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02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建筑结构,属于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包括通风窗口,通风窗口分别设置在通道的上下端,排风装置分别设置在通风窗口的内端,通风窗口内设置有通风腔,通风腔的两端贯通连接有多个疏风槽,通风腔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通风腔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排风装置分为凸起、排风扇、凸轮和旋转轴,凸起固定连接在通风窗口内圈的上端,排风扇通过旋转轴固定连接在通道内,凸轮固定连接在排风扇的外侧。该种通风建筑结构,结构稳定,且通过设置通风腔、疏风槽和排风装置,可以利用风的压力差对建筑更好的通风且无需耗能。

A ventilated build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通风
,具体是一种建筑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物的通风效果,是建筑舒适度十分重要的一方面,也是结构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对于目前的城市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紧缺,许多楼间距都十分狭小,建筑通风问题很突出,特别是商住型建筑楼通常的结构是在建筑楼内设置一条走道,各住户单元无法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使用空调等电气设备确实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能耗大,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通风建筑结构,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建筑结构,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可以利用风的压力差对建筑更好的通风且无需耗能,实用性强。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风建筑结构,包括通风窗口、通道和排风装置,通风窗口分别设置在通道的上下端,排风装置分别设置在通风窗口的内端;通风窗口内设置有通风腔,通风腔的两端贯通连接有多个疏风槽,通风腔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通风腔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排风装置分为凸起、排风扇、凸轮和旋转轴,凸起固定连接在通风窗口内圈的上端,排风扇通过旋转轴固定连接在通道内,凸轮固定连接在排风扇的外侧。优选的,所述通道设置为弧形通道。优选的,所述疏风槽设置为半弧形,且等距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面积大于出风口的面积。优选的,所述凸起设置为弧形,且凸起与凸轮相切。优选的,所述排风扇通过旋转轴旋转连接,且排风扇无电性动力。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建筑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建筑结构,通过设置通风腔、疏风槽和排风装置,可以利用风的压力差对建筑更好的通风且无需耗能。(2)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弧形的通道,使风从不同的方位进风,进风口的面积大于出风口的面积,风更好进入,半弧形的疏风槽,有利于在疏风槽内形成风进而在通风腔形成压力差进行通风,凸轮在排风扇上旋转经过凸起的位置,可以避免两个通风窗口风流混合抵消,使其更好地形成一个进风一个出风,提高通风腔内部的空气交换效果,在微风情况下,无需耗能就可以达到建筑物的通风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排风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通风窗口;2-通道;3-通风腔;4-疏风槽;5-进风口;6-出风口;7-排风装置;8-凸起;9-排风扇;10-凸轮;11-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通风建筑结构,包括通风窗口1、通道2和排风装置7,通风窗口1分别设置在通道2的上下端,通道2设置为弧形通道2,排风装置7分别设置在通风窗口1的内端,通过弧形的通道2,可以使风从不同的方位进风,利用风压进行通风;通风窗口1内设置有通风腔3,通风腔3的两端贯通连接有多个疏风槽4,疏风槽4设置为半弧形,且等距对称设置,通过半弧形的疏风槽4,有利于在疏风槽4内形成风进而在通风腔3形成压力差进行通风,通风腔3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5,通风腔3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6,进风口5的面积大于出风口6的面积,通过进风口5的面积大于出风口6的面积,有利于风更好进入出风口,通风效果更好;排风装置7分为凸起8、排风扇9、凸轮10和旋转轴11,凸起8固定连接在通风窗口1内圈的上端,排风扇9通过旋转轴11固定连接在通道2内,排风扇9通过旋转轴11旋转连接,且排风扇9无电性动力,凸轮10固定连接在排风扇9的外侧,凸起8设置为弧形8,且凸起8与凸轮10相切,通过设置凸轮10在排风扇9上旋转经过凸起8的位置,可以避免两个通风窗口1风流混合抵消,使其更好地形成一个进风一个出风,提高通风腔3内部的空气交换效果,在微风情况下,无需耗能就可以达到建筑物的通风功能。工作原理,首先,将通道2设置为弧形,风流过建筑物时,建筑物侧面的流速大,风从侧端的通风窗口1进入通道2内,形成负压区,而在建筑迎风面,压力为正,由于风压在通风腔3内就会形成风,风流过疏风槽4时,流速增大,压力减小,风进入通风腔3,排风扇9转动时,依靠排风扇9上叶片产生旋转的风流,当凸轮10未经过凸起8位置上,上端通风窗口1高效进风,下端通风窗口1高效出风,当凸轮10经过凸起8位置上时,上端通风窗口1高效出风,下端通风窗口1高效进风,完成通风腔3高效通风交换,在微风情况下,无需耗能就可以达到建筑物的通风功能。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稳定,且可以利用风的压力差对建筑更好的通风且无需耗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建筑结构,包括通风窗口(1)、通道(2)和排风装置(7),通风窗口(1)分别设置在通道(2)的上下端,排风装置(7)分别设置在通风窗口(1)的内端;其特征在于,通风窗口(1)内设置有通风腔(3),通风腔(3)的两端贯通连接有多个疏风槽(4),通风腔(3)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5),通风腔(3)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6);排风装置(7)分为凸起(8)、排风扇(9)、凸轮(10)和旋转轴(11),凸起(8)固定连接在通风窗口(1)内圈的上端,排风扇(9)通过旋转轴(11)固定连接在通道(2)内,凸轮(10)固定连接在排风扇(9)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建筑结构,包括通风窗口(1)、通道(2)和排风装置(7),通风窗口(1)分别设置在通道(2)的上下端,排风装置(7)分别设置在通风窗口(1)的内端;其特征在于,通风窗口(1)内设置有通风腔(3),通风腔(3)的两端贯通连接有多个疏风槽(4),通风腔(3)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5),通风腔(3)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6);排风装置(7)分为凸起(8)、排风扇(9)、凸轮(10)和旋转轴(11),凸起(8)固定连接在通风窗口(1)内圈的上端,排风扇(9)通过旋转轴(11)固定连接在通道(2)内,凸轮(10)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准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跃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