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472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水处理系统。常见的冷却水处理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控制循环水指标,该方法存在药剂费用高、浓缩倍数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储水罐1、污水池2、液位传感器3、电动阀4、冷却塔5、蓄水池6、双层滤网7、电解水处理器8、在线电导仪9、三通阀Ⅰ10、压差计11、过滤器12、三通阀Ⅱ13、换热器14、补水泵15和循环泵16,系统中采用电解技术,电解产生活性氯和多种活性氧中间产物抑制微生物繁殖,局部富集OH‑离子沉淀出金属离子防止后段结垢,电解产生的活性氧保护管道,减少腐蚀,运行成本低,浓缩倍数高,节水效果明显,可实现水的零排放,清洁无污染。

A circulating water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循环水处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开放式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循环冷却水是指通过换热器交换热量或直接接触换热方式来交换介质热量并经冷却塔凉水后,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循环冷却水是工业用水中的用水大项,在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冶金等行业,循环冷却水的用量占企业用水总量的50-90%。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其中所含的盐类超标,阴阳离子增加、pH值明显变化,致使水质恶化,而循环水的温度,PH值和营养成分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冷却塔上充足的日光照射更是藻类生长的理想地方。而结垢控制及腐蚀控制、微生物的控制等等,必然的需要进行循环水处理。常见的冷却水处理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控制循环水指标,该方法存在药剂费用高、浓缩倍数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处理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储水罐、污水池、冷却塔、蓄水池、电解水处理器、三通阀Ⅰ、过滤器、三通阀Ⅱ、换热器、补水泵和循环泵,所述储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罐的出水口管道上设有补水泵蓄水池的上方设有冷却塔,蓄水池的出水口管道经过循环泵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电解水处理器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Ⅰ的第一端口连接,电解水处理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Ⅰ的第二端口连接,三通阀Ⅰ第三端口的连接管道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Ⅱ的第一端口连接,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Ⅱ的第二端口连接,三通阀Ⅱ第三端口的连接管道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过滤器的反清洗进水口连接,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接,蓄水池、电解水处理器、过滤器的排水口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污水池的进水口连接。进一步,所述循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液位传感器、电动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蓄水池内,用于监测蓄水池内的液位,所述电动阀设在储水罐和蓄水池的连接管道上,液位传感器将传递信号至电动阀,来根据蓄水池的液位来控制电动阀的启闭,从而控制储水罐给是否蓄水池加水,实现自动加水,节约人力。再进一步,在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处设有双层滤网,先一步过滤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更进一步,在所述三通阀Ⅰ第三端口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在线电导仪,实时监测水处理情况。更进一步,在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压差计,实时监测过滤器内的过滤状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系统中采用电解技术,电解产生活性氯和多种活性氧中间产物抑制微生物繁殖,局部富集OH-离子沉淀出金属离子防止后段结垢,电解产生的活性氧保护管道减少腐蚀。运行成本低,浓缩倍数高,节水效果明显。2、系统不投加药剂,浓水经过简单处理即可回用,可实现水的零排放,清洁无污染。3、本技术设置自动补水和自动反冲洗机构,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图。其中储水罐-1、污水池-2、液位传感器-3、电动阀-4、冷却塔-5、蓄水池-6、双层滤网-7、电解水处理器-8、在线电导仪-9、三通阀Ⅰ-10、压差计-11、过滤器-12、三通阀Ⅱ-13、换热器-14、补水泵-15、循环泵-1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储水罐1、污水池2、液位传感器3、电动阀4、冷却塔5、蓄水池6、双层滤网7、电解水处理器8、在线电导仪9、三通阀Ⅰ10、压差计11、过滤器12、三通阀Ⅱ13、换热器14、补水泵15和循环泵16,所述储水罐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6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罐1的出水口管道上设有补水泵15,蓄水池6的上方设有冷却塔5,液位传感器3设置在蓄水池6内,用于监测蓄水池6内的液位,所述电动阀4设在储水罐1和蓄水池6的连接管道上,液位传感器3将传递信号至电动阀4,来根据蓄水池6的液位来控制电动阀4的启闭,从而控制储水罐1给是否蓄水池6加水,所述蓄水池5的出水口处设有双层滤网7,蓄水池6的出水口管道经过循环泵16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电解水处理器8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Ⅰ10的第一端口连接,电解水处理器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Ⅰ10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三通阀Ⅰ10第三端口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在线电导仪9,三通阀Ⅰ10第三端口的连接管道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过滤器12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Ⅱ13的第一端口连接,过滤器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Ⅱ13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过滤器8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压差计11,三通阀Ⅱ13第三端口的连接管道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换热器14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过滤器12的反清洗进水口连接,换热器14的出水口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冷却塔5的进水口连接,蓄水池6、电解水处理器8、过滤器12的排水口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污水池2的进水口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罐(1)、污水池(2)、冷却塔(5)、蓄水池(6)、电解水处理器(8)、三通阀Ⅰ(10)、过滤器(12)、三通阀Ⅱ(13)、换热器(14)、补水泵(15)和循环泵(16),所述储水罐(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6)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罐(1)的出水口管道上设有补水泵(15),蓄水池(6)的上方设有冷却塔(5),蓄水池(6)的出水口管道经过循环泵(16)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电解水处理器(8)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Ⅰ(10)的第一端口连接,电解水处理器(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Ⅰ(10)的第二端口连接,三通阀Ⅰ(10)第三端口的连接管道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过滤器(12)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Ⅱ(13)的第一端口连接,过滤器(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Ⅱ(13)的第二端口连接,三通阀Ⅱ(13)第三端口的连接管道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换热器(14)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过滤器(12)的反清洗进水口连接,换热器(14)的出水口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冷却塔(5)的进水口连接,蓄水池(6)、电解水处理器(8)、过滤器(12)的排水口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污水池(2)的进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罐(1)、污水池(2)、冷却塔(5)、蓄水池(6)、电解水处理器(8)、三通阀Ⅰ(10)、过滤器(12)、三通阀Ⅱ(13)、换热器(14)、补水泵(15)和循环泵(16),所述储水罐(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6)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罐(1)的出水口管道上设有补水泵(15),蓄水池(6)的上方设有冷却塔(5),蓄水池(6)的出水口管道经过循环泵(16)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电解水处理器(8)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Ⅰ(10)的第一端口连接,电解水处理器(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Ⅰ(10)的第二端口连接,三通阀Ⅰ(10)第三端口的连接管道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过滤器(12)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Ⅱ(13)的第一端口连接,过滤器(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阀Ⅱ(13)的第二端口连接,三通阀Ⅱ(13)第三端口的连接管道分成两路,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换热器(14)的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设有阀门的管道与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进浩
申请(专利权)人:文水县宏源达煤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