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过程自控的凹入式沟道动态随机存储器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态随机存储器的结构设计,特别涉及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存储电容的关态漏电控制方法,尤其在加入扩展式源极金属结构后,利用与其等电势的存储电容对访问晶体管沟道的控制作用,改善了该存储电容自身在亚阈值漏电路径上的漏电,实现了漏电过程的自我控制,提高了存储电容上的电荷保存时间,即数据保持时间。
技术介绍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半导体存储器,在全球半导体集成电路市场份额中占大约10%,每年超过300亿美元,在通讯、计算机、服务器等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DRAM器件的核心存储单元简单,由一个访问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1Transistor-1Capacitor,1T-1C)组成。随着集成电路制作工艺集成度的不断增加,以1T-1C为基本存储单元的DRAM已进入40nm和20nm节点,然而进一步的提高集成度面临严重的技术瓶颈。主要原因在于,存储电容上的电荷随着访问晶体管的尺寸缩小而漏电更加严重,导致存储电容上的数据保持时间减小。在DRAM芯片中,数据平均保持时间和器件数量失效率之间存在一个经验关系,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过程自控的凹入式沟道动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其特征是,结构主要包括凹入式沟道鳍式访问晶体管,存储电容,以及扩展式源极金属,同时,存储电容,扩展式源极金属,凹入式沟道鳍式访问晶体管的源极三者互相连接,成为等势体;所述扩展式源极金属扩展至沟道与栅极金属之间,并由栅极绝缘层与沟道和栅极金属隔绝,存储电容底电极与源极、源极扩展金属接触,顶电极通常接地;所述凹入式沟道鳍式访问晶体管由源极,凹入式沟道,漏极,控制凹入式沟道的栅极金属以及隔绝介电层组成,栅极金属接DRAM字线,漏极接DRAM的位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过程自控的凹入式沟道动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其特征是,结构主要包括凹入式沟道鳍式访问晶体管,存储电容,以及扩展式源极金属,同时,存储电容,扩展式源极金属,凹入式沟道鳍式访问晶体管的源极三者互相连接,成为等势体;所述扩展式源极金属扩展至沟道与栅极金属之间,并由栅极绝缘层与沟道和栅极金属隔绝,存储电容底电极与源极、源极扩展金属接触,顶电极通常接地;所述凹入式沟道鳍式访问晶体管由源极,凹入式沟道,漏极,控制凹入式沟道的栅极金属以及隔绝介电层组成,栅极金属接DRAM字线,漏极接DRAM的位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过程自控的凹入式沟道动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其特征是,存储电容为堆叠式存储电容器,电容器位于源极和扩展式源极金属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过程自控的凹入式沟道动态随机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剑,刘张英喆,刘长勇,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