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方便运输的大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47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农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方便运输的大棚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支撑架、横梁和底座,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柱上方,所述横梁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横梁位于所述支撑柱上端;通过设置形状为L型的所述滑槽,所述滑动球滑到所述滑槽的纵向部分,从而使所述滑动球不能够左右移动,使得展开后的大棚支架结构稳定,大棚支架折叠收起的时候所述支撑架能够将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横梁包裹与其内,使得大棚之间各部分连接贴合紧凑,没有多余空隙,能够承受更多的压力不易变形,且减少了整体的占用面积,使得运输过程更加便捷。

A Foldable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Support for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方便运输的大棚支架
本技术属于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方便运输的大棚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切花栽培、果树生产、林业生产、养殖业等。目前市面上的折叠支架,由于各部分可折叠的原因,而各部分缺少固定的部件,大多展开后结构不够牢固,且折叠收起后,各部件之间还存在有许多空隙,占用了不必要的空间,且运输过程中因为压力容易弯曲变形,使得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方便运输的大棚支架,旨在解决目前市面上的折叠支架,由于各部分可折叠的原因,而各部分缺少固定的部件,大多展开后结构不够牢固,且折叠收起后,各部件之间还存在有许多空隙,占用了不必要的空间,且运输过程中因为压力容易弯曲变形,使得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折叠方便运输的大棚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支撑架、横梁和底座,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柱上方,所述横梁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横梁位于所述支撑柱上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固定杆和滑动球,所述横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横梁一侧,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支撑架一端,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于所述固定杆,所述滑动球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滑动球位于所述支撑柱上端。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述滑槽的形状为L型,且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对称分布于所述横梁两侧。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滑槽为圆弧槽,且所述滑槽的圆弧直径与所述滑动球的直径相等。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有螺纹,且所述底座中间开设有孔,所述孔内壁设有螺纹。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所述横梁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轴的直径,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轴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可折叠方便运输的大棚支架,通过设置形状为L型的所述滑槽,当大棚支架展开的时候,由于重力作用,所述滑动球滑到所述滑槽的纵向部分,从而使所述滑动球不能够左右移动,实现了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横梁的固定,使得展开后的大棚支架结构稳定,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所述横梁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柱的长度,使得当大棚支架折叠收起的时候所述支撑架能够将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横梁包裹与其内,使得折叠收起的大棚支架只有所述支撑架的长度,且大棚之间各部分连接贴合紧凑,没有多余空隙,能够承受更多的压力不易变形,且减少了整体的占用面积,使得运输过程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横梁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组件、11-支撑柱、12-支撑架、13-横梁、14-底座、2-连接组件、21-滑槽、22-连接轴、23-固定杆、24-滑动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方便运输的大棚支架,包括支撑组件1和连接组件2,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柱11、支撑架12、横梁13和底座14,支撑架12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1,支撑架12位于支撑柱11上方,横梁13滑动连接于支撑柱11,横梁13位于支撑柱11上端,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轴22、固定杆23和滑动球24,横梁13上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位于横梁13一侧,连接轴22转动连接于支撑架12,连接轴22位于支撑架12一端,固定杆23固定连接于连接轴22,连接轴22贯穿于固定杆23,滑动球24固定连接于支撑柱11,滑动球24位于支撑柱11上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形状为L型的滑槽21,当大棚支架展开的时候,由于重力作用,滑动球24滑到滑槽21的纵向部分,从而使滑动球24不能够左右移动,实现了支撑柱11与横梁13的固定,通过设置支撑架12的长度大于支撑柱11的长度,横梁13的长度小于支撑柱11的长度,使得当大棚支架折叠收起的时候支撑架12能够将支撑柱11和横梁13包裹与其内,使得折叠收起的大棚支架只有支撑架12的长度,减少了整体的占用面积,使得运输过程更加便捷。在本实施方式中,大棚折叠收起时,人将横梁13抬起,使得滑动球24抵住滑槽21下壁,然后将支撑柱11向右移动,支撑柱11上的滑动球24沿着滑槽21滑动,当滑动球24滑到滑槽21的右端时,两个支撑柱11重叠,使得横梁13能够以滑动球24为轴心转动,并与支撑柱11重叠,然后转动支撑架12与支撑柱11重叠完成折叠过程,使得折叠收起的大棚支架只有支撑架12的长度,减少了整体的占用面积,使得运输过程更加便捷,展开大棚支架后,滑动球24位于滑槽21一端,由于重力作用,滑动球24滑动到滑槽21纵向部分,且滑动球24抵住滑槽21上沿,并由纵向滑槽21限制滑动球24的左右滑动,从而使得支撑柱11位置得到固定,支撑架12随之张开,形成一个大棚框架的形状,整体结构得到固定,提升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滑槽21的形状为L型,且滑槽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槽21对称分布于横梁13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形状为L型的滑槽21,当大棚支架展开的时候,支撑柱11上的滑动球24位于L型滑槽21的交叉处,由于重力作用,滑动球24滑到滑槽21的纵向部分,从而使滑动球24不能够左右移动,实现了整个支撑柱11与横梁13的固定,使得展开后的大棚支架结构稳定。进一步的,滑槽21为圆弧槽,且滑槽21的圆弧直径与滑动球24的直径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圆弧直径与滑动球24直径相等的滑槽21,由于圆弧型的滑槽21滑槽口宽度小于滑槽21内部宽度,使得滑动球24在滑槽21内滑动时只能够沿着滑槽21滑动,而不会从滑槽21划出,保证了大棚支架折叠与开合过程的稳定性,使得展开与折叠更加方便与稳定。进一步的,支撑柱11的底端设有螺纹,且底座14中间开设有孔,孔内壁设有螺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支撑柱11的底端和底座14中间开设的孔内壁设有螺纹,使得支撑柱11通过螺纹与支撑柱11螺纹连接,由于底座24的面积大于支撑柱11的截面积,使得支撑柱11更加稳定,增加了大棚支架展开后的稳定性,且由于支撑柱11与底座14通过螺纹连接,当大棚支架折叠收起的时候,底座14可以取下,以方便折叠,减少折叠后的大棚支架占用面积。进一步的,支撑架12的长度大于支撑柱11的长度,横梁13的长度小于支撑柱11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支撑架12的长度大于支撑柱11的长度,横梁13的长度小于支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方便运输的大棚支架,包括支撑组件(1)和连接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柱(11)、支撑架(12)、横梁(13)和底座(14),所述支撑架(1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1),所述支撑架(12)位于所述支撑柱(11)上方,所述横梁(13)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1),所述横梁(13)位于所述支撑柱(11)上端,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轴(22)、固定杆(23)和滑动球(24),所述横梁(13)上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位于所述横梁(13)一侧,所述连接轴(2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2),所述连接轴(22)位于所述支撑架(12)一端,所述固定杆(23)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22),所述连接轴(22)贯穿于所述固定杆(23),所述滑动球(24)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1),所述滑动球(24)位于所述支撑柱(11)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方便运输的大棚支架,包括支撑组件(1)和连接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柱(11)、支撑架(12)、横梁(13)和底座(14),所述支撑架(1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1),所述支撑架(12)位于所述支撑柱(11)上方,所述横梁(13)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1),所述横梁(13)位于所述支撑柱(11)上端,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轴(22)、固定杆(23)和滑动球(24),所述横梁(13)上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位于所述横梁(13)一侧,所述连接轴(2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2),所述连接轴(22)位于所述支撑架(12)一端,所述固定杆(23)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22),所述连接轴(22)贯穿于所述固定杆(23),所述滑动球(24)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1),所述滑动球(24)位于所述支撑柱(11)上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法奎徐国泰秦晓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