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及其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02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湿机及其除湿装置,其中所述除湿装置用于设置在除湿机内进行除湿工作,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用于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露的冷凝器、用于收集所述水露的集水箱、用于将所述集水箱内的水雾化的超声波雾化器,以及用于将被雾化的水汽排出除湿机的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除湿装置通过冷凝器收集空气中的水分后可通过超声波雾化器将收集到的水分雾化,再通过排气管排出,实现除湿功能,无需人工定期进行清理集水箱或做排水系统把收集的水分导走,可将安装所述除湿装置的柜体中的水分直接排出到柜体外的空气中的,提高用户体验且除湿效果好。

Dehumidifier and its dehumi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湿机及其除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湿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和采用该除湿装置的除湿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家具越来越追求功能多样性和实用性。目前,针对潮湿天气时湿润衣物无法自然晾干,容易滋生霉菌的问题,市面上已出现带有除湿功能的衣柜,但现有的除湿柜中,除了采用制热式和吸湿介质式的除湿机外,通常是采用冷凝器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露然后导入集水槽,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清理或需要做排水系统把收集的水分导走,导致除湿过程劳心劳力或者排水系统安装复杂且不美观,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将柜体中的水分直接排出到柜体外的空气中的除湿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除湿装置的除湿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湿装置,用于设置在除湿机内进行除湿工作,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用于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露的冷凝器、用于收集所述水露的集水箱、用于将所述集水箱内的水雾化的超声波雾化器,以及用于将被雾化的水汽排出除湿机的排气管。优选地,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箱连通,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一端设于所述集水箱的底部并与所述集水箱连通,另一端对准所述排气管并与所述排气管之间具有间隙;超声波振荡片,所述超声波振荡片设于所述安装筒内靠近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导流棉,所述导流棉设于所述安装筒内并用于将所述集水箱内的水导流至所述超声波振荡片的端面。进一步地,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水箱上并用于将被所述超声波振荡片雾化的水汽通过所述排气管吹出除湿机外的排气扇。优选地,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水箱内的水位探针。优选地,所述排气管包括管道和排风口,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集水箱和所述排风口,所述管道倾斜设置并使所述排风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集水箱,所述排风口内设有将所述排风口一分为二的隔板。更优地,所述隔板延伸至所述管道内,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管道内的下端设有用于凝聚所述管道中的水汽并使其滴落回所述管道内的倾斜结构。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凝器下端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集水箱连通,所述集水槽的两侧往中部倾斜形成V形结构,且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往所述集水箱倾斜使所述集水槽内的水可流向所述集水箱,所述冷凝器包括多组排列设置的冷凝片,所述冷凝片设于所述集水槽的上方。一种除湿机,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上述除湿装置,所述除湿机还包括用于收容所述控制器和除湿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除湿装置设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除湿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和/或所述出风口处的风机。优选地,所述除湿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水箱、水泵和冷却箱,所述冷凝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冷却箱贴合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优选地,所述除湿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箱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通过水管分别连接所述冷却箱和所述水箱的翅片式散热器。优选地,所述翅片式散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限定出从所述进风口依次通过所述除湿装置、所述翅片式散热器、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流向。优选地,所述除湿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处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上设有红外传感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除湿装置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和排气管,通过冷凝器收集空气中的水分后可通过超声波雾化器将收集到的水分雾化,再通过排气管排出,实现除湿功能,无需人工定期进行清理集水箱或做排水系统把收集的水分导走,可将安装所述除湿装置的柜体中的水分直接排出到柜体外的空气中的,提高用户体验且除湿效果好。2.本技术提供的除湿装置包括水位探针,在集水箱内的水位到达预设高度后可通过所述水位探针的检测结果,在水位到达设定高度时自动开启超声波雾化器,避免集水箱内的水分不足时也启动超声波雾化器,保护超声波雾化器的同时使除湿机更加节能环保。3.本技术提供的除湿装置中的排气管包括管道和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的中轴线位置设有将所述排风口分为两半的隔板,且所述隔板水平延伸至所述管道内,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管道内的下端设有倾斜结构,使通过所述排气管的雾气可凝聚于所述倾斜结构上并滴落回所述管道内,避免长期使用后排风口处形成露珠而堵塞管道或者溢流出来,保证集水箱内的水分能顺利排出并且不会凝聚成水珠滴落于外部。4.本技术提供的除湿机包括冷却装置,对冷凝器进行冷却以保护所述冷凝器正常工作,且冷却装置中的翅片式散热器设于出风口处,被冷凝器干燥且冷却过的气流先流经所述翅片式散热器再流出出风口,提高翅片式散热器的散热能力的同时,对流回柜体内的气流进行加温,避免因柜体内气体温度和冷凝片温差小而导致除湿效果差。5.本技术提供的除湿机包括设于冷却箱上的温度传感器、设于进风口出的湿度传感器,以及设于触控面板上的红外传感器,通过多种传感器的配合使除湿系统更加智能化,在冷却箱的温度过高时、进风口处的空气湿度过低时,或者柜门打开时,均能自动停止除湿装置的运行,保护除湿装置不轻易损坏且节能环保,同时减小除湿噪音对用户的影响。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除湿柜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除湿柜中的除湿机的安装结构图;图3为图2所示的安装结构中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除湿机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的除湿机去除上端壳体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除湿装置的立体图;图7为图6所示的除湿装置中集水槽和集水箱的连接结构图;图8为图6所示的除湿装置沿排气管轴线方向切割的截面图;图9为图6所示的除湿装置中的排风口的截面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除湿柜在除湿工作时气流的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零/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零/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零/部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零/部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图1至图9共同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柜,其具有除湿功能,可通过设于柜体内的除湿机将柜体中的水分直接排出到柜体外的空气中,无需人工定期进行清理集水箱或做排水系统把收集的水分导走,从而提高用户体验且除湿效果好。如图1所示,所述除湿柜1000包括柜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装置,用于设置在除湿机内进行除湿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用于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露的冷凝器、用于收集所述水露的集水箱、用于将所述集水箱内的水雾化的超声波雾化器,以及用于将被雾化的水汽排出除湿机的排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装置,用于设置在除湿机内进行除湿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用于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露的冷凝器、用于收集所述水露的集水箱、用于将所述集水箱内的水雾化的超声波雾化器,以及用于将被雾化的水汽排出除湿机的排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箱连通,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一端设于所述集水箱的底部并与所述集水箱连通,另一端对准所述排气管并与所述排气管之间具有间隙;超声波振荡片,所述超声波振荡片设于所述安装筒内靠近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导流棉,所述导流棉设于所述安装筒内并用于将所述集水箱内的水导流至所述超声波振荡片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水箱上并用于将被所述超声波振荡片雾化的水汽通过所述排气管吹出除湿机外的排气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水箱内的水位探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包括管道和排风口,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集水箱和所述排风口,所述管道倾斜设置并使所述排风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集水箱,所述排风口内设有将所述排风口一分为二的隔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延伸至所述管道内,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管道内的下端设有用于凝聚所述管道中的水汽并使其滴落回所述管道内的倾斜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凝器下端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集水箱连通,所述集水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达刘创南张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