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行走复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18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行走复健装置,涉及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L形支架和销钉,L形支架一端面固定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L形支架一端面开有第一T形槽;第一T形槽内壁间滑动配合有脚掌托举组件;第一立柱一端面开有第二T形槽;第二T形槽内壁间间隙配合有若干第一下肢固定件;第一立柱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与销钉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L形支架、第一下肢固定件、第二下肢固定件和脚掌托举组件将支架束紧在大腿和小腿上分担主要力,脚部的脚掌托举组件提供缓冲,防止二次伤害,解决了没有用于直立行走的复健装置且直接行走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An auxiliary walking rehabilitation device for foot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行走复健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行走复健装置。
技术介绍
脚部骨折后在骨折的地方打入钢钉在脚掌外部用石膏固定,脚掌不能够用力,平时走路通过主拐杖行走。长时间的不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康复复健的过程中借助其它器材刺激肌肉恢复活力,但现有装置不能够辅助受伤人员直立行走,直接让脚着地会让脚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导致脚部的二次伤害。根据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让患者直立行走,且不让患者脚部承受较大力的复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行走复健装置,通过设计的L形支架、第一下肢固定件、第二下肢固定件和脚掌托举组件将支架束紧在大腿和小腿上分担主要力,脚部的脚掌托举组件提供缓冲,防止二次伤害,解决了没有用于直立行走的复健装置且直接行走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行走复健装置,包括L形支架和销钉,所述L形支架一端面固定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L形支架一端面开有第一T形槽;所述第一T形槽内壁间滑动配合有脚掌托举组件;所述第一立柱一端面开有第二T形槽;所述第二T形槽内壁间间隙配合有若干第一下肢固定件;所述第一立柱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销钉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一端面开有第三T形槽;所述第三T形槽内壁间间隙配合有若干第二下肢固定件;所述第二立柱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与销钉螺纹连接;所述脚掌托举组件包括脚掌支撑板;所述脚掌支撑板一表面固定有弧形脚踝护板;所述弧形脚踝护板一侧面固定有T形滑块;所述脚掌支撑板一表面开有若干沉头孔;所述第一下肢固定件包括第一夹紧护板;所述第一夹紧护板一端面铰接有第二夹紧护板;所述第一夹紧护板一侧面固定有第一定位滑块;所述第一定位滑块与第二T形槽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定位滑块一侧面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销钉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夹紧护板一侧面固定有第三绷带;所述第二下肢固定件包括第三夹紧护板;所述第三夹紧护板一端面铰接有第四夹紧护板;所述第四夹紧护板一侧面固定有第一魔术贴圆毛面;所述第一魔术贴圆毛面与第三绷带一表面粘合;所述第四夹紧护板同一侧面固定有第四绷带;所述第四绷带一表面与第三绷带另一表面通过魔术贴粘合;所述第三夹紧护板一侧面固定有第二定位滑块;所述第二定位滑块与第三T形槽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滑块一侧面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销钉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L形支架一表面固定有两矩形垫块;两所述矩形垫块一表面固定有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底部支撑板与脚掌支撑板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板与脚掌支撑板相对表面间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与第三通孔同轴心。进一步地,所述L形支架一表面固定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一表面设有齿条形槽。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脚踝护板一端部侧面固定有第一绷带;所述弧形脚踝护板另一端部侧面固定有第二绷带;所述第一绷带一表面与第二绷带一表面粘合;所述第一绷带一表面固定有第二魔术贴圆毛面;所述第二绷带一表面固定有魔术贴刺毛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紧护板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夹紧护板一表面固定有第一记忆海绵。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紧护板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夹紧护板一表面固定有第二记忆海绵。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夹紧护板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三夹紧护板一表面固定有第三记忆海绵。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夹紧护板为弧形结构;所述第四夹紧护板一表面固定有第四记忆海绵。进一步地,所述L形支架材质包括镁铝合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横截面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材质均包括铝镁合金;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相对表面间夹角范围为5°-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L形支架、第一下肢固定件和第二下肢固定件将支架束紧在大腿和小腿上分担主要力,可以直立行走,第一下肢固定件和第二下肢固定件通过魔术贴双层往复黏贴固定,L形支架与大腿和小腿固定牢靠,承载效果好,行走中将主要力转移到大腿和小腿上减少脚掌的承载,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用力实现肌肉的快速恢复。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L形支架和脚掌托举组件,脚部的脚掌托举组件下方设有弹簧提供缓冲,通过螺栓螺母调节脚掌托举组件的初始支撑力度,逐渐调大,有助于脚掌逐渐快速的恢复,同时防止二次伤害。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行走复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L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脚掌托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下肢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二下肢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L形支架,2-第一下肢固定件,3-第二下肢固定件,4-脚掌托举组件,5-第一立柱,6-第二立柱,7-螺栓螺母,8-弹簧,9-销钉,101-第一T形槽,102-矩形垫块,103-底部支撑板,104-第三通孔,105-防滑垫,106-齿条形槽,201-第一夹紧护板,202-第二夹紧护板,203-第一定位滑块,204-第三绷带,205-第一通孔,206-第一记忆海绵,207-第二记忆海绵,301-第三夹紧护板,302-第四夹紧护板,303-第二定位滑块,304-第四绷带,305-第二通孔,306-第三记忆海绵,307-第四记忆海绵,308-第一魔术贴圆毛面,401-脚掌支撑板,402-弧形脚踝护板,403-T形滑块,404-第一绷带,405-第二绷带,406-沉头孔,501-第二T形槽,502-第一螺纹通孔,601-第三T形槽,602-第二螺纹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行走复健装置,包括L形支架1和销钉9,L形支架1一端面固定有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L形支架1一端面开有第一T形槽101;第一T形槽101内壁间滑动配合有脚掌托举组件4;第一立柱5一端面开有第二T形槽501;第二T形槽501内壁间间隙配合有两个第一下肢固定件2;第一立柱5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第一螺纹通孔502;第一螺纹通孔502与销钉9螺纹连接;第二立柱6一端面开有第三T形槽601;第三T形槽601内壁间间隙配合有两个第二下肢固定件3;第二立柱6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第二螺纹通孔602;第二螺纹通孔602与销钉9螺纹连接;脚掌托举组件4包括脚掌支撑板401;脚掌支撑板401一表面固定有弧形脚踝护板402;弧形脚踝护板402一侧面固定有T形滑块403;脚掌支撑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行走复健装置,包括L形支架(1)和销钉(9),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1)一端面固定有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所述L形支架(1)一端面开有第一T形槽(101);所述第一T形槽(101)内壁间滑动配合有脚掌托举组件(4);所述第一立柱(5)一端面开有第二T形槽(501);所述第二T形槽(501)内壁间间隙配合有若干第一下肢固定件(2);所述第一立柱(5)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第一螺纹通孔(502);所述第一螺纹通孔(502)与销钉(9)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立柱(6)一端面开有第三T形槽(601);所述第三T形槽(601)内壁间间隙配合有若干第二下肢固定件(3);所述第二立柱(6)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第二螺纹通孔(602);所述第二螺纹通孔(602)与销钉(9)螺纹连接;所述脚掌托举组件(4)包括脚掌支撑板(401);所述脚掌支撑板(401)一表面固定有弧形脚踝护板(402);所述弧形脚踝护板(402)一侧面固定有T形滑块(403);所述脚掌支撑板(401)一表面开有若干沉头孔(406);所述第一下肢固定件(2)包括第一夹紧护板(201);所述第一夹紧护板(201)一端面铰接有第二夹紧护板(202);所述第一夹紧护板(201)一侧面固定有第一定位滑块(203);所述第一定位滑块(203)与第二T形槽(501)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定位滑块(203)一侧面开有第一通孔(205);所述第一通孔(205)与销钉(9)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夹紧护板(202)一侧面固定有第三绷带(204);所述第二下肢固定件(3)包括第三夹紧护板(301);所述第三夹紧护板(301)一端面铰接有第四夹紧护板(302);所述第四夹紧护板(302)一侧面固定有第一魔术贴圆毛面(308);所述第一魔术贴圆毛面(308)与第三绷带(204)一表面配合;所述第四夹紧护板(302)同一侧面固定有第四绷带(304);所述第四绷带(304)一表面与第三绷带(204)另一表面配合;所述第三夹紧护板(301)一侧面固定有第二定位滑块(303);所述第二定位滑块(303)与第三T形槽(601)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滑块(303)一侧面开有第二通孔(305);所述第二通孔(305)与销钉(9)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行走复健装置,包括L形支架(1)和销钉(9),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1)一端面固定有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所述L形支架(1)一端面开有第一T形槽(101);所述第一T形槽(101)内壁间滑动配合有脚掌托举组件(4);所述第一立柱(5)一端面开有第二T形槽(501);所述第二T形槽(501)内壁间间隙配合有若干第一下肢固定件(2);所述第一立柱(5)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第一螺纹通孔(502);所述第一螺纹通孔(502)与销钉(9)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立柱(6)一端面开有第三T形槽(601);所述第三T形槽(601)内壁间间隙配合有若干第二下肢固定件(3);所述第二立柱(6)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第二螺纹通孔(602);所述第二螺纹通孔(602)与销钉(9)螺纹连接;所述脚掌托举组件(4)包括脚掌支撑板(401);所述脚掌支撑板(401)一表面固定有弧形脚踝护板(402);所述弧形脚踝护板(402)一侧面固定有T形滑块(403);所述脚掌支撑板(401)一表面开有若干沉头孔(406);所述第一下肢固定件(2)包括第一夹紧护板(201);所述第一夹紧护板(201)一端面铰接有第二夹紧护板(202);所述第一夹紧护板(201)一侧面固定有第一定位滑块(203);所述第一定位滑块(203)与第二T形槽(501)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定位滑块(203)一侧面开有第一通孔(205);所述第一通孔(205)与销钉(9)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夹紧护板(202)一侧面固定有第三绷带(204);所述第二下肢固定件(3)包括第三夹紧护板(301);所述第三夹紧护板(301)一端面铰接有第四夹紧护板(302);所述第四夹紧护板(302)一侧面固定有第一魔术贴圆毛面(308);所述第一魔术贴圆毛面(308)与第三绷带(204)一表面配合;所述第四夹紧护板(302)同一侧面固定有第四绷带(304);所述第四绷带(304)一表面与第三绷带(204)另一表面配合;所述第三夹紧护板(301)一侧面固定有第二定位滑块(303);所述第二定位滑块(303)与第三T形槽(601)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滑块(303)一侧面开有第二通孔(305);所述第二通孔(305)与销钉(9)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脚部骨折的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科伟沈楠姜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