在20℃~30℃的温度下厌氧发酵15天以上,即得所述生物饲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益生菌的培养:将200克~500克的秸秆发酵剂放入50公斤糖蜜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密封保存15天~90天,得到益生菌液;(2)甘蔗尾梢前处理:去除甘蔗尾梢上的杂质,得到干净的甘蔗尾梢;(3)切碎:将干净的甘蔗尾梢揉切成长度为3cm~5cm的碎片,得到甘蔗尾梢碎片;(4)混合密封:将甘蔗尾梢碎片逐层加入容器内,添加到20cm~30cm厚度时为一层,逐层喷洒益生菌液,并压实直至最后密封;(5)厌氧发酵:在20℃~30℃的温度下厌氧发酵15天以上,即得所述生物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糖蜜水溶液中糖蜜和水的重量比为糖蜜:水=0.8~1.2: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甘蔗尾梢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昌滨韦海忠郭继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龙州县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