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切断电源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80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能切断电源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负极导电组件及正极导电组件,正极导电组件包括正极连接片、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及金属导电球,正极连接片设置于电池外壳外,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分别容置于安装腔体内,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和电池外壳共同围成中空腔体,金属导电球设置于中空腔体内,并且正极连接片和第一接触片电连接,第二接触片和负极导电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池发生侧翻或者放倒后,电池的正极处的接触片将切断与负极的电连接,从而使得正极不能导电,避免电池受到冲击侧翻后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设置自动断电的功能,可以更好地保证电池的安全,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不影响周边设施安全。

Batteries that cut off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切断电源的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切断电源的电池。
技术介绍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然而,现有的电池中,正极和负极都是一直处于通电的状态,不管电池如何摆放,其正负极均处于带电的状态中,当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冲击或者倾倒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并且,在电池中并没有设置有安装切断的装置,使得在电池受到冲击的时候,电池的正负极还是处于持续带电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切断电源的电池,当电池发生侧翻或者放倒后,电池的正极处的接触片将切断与负极的电连接,从而使得正极不能导电,避免电池受到冲击侧翻后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设置自动断电的功能,可以更好地保证电池的安全,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不影响周边设施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能切断电源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内开设有安装腔体;负极导电组件,所述负极导电组件包括负极导电片及负极连接片,所述负极导电片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负极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外,且所述负极导电片与所述负极连接片电连接;及正极导电组件,所述正极导电组件包括正极连接片、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及金属导电球,所述正极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外,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分别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二接触片和所述电池外壳共同围成中空腔体,所述金属导电球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并且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第一接触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片和所述负极导电片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环体和固定锥体,所述安装环体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上,所述固定锥体设置于所述安装环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锥体内开设有固定腔体,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腔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片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固定腔体内,所述第二导电部露置于所述固定腔体外,且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具有圆弧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片具有圆弧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锥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接触片穿设所述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片为第一金属导电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片为第二金属导电片。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为一种能切断电源的电池,通过在正极导电组件设置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及金属导电球,当电池发生侧翻或者放倒后,电池的正极处的接触片将切断与负极的电连接,从而使得正极不能导电,避免电池受到冲击侧翻后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设置自动断电的功能,可以更好地保证电池的安全,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不影响周边设施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能切断电源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能切断电源的电池领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一种能切断电源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100、负极导电组件200及正极导电组件3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外壳100用于保护电池内部的结构,并且提供安装正极和负极的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组件200用于与正极实现导电连接;所述正极导电组件300用于与负极电连接,并且可以实现断电功能,保证电池的安全使用以及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请参阅图1,所述电池外壳100内开设有安装腔体110;所述安装腔体110用于容置电池电解液以及正负极的连接片。请参阅图1,所述负极导电组件200包括负极导电片210及负极连接片220,所述负极导电片210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负极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外,且所述负极导电片与所述负极连接片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负极导电片210用于连接正极导电部分;所述负极连接片220用于连接外部的供电电路部分。请参阅图1,所述正极导电组件300包括正极连接片310、第一接触片320、第二接触片330及金属导电球340,所述正极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外,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分别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二接触片和所述电池外壳共同围成中空腔体,所述金属导电球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并且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第一接触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片和所述负极导电片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正极连接片310用于与负极连接片共同连接外部的供电电路部分;所述第一接触片320用于连接正极连接片,实现与内部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片330用于内部的电解液或导电部分,从而可以使得与第一接触片320实现电连接,实现对外的供电;所述金属导电球340用于连接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金属导电球在中空腔体中,当电池处于正立的时候,也就是电池没有发生侧翻或者倾倒的时候,金属导电球相当于一根导线,实现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电连接,当电池发生侧翻或者倾倒的时候,金属导电球则会跳出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的连接位置处,断开了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电的连接,从而使得电池可以实现断电功能,提高对电池的安全性。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之间具有间隙,当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放置在安装腔体110的时候,并没有相连接的,是通过金属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切断电源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内开设有安装腔体;负极导电组件,所述负极导电组件包括负极导电片及负极连接片,所述负极导电片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负极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外,且所述负极导电片与所述负极连接片电连接;及正极导电组件,所述正极导电组件包括正极连接片、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及金属导电球,所述正极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外,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分别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二接触片和所述电池外壳共同围成中空腔体,所述金属导电球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并且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第一接触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片和所述负极导电片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切断电源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内开设有安装腔体;负极导电组件,所述负极导电组件包括负极导电片及负极连接片,所述负极导电片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负极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外,且所述负极导电片与所述负极连接片电连接;及正极导电组件,所述正极导电组件包括正极连接片、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及金属导电球,所述正极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外,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分别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二接触片和所述电池外壳共同围成中空腔体,所述金属导电球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并且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第一接触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片和所述负极导电片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切断电源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切断电源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环体和固定锥体,所述安装环体设置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强戴贤青罗宁胡志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亿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