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机床,包括粘胶装置的主体、第一加热装置、螺杆、电机以及减速器,所述主体上设有贯穿该主体的出胶通道,在该主体的侧边设置有连通所述出胶通道的进胶口;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出胶通道内,所述减速器固定在所述出胶通道上方,通过该减速器连接电机驱动螺杆在出胶通道中转动,将通道中的胶从出胶通道的下方挤出;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上进胶口的下方,将从进胶口加入的胶加热至融化。通过该粘胶装置将被加工的产品的边缘粘胶定型,避免进行下一步工序时,产品的边缘散开。
A Viscose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机床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粘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机床。
技术介绍
传统的编织藤条座椅,是采用手工对藤条进行编织,再通过手工将编织好的藤条安装的桌椅上,形成藤条编织座椅,但这些生产工艺基本都是采用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成本高昂,这也造成了这种编织藤椅的价格十分高昂。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市面上出现了通过机械自动编织藤条的工艺,能够快速而且准确的编织出各式各样的藤条,而且对藤条的材料也进行了改变,如通过塑料、纸等材料加以染色后能够仿制藤条的样式,在对其进行编织形成编织藤条;但市面上仍缺少对这些藤条进行自动化生产加工的设备,在研发上述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的过程中发现编织藤条在被切割成配合组成椅子的形状后,藤条的边缘部分就会散开,非常影响产品的后续的生产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粘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机床,通过该粘胶装置将被加工的产品的边缘粘胶定型,避免进行下一步工序时,产品的边缘散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粘胶装置,包括粘胶装置的主体、第一加热装置、螺杆、电机以及减速器,所述主体上设有贯穿该主体的出胶通道,在该主体的侧边设置有连通所述出胶通道的进胶口;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出胶通道内,所述减速器固定在所述出胶通道上方,通过该减速器连接电机驱动螺杆在出胶通道中转动,将通道中的胶从出胶通道的下方挤出;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上进胶口的下方,将从进胶口加入的胶加热至融化。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粘胶装置,能够将颗粒状的热熔胶加热并喷涂在产品上,热熔胶能够从进胶口出放入到粘胶装置内,通过第一加热装置将热熔胶在出胶通道中加热,再通过螺杆将融化的热熔胶从出胶通道的下方挤出;通过电机和减速器驱动,控制螺杆的转速,从而控制热熔胶从出胶通道的下方的挤出速度。进一步的,还包括气泵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气泵连接有出风风道,该出风风道延伸至所述出胶通道的下方出口位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所述气泵用于向出胶通道的出胶口吹风,用于吹走被加工产品的灰尘;同时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将气泵吹出的风加热,使得气泵在吹灰尘的同时将被加工的产品预热,消除产品与热熔胶之间的热应力。再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风道包括金属风道,所述金属风道上设有该出风风道的出风口,所述金属风道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下方,将出风风道的出风口延伸至所述出胶通道的下方出口位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金属风道中。所述金属风道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能够用于安装第二加热装置,而且金属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方便将其固定在柱体的下方,使出风风道的出风口稳定的延伸至所述出胶通道的下方出口位置而进行出风。再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出胶头,所述出胶通道经由该出胶头挤出粘胶,所述出胶头可相对主体旋转,所述金属风道固定在所述出胶头上并随之转动,从而使出胶通道的出口能够配合所述出风风道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出胶头用于调节出胶通道的出口,使得热熔胶的出口能够与出风风道配合,使得粘胶装置能够随着其运动轨迹,让出胶头旋转,让出胶通道的出口能够保持处于所述出风风道运动轨迹的后方,先通过出风风道清洁和预热产品,再通过出胶通道经由出胶头挤出热熔胶到产品上。再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所述主体上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配合的位置。温度传感器能够监控热熔胶的温度,从而方便对第一加热装置进行控制,将热熔胶加热至合适的温度。优选的,还包括加料斗,所述加料斗固定在所述主体上,该加料斗的出口连通所述进胶口。所述料斗能够方便用户向粘胶装置中加入热熔胶。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气缸,所述主体固定在升降气缸上,通过升降气缸控制其升降。升降气缸控制主体的升降,在不使用粘胶装置时,可以将其升高,避免其影响其他装置的运行。优选的,所述减速器为RV减速器。一种应用上述粘胶装置的机床,还包括支架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粘胶装置固定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传动丝杆,所述龙门架上设有第二传动丝杆,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与第二传动丝杆在空间上相互垂直,所述龙门架沿第一传动丝杆移动,所述粘胶装置沿第二传动丝杆移动。根据本技术的机床,通过支架和龙门架将粘胶装置架设,再通过第一传动丝杆和第二传动丝杆控制粘胶装置的位置,使的粘胶装置能够投放出特定形状的胶。优选的,所述粘胶装置设有两个,所述支架上方形成有工作平面,所述粘胶装置相对所述工作平面镜像设置,所述龙门架配合所述粘胶装置设置。两个粘胶装置能够从上下两个面同时对产品进行点胶,使得产品能够粘合得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机床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粘胶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粘胶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粘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机床。如图1至3所示,一种机床,还包括粘胶装置3、支架1和龙门架2,所述龙门架2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粘胶装置3固定在所述龙门架2上;所述支架1上设有第一传动丝杆11,所述龙门架2上设有第二传动丝杆21,所述第一传动丝杆11与第二传动丝杆21在空间上相互垂直,所述龙门架2沿第一传动丝杆11移动,所述粘胶装置3沿第二传动丝杆21移动。所述粘胶装置3设有两个,所述支架1上方形成有工作平面,所述粘胶装置3相对所述工作平面镜像设置,所述龙门架2配合所述粘胶装置3设置。两个粘胶装置3能够从上下两个面同时对产品进行点胶,使得产品能够粘合得更加稳定。丝杆转动使得龙门架2和粘胶装置3能够随着丝杆做平移运动,通过第一传动丝杆11和第二传动丝杆21配合,可以使粘胶装置3能够在设定的路径上进行点胶动作。如图2至3所示的粘胶装置3,包括粘胶装置3的主体31、第一加热装置、气泵36、第二加热装置、螺杆313、电机32以及减速器33,所述主体31上设有贯穿该主体31的出胶通道312,如图3所示,出胶通道312为上下贯穿设置的,在该主体31的侧边设置有连通所述出胶通道312的进胶口311;所述螺杆313设置在所述出胶通道312内,所述减速器33固定在所述出胶通道312上方,通过该减速器33连接电机32驱动螺杆313在出胶通道312中转动,将通道中的胶从出胶通道312的下方挤出;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31上进胶口311的下方,将从进胶口311加入的胶加热至融化。而且,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加热装置可以采用电热丝、电热膜等加热形式,其中,在所述主体31内设置了供第一加热装置安装的区域,使其能够对出胶通道312内的热熔胶进行加热。由于热熔胶带有较高的温度,而一般被粘胶的产品为常温的,所以为了避免高温的热熔胶与产品粘合之后产生热应力,还设置有气泵36和第二加热装置向产品需要粘合的位置吹热风;具体的,所述气泵36连接有出风风道,该出风风道延伸至所述出胶通道312的下方出口位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所述气泵36用于向出胶通道312的出胶口吹风,用于吹走被加工产品的灰尘;同时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将气泵36吹出的风加热,使得气泵36在吹灰尘的同时将被加工的产品预热,消除产品与热熔胶之间的热应力。本技术一个更加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出风风道包括金属风道361,所述金属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胶装置的主体、第一加热装置、螺杆、电机以及减速器,所述主体上设有贯穿该主体的出胶通道,在该主体的侧边设置有连通所述出胶通道的进胶口;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出胶通道内,所述减速器固定在所述出胶通道上方,通过该减速器连接电机驱动螺杆在出胶通道中转动,将通道中的胶从出胶通道的下方挤出;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上进胶口的下方,将从进胶口加入的胶加热至融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胶装置的主体、第一加热装置、螺杆、电机以及减速器,所述主体上设有贯穿该主体的出胶通道,在该主体的侧边设置有连通所述出胶通道的进胶口;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出胶通道内,所述减速器固定在所述出胶通道上方,通过该减速器连接电机驱动螺杆在出胶通道中转动,将通道中的胶从出胶通道的下方挤出;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上进胶口的下方,将从进胶口加入的胶加热至融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气泵连接有出风风道,该出风风道延伸至所述出胶通道的下方出口位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包括金属风道,所述金属风道上设有该出风风道的出风口,所述金属风道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下方,将出风风道的出风口延伸至所述出胶通道的下方出口位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金属风道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出胶头,所述出胶通道经由该出胶头挤出粘胶,所述出胶头可相对主体旋转,所述金属风道固定在所述出胶头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