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双外延层的沟槽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
本申请属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双外延层的沟槽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
技术介绍
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BJT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BJT饱和压降低,电流密度大,但驱动电流较大;MOSFET驱动功率很小,开关速度快,但导通压降大,电流密度小。IGBT综合了以上两种器件的优点,是理想的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近年来,IGBT芯片已发展到数百安培额定电流的芯片,开关频率可以高达100KHz,能够使功率模块小型化,因此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在现有沟槽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结构的工艺中,通常采用高能量注入磷原子并进行高温推阱,形成空穴载流子存储层来增大导通时的载流子浓度,从而降低导通压降。如图1所示,现有的沟槽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包括:沟槽区290,栅氧化层291,多晶硅栅电极292,发射极电极280,绝缘介质层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双外延层的沟槽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衬底、双外延层、沟槽区、栅氧化层、多晶硅栅电极、发射极电极、绝缘介质层、N+发射区、P+深阱区、N型场终止区、P型集电极区以及集电极;所述双外延层形成于所述硅衬底表面;所述沟槽区依次贯穿所述双外延层,并延伸至所述硅衬底设置;所述栅氧化层形成于所述沟槽区的内壁;所述多晶硅栅电极形成于所述沟槽区内;所述N+发射区形成于所述双外延层表面,并与所述多晶硅栅电极的两侧面相连接以形成电子导电通道;所述P+深阱区形成于所述N+发射区之间,且两者交叠设置;所述绝缘介质层形成于所述多晶硅栅电极以及所述双外延层表面;所述发射极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外延层的沟槽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衬底、双外延层、沟槽区、栅氧化层、多晶硅栅电极、发射极电极、绝缘介质层、N+发射区、P+深阱区、N型场终止区、P型集电极区以及集电极;所述双外延层形成于所述硅衬底表面;所述沟槽区依次贯穿所述双外延层,并延伸至所述硅衬底设置;所述栅氧化层形成于所述沟槽区的内壁;所述多晶硅栅电极形成于所述沟槽区内;所述N+发射区形成于所述双外延层表面,并与所述多晶硅栅电极的两侧面相连接以形成电子导电通道;所述P+深阱区形成于所述N+发射区之间,且两者交叠设置;所述绝缘介质层形成于所述多晶硅栅电极以及所述双外延层表面;所述发射极电极形成于所述N+发射区、所述P+深阱区以及所述绝缘介质层上;所述N型场终止区形成于所述硅衬底背面;所述P型集电极区与所述N型场终止区背面接触;所述集电极形成于所述P型集电极区的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外延层包括N型外延层以及P型外延层,其中,所述N型外延层形成于所述硅衬底表面,所述P型外延层形成于所述N型外延层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衬底上形成厚度可控,浓度均匀的N型外延层,其中,所述N型外延层的掺杂浓度为1E14-1E16cm-3,厚度为1-5u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擎茂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