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040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包括包括背部组件(1),以及分别在所述背部组件两侧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两个髋关节组件(2)、两个大腿杆件(3)、两个膝关节组件(4)、两个小腿杆件(5)、两个踝关节组件(6)和两个足部组件(7)。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功能适应性强,外观尺寸灵活符合人体仿生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动力源完全放置在背部,由同步带将动力传递给髋关节,传动机构简单,传动准确且传动效率高,同时有效减少两侧尺寸,使该装置占据空间小且更加便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尤其是一种使用双电机通过同步带装置为两侧髋关节提供动力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属于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高龄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老化,下肢机能衰退,对日常活动造成困扰,同时偏瘫、中风等也会导致老年人行走障碍。因此,智能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潜在需求规模巨大,供需缺口仍较大。另外,现存的下肢外骨骼大多规格过大且机构复杂,同时采用的动力源设备过多且复杂,导致控制困难,穿戴不便且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款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动力源完全放置在背部,由同步带将动力传递给髋关节,传动机构简单,传动准确且传动效率高,同时有效减少两侧尺寸,使该装置占据空间小且更加便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包括背部组件,以及分别在所述背部组件两侧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两个髋关节组件、两个大腿杆件、两个膝关节组件、两个小腿杆件、两个踝关节组件和两个足部组件。优选的,所述髋关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法兰盘、谐波减速器、扭矩传感器、同步带机构和输出轴;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所述谐波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所述输出轴通过键与所述背部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所述谐波减速器固定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用于传递扭矩并将其完全置于背部;所述同步带机构由一同步传送带及滚动轴承构成,所述同步带机构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滚动轴承外套接所述同步传送带的一端,所述同步传送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大腿杆件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连接;所述髋关节组件用于使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谐波减速器将扭矩由所述同步带机构传递给人体髋关节使其带动大腿杆件摆动,实现髋关节的屈曲与伸展。优选的,所述谐波减速器固定在输出法兰上,所述谐波减速器包括钢轮、柔轮和波发生器,所述电机的输入固定法兰与所述刚轮固定连接,所述波发生器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电机的法兰与所述谐波减速器输入固定法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固连在输出法兰上;所述同步带机构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电机输出轴通过键与背部支撑板连接,传递扭矩,这种设计可有效减小外骨骼机器人左右两侧尺寸。优选的,所述大腿杆件包括大腿上杆件、大腿下杆件和螺钉;所述大腿上杆件套接在所述大腿下杆件的上端,所述大腿上杆件和所述大腿下杆件可上下相对运动,所述大腿上杆件和所述大腿下杆件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膝关节组件包括四连杆机构、气弹簧、气弹簧滑槽机构及锁定装置;所述四连杆机构采用4个杆件,所述四连杆机构用于使运动过程稳定,使下肢助力外骨骼的速度瞬心和膝关节的速度瞬心变化一致步态更加自然,所述四连杆机构连接于大腿杆件与小腿杆件的下端;所述气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大腿杆件上,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小腿杆件上的气弹簧滑槽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气弹簧滑槽机构上下两端安装有固定挡块;所述膝关节组件利用气弹簧提供站立到坐下、坐下到站立姿态变换时的助力。优选的,所述小腿杆件包括小腿上杆件、小腿下杆件和螺钉;所述小腿上杆件套接在所述小腿下杆件的上端,所述小腿上杆件和所述小腿下杆件可上下相对运动,所述小腿上杆件和所述小腿下杆件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踝关节组件设计为单自由度,包括:小腿下杆件末端连接件、踝关节连接件、踝关节连接件、扭簧、中心轴、压力传感器;通过中心轴与所述小腿杆件连接,所述踝关节连接件末端设计出一个凸台以此来限定踝关节前后摆动角度;中心轴两侧加有扭簧为踝关节的跖屈背屈助力;脚踝处加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放置在踝关节连接件中,踝关节连接件和踝关节连接件固连,踝关节连接件的一端和脚板固连。优选的,所述足部组件通过螺钉与踝关节组件连接,且支撑板设计为脚后跟大小,保证患者脚部紧密接触地面。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两个电机为髋关节助力,相对于多电机驱动式下肢外骨骼重量更轻,更节能。2、两电机均至于背部,有效减小两侧尺寸,使该装置占据空间小且更加便携。3、采用同步带传动,工作时无滑动,有准确的传动比,且传动效率高,节能效果好。4、膝关节四连杆机构连接大腿杆件与小腿杆件,使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速度瞬心和膝关节的速度瞬心变化一致,步态更加自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等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驱动组件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行走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背部组件轴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背部组件俯视图。1-背部组件,2-髋关节组件,21-驱动电机,22-法兰盘,23-谐波减速器,24-扭矩传感器,25-同步带机构,26-输出轴,3-大腿杆件,31-大腿上杆件,32-大腿下杆件,4-膝关节组件,41-四连杆机构,42-气弹簧,43-气弹簧滑槽机构,44-锁定装置,45-锁定装置,5-小腿杆件,51-小腿上杆件52-小腿下杆件,6-踝关节组件,61-小腿下杆件末端连接件,62-踝关节连接件,63-踝关节连接件,64-扭簧,65-中心轴,66-压力传感器,7-足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到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后置式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包括背部组件1,以及分别在所述背部组件两侧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两个髋关节组件2、两个大腿杆件3、两个膝关节组件4、两个小腿杆件5、两个踝关节组件6和两个足部组件7。所述髋关节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1、法兰盘22、谐波减速器23、扭矩传感器24、同步带机构25和输出轴26;所述电机21通过所述法兰盘22连接所述谐波减速器23;所述驱动电机21的所述输出轴26通过键与所述背部支撑板1的一侧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24与所述谐波减速器23固定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24用于传递扭矩并将其完全置于背部;所述同步带机构25由一同步传送带及滚动轴承构成,所述同步带机构25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输出轴26连接,所述滚动轴承外套接所述同步传送带的一端,所述同步传送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大腿杆件3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连接;所述髋关节组件2用于使用所述电机21通过所述谐波减速器23将扭矩由所述同步带机构25传递给人体髋关节使其带动大腿杆件摆动,实现髋关节的屈曲与伸展。所述谐波减速器23固定在输出法兰上,所述谐波减速器22包括钢轮、柔轮和波发生器,所述电机21的输入固定法兰与所述刚轮固定连接,所述波发生器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电机21的法兰与所述谐波减速器23输入固定法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24固连在输出法兰上;所述同步带机构25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输出轴26连接,电机输出轴通过键与背部支撑板连接,传递扭矩,这种设计可有效减小外骨骼机器人左右两侧尺寸。所述大腿杆件3包括大腿上杆件31、大腿下杆件32和螺钉;所述大腿上杆件31套接在所述大腿下杆件32的上端,所述大腿上杆件31和所述大腿下杆件32可上下相对运动,所述大腿上杆件31和所述大腿下杆件3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膝关节组件4包括四连杆机构41、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组件(1),以及分别在所述背部组件两侧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两个髋关节组件(2)、两个大腿杆件(3)、两个膝关节组件(4)、两个小腿杆件(5)、两个踝关节组件(6)和两个足部组件(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组件(1),以及分别在所述背部组件两侧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两个髋关节组件(2)、两个大腿杆件(3)、两个膝关节组件(4)、两个小腿杆件(5)、两个踝关节组件(6)和两个足部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髋关节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1)、法兰盘(22)、谐波减速器(23)、扭矩传感器(24)、同步带机构(25)和输出轴(26);所述电机(21)通过所述法兰盘(22)连接所述谐波减速器(23);所述驱动电机(21)的所述输出轴(26)通过键与所述背部支撑板(1)的一侧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24)与所述谐波减速器(23)固定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24)用于传递扭矩并将其完全置于背部;所述同步带机构(25)由一同步传送带及滚动轴承构成,所述同步带机构(25)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输出轴(26)连接,所述滚动轴承外套接所述同步传送带的一端,所述同步传送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大腿杆件(3)的上端通过滚动轴承连接;所述髋关节组件(2)用于使用所述电机(21)通过所述谐波减速器(23)将扭矩由所述同步带机构(25)传递给人体髋关节使其带动大腿杆件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波减速器(23)固定在输出法兰上,所述谐波减速器(22)包括钢轮、柔轮和波发生器,所述电机(21)的输入固定法兰与所述刚轮固定连接,所述波发生器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电机(21)的法兰与所述谐波减速器(23)输入固定法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24)固连在输出法兰上;所述同步带机构(25)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输出轴(26)连接,电机输出轴通过键与背部支撑板连接,传递扭矩。4.根据权利要求1的驱动后置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杆件(3)包括大腿上杆件(31)、大腿下杆件(32)和螺钉;所述大腿上杆件(31)套接在所述大腿下杆件(32)的上端,所述大腿上杆件(31)和所述大腿下杆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洪流李慧魏小东汪晓铭孟巧玲王多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