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75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芯及电池,其中,电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壁;阻流器,所述阻流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壁上。主体的第一壁靠近主体内部结构,相比于电芯密封边,其温度比较接近于主体内部温度;上述电芯中,由于阻流器直接粘贴于主体的第一壁上,进而,主体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该第一壁快速传导至阻流器,因此,该电芯的阻流器可以更加及时地触发,从而减小或切断电流、以达到有效保护电芯的作用。

Cells and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及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芯及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芯结构中,一般会将电芯主体串联一个阻流器,当电芯主体异常升温时,该阻流器能切断或大幅降低电芯主体充放电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芯的作用。目前,阻流器一般通过双面胶粘贴于电芯主体的密封边上,且通过连接端子和转接片与电芯的极耳连接,从而实现与电芯主体的串联。然而,目前普遍的问题是阻流器触发(切断或大幅降低电流)动作存在较长延迟,因此,往往会出现电芯主体温度已经异常升高,阻流器仍不动作,或者阻流器动作时电芯主体已经达到过充状态,阻流器未起到保护电芯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及电池,用于改善阻流器对电芯的保护作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壁;阻流器,所述阻流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壁上。第一壁靠近主体的内部结构,相对于电芯的密封边,第一壁的温度比较接近于主体内部温度;上述电芯中,由于阻流器设置于主体的第一壁上,进而,主体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该第一壁快速传导至阻流器,因此,该电芯的阻流器可以更加及时地触发,从而减小或切断电流、以达到有效保护电芯的作用。可选地,所述阻流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壁。可选地,所述阻流器粘贴于所述第一壁上。可选地,所述主体还设有第一边和第一极耳,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一壁相邻,所述第一极耳从所述第一边伸出,所述阻流器与所述第一极耳耦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粘贴于第一壁和第一边中的至少一个上。可选地,所述阻流器达到第一温度时触发、以减小经过的电流;所述阻流器耦接至所述第一极耳的路径的长度与所述路径的降温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一温度的差值。可选地,所述阻流器与所述第一极耳直接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所述阻流器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电芯还包括转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转接片电连接,所述转接片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可选地,所述阻流器至所述第一极耳的连接路径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每一焊接区域的焊接面积不小于该焊接区域内两个焊接体重叠面积的10%。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转接片的材料为铜材料。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转接片的表面涂覆有金刚石、石墨和硅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外部、所述转接片的外部、所述第一极耳的外部中至少一者包覆有多孔材料层。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包括:主体1,该主体1包括第一壁13;阻流器20,该阻流器20设置于主体1的第一壁13上;具体地,该阻流器20与主体1串联,且在温度达到特定温度值后该阻流器20触发、阻流器20触发后能够切断或减小经过的电流;具体地,上述特定温度值属于阻流器20本身的特征参数。主体1的第一壁13靠近主体1的内部结构,相比于电芯的密封边,其温度比较接近于主体1内部温度;上述电芯中,由于阻流器20设置于主体1的第一壁13上,主体1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该第一壁13快速传导至阻流器20内,因此,该电芯的阻流器20可以更加及时地触发,从而切断或减小电流、以达到有效保护电芯的作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阻流器20通过绝缘粘接件固定于主体1上。具体地,该绝缘粘接件可以包括双面胶,胶水或者胶带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如图4所示,绝缘粘接件可以包括双面胶3和胶带4,双面胶3位于主体1和阻流器20之间,阻流器20位于双面胶3与胶带4之间。可选地,双面胶3与胶带4中可以设置导热介质层;该导热介质层可以选取导热效率高且绝缘性能较好的材料,例如金属氧化物材料、碳化物材料或者氮化物材料。具体地,导热介质层可以为Al2O3、MgO、ZnO、SiO2、BeO、BN、AlN、Si3N4或者SiC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主体1包括第一极耳11;阻流器20与第一极耳11耦接。主体可包括电极组件、电解质和包装壳,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均设置于包装壳内。电解质可以是电解液,也可以是固态电解质。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隔膜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电极组件可以是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卷绕而成的卷绕电芯,也可以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堆叠形成的叠片电芯。第一极耳11设置在电极组件的其中一个极片上,可以设置在正极片上,也可以设置在负极片上。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主体1包括第一边10,具体地,该第一边10可以是由包装膜密封形成的封边,第一极耳11从该第一边10伸出;可选地,第一边10和第一壁13均位于主体1的顶部,且第一边10和第一壁13相邻。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极耳11可以粘贴于第一壁13上;进一步地,第一极耳11还粘贴于第一边10上。将第一极耳11粘贴于第一壁13和第一边10上,可以提高阻流器11在第一壁13上的稳定性,并可以减少第一壁13和第一极耳11的热量散失,从而保证主体1向阻流器20的热传导效率。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主体1还包括第二极耳12,该第二极耳12与第一极耳11的极性相反,且该第二极耳12也从第一边10伸出,该第二极耳12用于与外部电器件连接,具体地;第一极耳11、阻流器20、外部电器件、第二极耳12连接成一条电流通路,该电流通路即为主体1的充放电电路。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阻流器20耦接至第一极耳11路径的长度与该路径的降温系数的乘积小于第一极耳11的第二温度和阻流器20的第一温度的差值;其中,第一极耳11的第二温度为主体1过充时第一极耳11的温度,阻流器20的第一温度为阻流器20触发时阻流器20的温度;具体地,过充是指电芯主体1温度升高至发生燃烧或爆炸反应的临界状态。具体地,设T2为第一极耳11的第二温度,T1为阻流器20的第一温度,L为阻流器20至第一极耳11连接路径的长度,α为阻流器20至第一极耳11连接路径的降温系数,则上述电芯即满足下述公式:L·α<(T2-T1),即满足T1+L·α<T2,其中,T2为主体1过充时第一极耳11的温度,T1为阻流器20触发时阻流器20的温度,T1+L·α即为阻流器20触发时第一极耳11的温度,进而,公式T1+L·α<T2即表示该电芯满足:当阻流器20触发时第一极耳11的温度小于主体1过充时第一极耳11的温度,即,在主体1达到过充状态之前阻流器20已经触发;综上所述,上述电芯中,阻流器20的触发动作较及时,可以避免主体1达到过充状态,进而,上述电芯中的阻流器20可以及时有效地实现保护电芯主体1的作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阻流器20与第一极耳1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壁;阻流器,所述阻流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壁;阻流器,所述阻流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阻流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阻流器粘贴于所述第一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主体还设有第一边和第一极耳,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一壁相邻,所述第一极耳从所述第一边伸出,所述阻流器与所述第一极耳耦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第一极耳粘贴于第一壁和第一边中的至少一个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阻流器达到第一温度时触发、以减小经过的电流;所述阻流器耦接至所述第一极耳的路径的长度与所述路径的降温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一温度的差值。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阻流器与所述第一极耳直接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超宋传涛肖质文南海洋黄伟苏辛如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