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涤装置的泵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912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涤装置的泵,包括泵体;泵体通过扣合的第一泵壳与第二泵壳形成容纳液体的泵腔;泵体上设置有,与泵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泵腔内设置有,与电机连接的叶轮;还包括设置于泵体上,对泵腔内液体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开关;自泵体外部向泵腔内延伸设置,对泵腔内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叶轮将泵腔划分为靠近进液口的第一腔室以及远离进液口的第二腔室;加热组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设置于叶轮本体上,使第二腔室内的液体回流至叶轮,并从出液口流出的循环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涤装置的泵,缩小泵体的体积,同时通过改进叶轮的结构,改善泵腔内流域情况,并且通过加热组件的结构变化,使得泵腔内的热场变得更均匀。

A Pump for Wa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涤装置的泵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涤装置的泵。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产品的质量、性能、使用的人性化、操作的智能化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洗碗机作为一款优秀的产品也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目前洗碗机技术普遍用洗涤与加热功能集成为一体的加热泵,带加热功能的泵体,通常包括上下泵壳、安装于泵壳内的叶轮、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以及用于加热流体的加热体等。现有的几种加热泵,在应用于液体驱动并连续循环加热的一类家电应用场景下,需要一个紧凑的液体驱动与加热部件,加热体安装在泵壳内部或单独为泵壳的一部分(如上泵壳或下泵壳),安装在泵壳内部的加热体,如环状加热管,由于需要缠绕在叶轮外侧与泵壳之间,从而导致泵泵壳积增大,泵效率降低。同时加热管自身的安全保护装置措施缺失,无法通过非正常条件下的测试,如加热管干烧实验。另加热体为泵壳一部分的加热泵,因泵壳需要良好的密封以及抗热性,泵壳及加热管密封结构一般较为复杂,零件制造及装配等综合成本较高。申请号为CN20181024090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洗碗机的加热泵以及具有该用于洗碗机的加热泵的洗碗机,所述用于洗碗机的加热泵包括:泵壳,泵壳内具有加热泵腔,加热泵腔具有进口和出口;电机,电机具有转轴且与泵壳相连,转轴伸入到加热泵腔内;叶轮,叶轮在加热泵腔内且安装在转轴上,叶轮包括本体部和延伸部,延伸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本体部的直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熔断器和设在所述加热管内的加热丝;所述加热组件置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叶轮之间,所述弧形段的内径大于叶轮延伸部的外径,且所述弧形段的内径小于所述本体部的外径。申请号为CN201810143548.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热泵和洗碗机,其中,集热泵包括:泵壳,具有泵腔,且泵壳的上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分隔件,设于泵腔内,并将泵腔分隔为一级泵腔和二级泵腔,二级泵腔位于一级泵腔的上方,且分隔件上成形有位于一级泵腔的第一螺旋扩压流道,第一螺旋扩压流道的末端设有连通二级泵腔的流道出口,且第一螺旋扩压流道的顶壁至少部分与二级泵腔连通;二级泵腔与出水口连通;加热件,设于二级泵腔;叶轮,设于一级泵腔;以及连通件,用以连通进水口与一级泵腔。上述现有技术,虽然提出了针对加热泵防干烧以及泵体体积大、效率等问题的技术方案,但依然存在着,液体在泵体内循环时,效率低、流量均匀性差;加热组件在泵体内设置占用过大的空间;加热组件的加热管部分设置存在技术缺陷,导致加热不均匀或者热力耦合导致局部应力过大,对加热管寿命造成影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洗涤装置的泵,能够在保证泵体功能的前提下,缩小泵体的体积,提升洗涤装置的洗涤容纳空间,同时通过改进叶轮的结构,改善泵腔内流域情况,使得流量更均匀,减少对腔壁的冲击小,延长泵体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加热组件的结构变化,使得泵腔内的热场变得更均匀,避免了热力耦合带来的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洗涤装置的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洗涤装置的泵,包括泵体;泵体通过扣合的第一泵壳与第二泵壳形成容纳液体的泵腔;泵体上设置有,与泵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泵腔内设置有,与电机连接的叶轮;还包括设置于泵体上,对泵腔内液体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开关;自泵体外部向泵腔内延伸设置,对泵腔内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叶轮将泵腔划分为靠近进液口的第一腔室以及远离进液口的第二腔室;加热组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设置于叶轮本体上,使第二腔室内的液体回流至叶轮,并从出液口流出的循环孔其中,所述液体经由进液口流入泵腔,依次流经叶轮和加热组件后,从出液口流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出液口在泵腔内的投影,至少覆盖叶轮和部分加热组件,通过覆盖叶轮和加热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二腔室内的沉积液体得到有效地循环,避免了液体过多的沉积在第二腔室内造成流域的循环不畅,进而影响泵体的使用。此外,所述叶轮包括与第一泵壳形状相适合的第一轮体以及安装有叶片的第二轮体;第一轮体设置有对应进液口的进水口;第二轮体上,两个叶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循环孔;第一轮体与第二轮体之间形成有出液腔;通过对叶轮结构的重新定义,使得泵腔内的液体流域得到了重新规划,液体在泵腔内的流量更加均匀,避免了由于过多拐角导致的对腔壁的冲击。进一步地,所述液体经由进液口流入叶轮,形成随叶片的引流,流经出液腔,自出液口流出的第一水路;流经出液腔,进入第二腔室,并从第二轮体上设置的循环孔回流至出液腔,最终汇流至第一水路从出液口流出的第二水路;同时,通过在叶轮结构,设置了从叶轮下部循环孔回流至叶轮内部的第二水路,保证了加热组件对液体加热功能的同时,使得泵腔内的流域更加合理,实现了吸、排一体,同时减少了叶轮与加热组件对泵腔空间的占用,使得泵体的体积得到了缩小。在一个实施例中,循环孔的孔径大于等于叶轮直径的5%。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包括一段向泵腔内延伸设置的引流壁;引流臂伸入第一轮体上设置的进水口中,将流经进液口的液体引入叶轮的出液腔中;通过对叶轮与泵体的进液口之间设置引流臂的结构,使得液体可直接流入叶轮,避免了在叶轮上设置过高或过大亦或过复杂的引流结构,同时,将叶轮与泵体之间的形状进行结构适合的设置,极大的减小了叶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使得泵体的体积得到了进一步的缩小。还进一步地,所述叶片迎向第一轮体一面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对应叶片上设置的凸起,在第一轮体上设置有对应的小孔;第一轮体与第二轮体扣合时,凸起穿过小孔,经熔融处理后,第一轮体与第二轮体形成一体结构;将叶轮的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连接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义,使得第一轮体与第二轮体之间通过凸起、小孔定位后,热熔成一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叶片为,设置于第二轮体,自叶轮的旋转中心向叶轮边沿延伸设置的涡形扇叶;随着向叶轮边沿的延伸设置,叶片的宽度逐渐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叶片数量为质数;叶片的延长线与叶片旋转的切线形成的出口角度介于30°和50°之间,采用弧形叶片以及特定出口角度,提升了叶轮整体结构的性能,以及对流域引流的作用;而且,所述泵体内壁采用渐开线设计,在泵腔内壁靠近出液口处,通过渐开线的延长而形成一个挡水筋;在一个实施例中,出液口被挡水筋遮挡后的面积与出液口的面积比值小于等于0.67;在一个实施例中,渐开角度介于3°至7°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叶轮的直径与泵体的直径比值介于0.75至0.85之间,泵体内部采用渐开线设计,提升了泵体内部液体流域的合理性,也提升了泵体结构的性能和寿命。并且,所述加热组件自泵体的径向方向伸入泵腔内,将加热组件从泵体的径向方向伸入泵腔内,避免了加热组件与叶轮之间形成平面夹角,使得液体在泵腔内循环时产生噪音,同时在夹角的作用下,产生涓流,对泵腔壁造成冲击,长时间使用影响泵体的使用寿命;之外,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以及设置于加热管内部的熔断器和加热丝;依次设置并通过穿过的螺栓与螺母配合,实现加热管与泵体连接的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和第三加热单元,重新定义了加热组件与泵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涤装置的泵,包括泵体(1);泵体(1)通过扣合的第一泵壳(1.1)与第二泵壳(1.2)形成容纳液体的泵腔(2);泵体(1)上设置有,与泵腔(2)连通的进液口(3)和出液口(4);泵腔(2)内设置有,与电机(6)连接的叶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泵体(1)上,对泵腔(2)内液体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开关(12);自泵体(1)外部向泵腔(2)内延伸设置,对泵腔(2)内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7);叶轮(5)将泵腔(2)划分为靠近进液口(3)的第一腔室(2.1)以及远离进液口(3)的第二腔室(2.2);加热组件(7)设置于第二腔室(2.2)内;设置于叶轮(5)本体上,使第二腔室(2.2)内的液体回流至叶轮(5),并从出液口(4)流出的循环孔(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涤装置的泵,包括泵体(1);泵体(1)通过扣合的第一泵壳(1.1)与第二泵壳(1.2)形成容纳液体的泵腔(2);泵体(1)上设置有,与泵腔(2)连通的进液口(3)和出液口(4);泵腔(2)内设置有,与电机(6)连接的叶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泵体(1)上,对泵腔(2)内液体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开关(12);自泵体(1)外部向泵腔(2)内延伸设置,对泵腔(2)内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7);叶轮(5)将泵腔(2)划分为靠近进液口(3)的第一腔室(2.1)以及远离进液口(3)的第二腔室(2.2);加热组件(7)设置于第二腔室(2.2)内;设置于叶轮(5)本体上,使第二腔室(2.2)内的液体回流至叶轮(5),并从出液口(4)流出的循环孔(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涤装置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经由进液口(3)流入泵腔(2),依次流经叶轮(5)和加热组件(7)后,从出液口(4)流出;出液口(4)在泵腔(2)内的投影,至少覆盖叶轮(5)和部分加热组件(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涤装置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包括与第一泵壳(1.1)形状相适合的第一轮体(5.2)以及安装有叶片(5.8)的第二轮体(5.3);第一轮体(5.2)设置有对应进液口(3)的进水口(5.4);第二轮体(5.3)上,两个叶片(5.8)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循环孔(5.1);第一轮体(5.2)与第二轮体(5.3)之间形成有出液腔(5.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洗涤装置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经由进液口(3)流入叶轮(5),形成随叶片(5.8)的引流,流经出液腔(5.5),自出液口(4)流出的第一水路(5.6);流经出液腔(5.5),进入第二腔室(2.2),并从第二轮体(5.3)上设置的循环孔(5.1)回流至出液腔(5.5),最终汇流至第一水路(5.6)从出液口(4)流出的第二水路(5.7);循环孔(5.1)的孔径大于等于叶轮(5)直径的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洗涤装置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3)包括一段向泵腔(2)内延伸设置的引流壁(9);引流臂伸入第一轮体(5.2)上设置的进水口(5.4)中,将流经进液口(3)的液体引入叶轮(5)的出液腔(5.5)中。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洗涤装置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8)迎向第一轮体(5.2)一面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5.9);对应叶片(5.8)上设置的凸起(5.9),在第一轮体(5.2)上设置有对应的小孔(5.10);第一轮体(5.2)与第二轮体(5.3)扣合时,凸起(5.9)穿过小孔(5.10),经熔融处理后,第一轮体(5.2)与第二轮体(5.3)形成一体结构;叶片(5.8)为,设置于第二轮体(5.3),自叶轮(5)的旋转中心向叶轮(5)边沿延伸设置的涡形扇叶;随着向叶轮(5)边沿的延伸设置,叶片(5.8)的宽度逐渐减小;叶片(5.8)数量为质数;叶片(5.8)的延长线与叶片(5.8)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董媛媛王科陈玉玲徐双超焦立业李涛潘凤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