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46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蜡模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蜡模铸造用的夹具使用不便,不方便进行调控与更换的缺点,包括外夹板,所述外夹板的两侧均设有固定侧板,外夹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外夹板通过固定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夹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设置有套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夹板内部的内夹板进行蜡模的夹紧,且通过调节锁紧装置,进一步的实现内夹板的夹具功能的实现,同时内夹板部分的拆卸方便简单,方便了整体作业的进行。

Automatic Fixture for Casting Process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蜡模铸造
,尤其涉及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蜡模,蜡模是一种常用铸造方式,熔模精铸主要由模具制造、蜡模制造、壳型制造及随后的干燥、焙烧、浇注、凝固等工序组成。蜡模是用来形成铸件型腔的模样,要获得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高的铸件,首先蜡模本身就应该具有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而针对于蜡模铸造过程,又会采用夹具,已满足蜡模铸造时的要求,然而如今的蜡模铸造用的夹具使用不便,不方便进行调控与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蜡模铸造用的夹具使用不便,不方便进行调控与更换的缺点,而提出的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包括外夹板,所述外夹板的两侧均设有固定侧板,外夹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外夹板通过固定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夹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杆,且调节杆与所述套杆之间设有锁紧装置,所述调节杆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内夹板,所述外夹板上开设有辅助槽孔,辅助槽孔的内部设有调控螺栓,且调控螺栓的一端设置有调控螺母。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纹孔及锁紧螺杆,且锁紧螺纹孔开设于套杆上,并且锁紧螺纹孔与锁紧螺杆匹配设置,所述调节杆上也开设有2-4个锁紧螺纹孔。优选的,所述滑槽为T型开设,且所述滑杆为T型结构,滑杆的水平杆体位于所述滑槽的水平槽体内,所述滑杆的竖直杆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调控槽孔,且所述调控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调控槽孔,所述调控螺母设置于所述调控螺栓远离所述外夹板的一端。优选的,所述辅助槽孔为圆柱形开设,且辅助槽孔与所述滑槽连通。优选的,两所述固定侧板相互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且固定螺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合并两外夹板,实现对外夹板内部的蜡模进行限位,而后再具体的调节调节杆的长度,使得调节杆末端的内夹板夹住蜡模,进而实现夹具功能,通过锁紧装置即可方便的进行调节,方便了整体的作业。2、本技术在需要时,可松开调控螺母与调控螺栓,进而可沿滑槽方向进行安装板的拆卸,进而将整体的内夹板部分均拆卸,操作方便简单。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外夹板内部的内夹板进行蜡模的夹紧,且通过调节锁紧装置,进一步的实现内夹板的夹具功能的实现,同时内夹板部分的拆卸方便简单,方便了整体作业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夹板、2固定侧板、21固定螺栓、22固定螺母、3滑槽、31辅助槽孔、4滑杆、5安装板、51调控螺栓、52调控螺母、6套杆、7调节杆、8锁紧装置、9内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了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包括外夹板1,外夹板1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侧板2,外夹板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外夹板1通过固定侧板2固定连接,外夹板1的内侧开设有滑槽3,且滑槽3的内部设有滑杆4,滑杆4的另一端焊接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上通过螺丝固定有套杆6,套杆6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杆7,且调节杆7与套杆6之间设有锁紧装置8,调节杆7的末端铆接有内夹板9,外夹板1上开设有辅助槽孔31,辅助槽孔31的内部设有调控螺栓51,且调控螺栓51的一端设置有调控螺母52。具体地,锁紧装置8包括锁紧螺纹孔及锁紧螺杆,且锁紧螺纹孔开设于套杆6上,并且锁紧螺纹孔与锁紧螺杆匹配设置,调节杆7上也开设有2-4个锁紧螺纹孔,通过锁紧装置8来进行调节杆7的作业高度的调节。具体地,滑槽3为T型开设,且滑杆4为T型结构,滑杆4的水平杆体位于滑槽3的水平槽体内,滑杆4的竖直杆体的一端延伸至滑槽3的外侧,通过T型滑槽3与T型滑杆4的设置,使得滑杆4只能沿滑槽3的方向进行移动,在其他方向滑杆4则不会出现偏移,保证作业的进行。具体地,安装板5上开设有调控槽孔,且调控螺栓51的一端穿过调控槽孔,调控螺母52设置于调控螺栓51远离外夹板1的一端,通过拆卸调控螺母52及调控螺栓51,进而实现对内夹板9部的拆卸。具体地,辅助槽孔31为圆柱形开设,且辅助槽孔31与滑槽3连通,调控螺栓51穿过辅助槽孔31,同时配合调控螺母52进行作业。具体地,两固定侧板2相互之间通过固定螺栓21进行固定,且固定螺栓2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22,利用固定螺栓21及固定螺母22进行固定侧板2的相互之间的拆卸,进而实现两外夹板1之间的拆卸。本实施例中,通过合并两外夹板1,实现对外夹板1内部的蜡模进行限位,而后再具体的调节调节杆7的长度,使得调节杆7末端的内夹板9夹住蜡模,进而实现夹具功能,通过锁紧装置8即可方便的进行调节,方便了整体的作业。此外,在需要时,可松开调控螺母52与调控螺栓51,进而可沿滑槽3方向进行安装板5的拆卸,进而将整体的内夹板9部分均拆卸,操作方便简单。进一步的,锁紧螺杆通过同时插在套杆6上的锁紧螺纹孔及调节杆7上的锁紧螺纹孔实现对套杆6及调节杆3的固定,通过调节锁紧螺杆在调节杆3上的不同锁紧螺纹孔,可实现对调节杆3的作业高度调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包括外夹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板(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侧板(2),外夹板(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外夹板(1)通过固定侧板(2)固定连接,所述外夹板(1)的内侧开设有滑槽(3),且滑槽(3)的内部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上设置有套杆(6),所述套杆(6)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杆(7),且调节杆(7)与所述套杆(6)之间设有锁紧装置(8),所述调节杆(7)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内夹板(9),所述外夹板(1)上开设有辅助槽孔(31),辅助槽孔(31)的内部设有调控螺栓(51),且调控螺栓(51)的一端设置有调控螺母(52)。

【技术特征摘要】
1.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包括外夹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板(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侧板(2),外夹板(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外夹板(1)通过固定侧板(2)固定连接,所述外夹板(1)的内侧开设有滑槽(3),且滑槽(3)的内部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上设置有套杆(6),所述套杆(6)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杆(7),且调节杆(7)与所述套杆(6)之间设有锁紧装置(8),所述调节杆(7)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内夹板(9),所述外夹板(1)上开设有辅助槽孔(31),辅助槽孔(31)的内部设有调控螺栓(51),且调控螺栓(51)的一端设置有调控螺母(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加工件自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8)包括锁紧螺纹孔及锁紧螺杆,且锁紧螺纹孔开设于套杆(6)上,并且锁紧螺纹孔与锁紧螺杆匹配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静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泰克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