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3300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橡胶技术领域,针对丁腈橡胶的耐低温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丁腈橡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丁腈橡胶10‑20份;氯化石蜡12‑20份;环烷油10‑20份;碳黑N550 6‑12份;聚氯乙烯30‑40份;碳酸钙10‑20份;发泡剂3‑10份;交联剂DCP0.5‑0.8份;发泡交联助剂0.5‑1份;硬脂酸0.2‑0.5份。一种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胶;S2、混胶;S3、一次开炼;S4、混合搅拌;S5、二次开炼;S6、发泡。通过加入聚氯乙烯与丁腈橡胶以一定的用量比例配合,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分批加入原料,有利于丁腈橡胶的充分发泡以及充分交联,有利于增强丁腈橡胶的回弹性,使得丁腈橡胶的回弹性不容易受到低温影响,有利于提高丁腈橡胶的耐低温性能,使得丁腈橡胶的适用范围扩大。

NB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丁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丁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极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已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耐油橡胶制品、多种耐油垫圈、垫片、套管、软包装、软胶管、印染胶辊、电缆胶材料等,是汽车、航空、石油、复印等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弹性材料。但是,丁腈橡胶的耐低温性差,丁腈橡胶在低温下容易变脆,甚至容易失去弹性,使得丁腈橡胶难以应用于低温领域中,使得丁腈橡胶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腈橡胶,具有在低温下不容易变脆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丁腈橡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丁腈橡胶10-20份;氯化石蜡12-20份;环烷油10-20份;碳黑N5506-12份;聚氯乙烯30-40份;碳酸钙10-20份;发泡剂3-10份;交联剂DCP0.5-0.8份;发泡交联助剂0.5-1份;硬脂酸0.2-0.5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聚氯乙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丁腈橡胶,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丁腈橡胶10‑20份;氯化石蜡12‑20份;环烷油10‑20份;碳黑N550 6‑12份;聚氯乙烯30‑40份;碳酸钙10‑20份;发泡剂3‑10份;交联剂DCP0.5‑0.8份;发泡交联助剂0.5‑1份;硬脂酸0.2‑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丁腈橡胶,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丁腈橡胶10-20份;氯化石蜡12-20份;环烷油10-20份;碳黑N5506-12份;聚氯乙烯30-40份;碳酸钙10-20份;发泡剂3-10份;交联剂DCP0.5-0.8份;发泡交联助剂0.5-1份;硬脂酸0.2-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腈橡胶,其特征是: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丁腈橡胶,其特征是:所述发泡交联助剂为氧化锌。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分胶:将丁腈橡胶挤压成片;S2、混胶:先将聚氯乙烯、碳黑、碳酸钙、交联剂DCP、发泡交联助剂以及硬脂酸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氯化石蜡以及环烷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S1挤压成片的丁腈橡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胶并出料;S3、一次开炼:将混合胶搅拌、压实,再挤出成片,形成坯料;S4、混合搅拌:密炼S3形成的坯料,逐渐升高密炼温度,当温度达95℃-105℃时,加入发泡剂,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并出料;S5、二次开炼:将S4的混合料挤压成片形成片料,并控制片料的厚度为25-35mm;S6、发泡:将片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洪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欧橡隔热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