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19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中部上方设置有加热补湿装置,所述加热补湿装置包括保湿隔热挡板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防护隔热支架、储水加热罐、遮挡顶盖和结构强化拉筋,所述保湿隔热挡板下端面与屋顶连接,上端面上安装有储水加热罐,将储水加热罐产生的热量与屋顶进行隔离,所述储水加热罐将内部存储的液体加热至气态后从上方排出,所述遮挡顶盖设置在出水加热罐上方,将加热后的蒸汽进行阻隔,所述结构加强拉筋设置在储水加热罐左右两方侧端面上,结构加强拉筋的另一端与保湿隔热挡板的内壁连接,所述保湿隔热挡板与防护隔热支架中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下方屋顶开设有排气孔。

A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heat energy for ventilation and moisture supp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建筑物建造技术中,建筑物的节能、通风换气、排烟都是从窗户上进行的,或利用抽油烟机和排气扇来进行,这样不但耗能,效果也不好。而建筑物的窗户一般都是活动式的,密封效果不好,防风、防尘、防湿、防雨效果差,而且大多是单层玻璃,保温性能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通风是任何住宅或者办公场所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良好的通风才能保证建筑物内的有害气体及时的排出室外,避免对人身造成伤害。通风的方式通常分为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进行流通,但自然通风对于不通透的建筑构造存在明显的局限,存在死角区域;但机械通风能够很好的克服这一缺点,使空气能够按照既定的路线进行流通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就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常通风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益健康。节能,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或数量相等质量更好的产品。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设备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在对绿色建筑进行通风节能的工作时就会用到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目前市面上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精确的了解室内的干湿度并且通风过程中也无法对干燥室内进行加湿,不利于操作者的使用,或者实现净化,通风的成本较高,包括安装成本和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建筑物内部整体加湿方式较少,进行加湿的能耗也较高,在进行整体加湿时,空气也无法带有热量,可能造成整体热量损失,基于此本申请文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中部上方设置有加热补湿装置,所述加热补湿装置包括保湿隔热挡板、防护隔热支架、储水加热罐、遮挡顶盖和结构强化拉筋,所述保湿隔热挡板下端面与屋顶连接,上端面上安装有储水加热罐,将储水加热罐产生的热量与屋顶进行隔离,所述储水加热罐将内部存储的液体加热至气态后从上方排出,所述遮挡顶盖设置在储水加热罐上方,将加热后的蒸汽进行阻隔,所述结构强化拉筋设置在储水加热罐左右两方侧端面上,结构强化拉筋的另一端与保湿隔热挡板的内壁连接,所述保湿隔热挡板与防护隔热支架中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下方屋顶开设有排气孔,通过排气孔将加热后的湿气排入房屋内。目前,建筑物的加热加湿方式比较少,采用的方式有,一般空调加湿,加湿机加湿,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这些方法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多局限,如:一般空调加湿,在加湿的同时,会使室内气温下降,不适用于在只需加湿不用降温的季节使用,如东南沿海地区的“回南天”季节,不能有效解决房屋干燥的问题;加湿机加湿,在加湿时没有降温,但无法提供新风,不能够让房间形成空气循环,无法解决室内污染问题;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解决污染问题,所以目前很多大型建筑物都使用中央空调进行这一系列操作,但是在农村地区或者一些别墅区域,使用中央空调的成本很高,不利于广泛的使用。本申请文件采用的方式,是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房屋屋顶上加装加热补湿装置,改变建筑物结构,通过加热补湿装置产生具有热量的加湿空气,并将加湿后的空气通过遮挡顶盖将上升的热空气进行阻挡,避免其直接与连接板接触,并且可以使得一些水蒸气重新回归液态,当整个保温隔湿挡板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通过排气孔将加湿后的空气排入房间内,增加房间内的湿度,并且因为是通过储水加热罐进行加热后排入的空气,其自身会在传输过程中带有一定热能,可以在加湿的同时,避免房间内温度降低,比较适合冬季和有特定要求的区域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加热罐的侧端面上安装有送水管道,所述送水管道的出水口使用的管道沿着储水加热罐侧端面向上设置,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储水加热罐侧端面内壁上部。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加热罐内部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下端面与防护隔热支架上端面的突出部进行连接,加热棒外侧缠绕有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加热将内部液体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所述保湿隔热挡板分为左右两块,下端面设置在屋顶上,上方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上方设置有光伏组件,通过光伏组件向加热棒进行供能。进一步地,所述保湿隔热挡板与连接板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橡胶密封环,所述橡胶密封环朝向遮挡顶盖一侧端面上喷涂有防水防锈涂料。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防锈涂料选用为用环氧树脂、优质改性高纯度锌粉、溶剂和优质固化剂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能够为湿度不足的室内进行加湿作业的同时,不会降低室内温度,并且采用的加湿方式不需要专门的推风机进行推送,能够通过结构设置的方式,以无动力的方式向室内进行加湿操作;2、本技术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组装结构简单,安装连接很方便,设置在屋顶上,方便进行后期拆卸维护,制造成本低,能够适用于大多数地区,适用度很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储水加热罐内出水口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屋顶,11-排气孔,2-加热补湿装置,21-保湿隔热挡板,22-防护隔热支架,23-储水加热罐,24-遮挡顶盖,25-结构强化拉筋,3-送水管道,31-出水口,4-加热棒,5-连接板,6-光伏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1中部上方设置有加热补湿装置2,所述加热补湿装置2包括保湿隔热挡板21、防护隔热支架22、储水加热罐23、遮挡顶盖24和结构强化拉筋25,所述保湿隔热挡板21下端面与屋顶1连接,上端面上安装有储水加热罐23,将储水加热罐23产生的热量与屋顶进行隔离,所述储水加热罐23将内部存储的液体加热至气态后从上方排出,所述遮挡顶盖24设置在储水加热罐23上方,将加热后的蒸汽进行阻隔,所述结构强化拉筋25设置在储水加热罐23左右两方侧端面上,结构强化拉筋25的另一端与保湿隔热挡板21的内壁连接,所述保湿隔热挡板21与防护隔热支架22中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下方屋顶1开设有排气孔11,通过排气孔11将加热后的湿气排入房屋内。本申请文件采用的方式,是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房屋屋顶上加装加热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1)中部上方设置有加热补湿装置(2),所述加热补湿装置(2)包括保湿隔热挡板(21)、防护隔热支架(22)、储水加热罐(23)、遮挡顶盖(24)和结构强化拉筋(25),所述保湿隔热挡板(21)下端面与屋顶(1)连接,上端面上安装有储水加热罐(23),将储水加热罐(23)产生的热量与屋顶进行隔离,所述储水加热罐(23)将内部存储的液体加热至气态后从上方排出,所述遮挡顶盖(24)设置在储水加热罐(23)上方,将加热后的蒸汽进行阻隔,所述结构强化拉筋(25)设置在储水加热罐(23)左右两方侧端面上,结构强化拉筋(25)的另一端与保湿隔热挡板(21)的内壁连接,所述保湿隔热挡板(21)与防护隔热支架(22)中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下方屋顶(1)开设有排气孔(11),通过排气孔(11)将加热后的湿气排入房屋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1)中部上方设置有加热补湿装置(2),所述加热补湿装置(2)包括保湿隔热挡板(21)、防护隔热支架(22)、储水加热罐(23)、遮挡顶盖(24)和结构强化拉筋(25),所述保湿隔热挡板(21)下端面与屋顶(1)连接,上端面上安装有储水加热罐(23),将储水加热罐(23)产生的热量与屋顶进行隔离,所述储水加热罐(23)将内部存储的液体加热至气态后从上方排出,所述遮挡顶盖(24)设置在储水加热罐(23)上方,将加热后的蒸汽进行阻隔,所述结构强化拉筋(25)设置在储水加热罐(23)左右两方侧端面上,结构强化拉筋(25)的另一端与保湿隔热挡板(21)的内壁连接,所述保湿隔热挡板(21)与防护隔热支架(22)中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下方屋顶(1)开设有排气孔(11),通过排气孔(11)将加热后的湿气排入房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热能进行通风补湿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加热罐(23)的侧端面上安装有送水管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准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跃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