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24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托辊过程中用于移动托辊管的移管机,包括缠绕钢丝绳的卷筒,卷筒包括卷筒主体和位于卷筒主体两端的叶盘,卷筒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二主体部与叶盘连接,两个第二主体部之间连接有第一主体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均为圆柱结构,且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半径R2大于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半径R1,第二主体部设有钢丝绳固定槽和延伸孔,钢丝绳固定槽与延伸孔的一端连通,延伸孔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主体部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管机能够有效减少钢丝绳与卷筒的摩擦,更方便钢丝润滑。

A Pipe Transfer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托辊的移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托辊管移管机。
技术介绍
托辊是输送设备的重要部件,在托辊的生产过程中,其中一道工序是将长的托辊管截成短的托辊管,长托辊管和短托辊管的吊运过程中都会用到移管机。现有的移管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经常需要对卷筒上的钢丝绳进行润滑,以减小牵引阻力,但是钢丝绳在缠绕过程中钢丝绳上涂抹的润滑油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也存在不能及时涂布的问题;移管机的钢丝绳经常与卷筒发生摩擦,对钢丝绳造成磨损,特别是钢丝绳与卷筒的连接部分以及钢丝绳与卷筒经常接触的部分,摩擦损耗比较大,即不利于卷筒的使用寿命,也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钢丝绳与卷筒连接牢固、钢丝绳磨损小且方便涂布润滑油的移管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丝绳与卷筒连接牢固、钢丝绳磨损小且方便涂布润滑油的移管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移管机,包括缠绕钢丝绳的卷筒,所述卷筒包括卷筒主体和位于所述卷筒主体两端的叶盘,所述卷筒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叶盘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圆柱结构,且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半径R2大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半径R1,所述第二主体部设有钢丝绳固定槽和延伸孔,所述钢丝绳固定槽与所述延伸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延伸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垂直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表面,所述延伸孔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部。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倾斜面结构,所述延伸孔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部。优选地,所述延伸孔靠近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端部设有减小钢丝绳与延伸孔开口端摩擦的倒角。优选的,所述延伸孔的内壁涂有润滑油。优选地,所述延伸孔的内壁设有弹性层。优选地,所述弹性层为橡胶层或者硅胶层。优选地,所述固定槽内设有用于捆绑钢丝绳的固定柱,以及扣合在所述固定柱上盖住所述固定槽的固定槽盖。优选地,所述延伸孔连通存储有润滑油的储油仓,所述储油仓通过电动开关控制与所述延伸孔的连通状态。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管机,包括缠绕钢丝绳的卷筒,所述卷筒包括卷筒主体和位于所述卷筒主体两端的叶盘,所述卷筒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叶盘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圆柱结构,且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半径R2大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半径R1,所述第二主体部设有钢丝绳固定槽和延伸孔,所述钢丝绳固定槽与所述延伸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延伸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移管机能够有效固定钢丝绳,且减小钢丝绳固定部分以及与卷筒频繁接触部分的摩擦力,有效延长移管机的使用寿命,且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更均匀。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管机的结构图;附图2是图1移管机中卷筒结构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移管机的卷筒结构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移管机的卷筒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移管机,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有电机2、减速机3和缠绕钢丝绳8的卷筒6,减速机3的一端于所述电机2连接,减速机3的另一端与卷筒6连接,卷筒6包括卷筒主体和位于所述卷筒主体两端的叶盘9,卷筒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4和第二主体部5,第二主体部5与叶盘9连接,两个第二主体部5之间连接有第一主体部4;第一主体部4和第二主体部5均为圆柱结构,且第二主体部5的径向半径R2大于第一主体部4的径向半径R1,第二主体部5设有钢丝绳固定槽51和延伸孔52,钢丝绳固定槽51与延伸孔52的一端连通,延伸孔5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主体部4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移管机的卷筒中缠绕钢丝绳的主体部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设置钢丝绳固定槽,钢丝绳通过延伸槽延伸至第一主体部,防止钢丝绳与叶盘发生摩擦,有效保护钢丝绳。如图2所示,第一主体部4与第二主体部5之间设有连接部7,连接部7垂直与第一主体部4和第二主体部5的表面,延伸孔52的一端贯穿连接部7。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主体部4与第二主体部5之间设有连接部7,连接部7为倾斜面结构,延伸孔52的一端贯穿连接部52。优选地,延伸孔52靠近第一主体部4的端部设有减小钢丝绳与延伸孔开口端摩擦的倒角。优选地,所述延伸孔52的内壁涂有润滑油。优选的,所述延伸孔52的内壁设有弹性层。具体的,弹性层为橡胶层或者硅胶层。用于减小延伸孔壁对钢丝绳的摩擦优选地,所述固定槽内设有用于捆绑钢丝绳的固定柱,以及扣合在所述固定柱上盖住所述固定槽的固定槽盖。起到密封作用,优选地,如图4所示,延伸孔52连通存储有润滑油的储油仓8,储油仓8通过电动开关控制与所述延伸孔的连通状态。储油仓通过电动开关控制,可以从钢丝绳的根部润滑,润滑油沿着钢丝绳流动,润滑效果更加均匀。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电机、减速机和缠绕钢丝绳的卷筒,所述减速机的一端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卷筒包括卷筒主体和位于所述卷筒主体两端的叶盘,所述卷筒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叶盘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均为圆柱结构,且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半径R2大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半径R1,所述第二主体部设有钢丝绳固定槽和延伸孔,所述钢丝绳固定槽与所述延伸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延伸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电机、减速机和缠绕钢丝绳的卷筒,所述减速机的一端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卷筒包括卷筒主体和位于所述卷筒主体两端的叶盘,所述卷筒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叶盘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均为圆柱结构,且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半径R2大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半径R1,所述第二主体部设有钢丝绳固定槽和延伸孔,所述钢丝绳固定槽与所述延伸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延伸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垂直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表面,所述延伸孔的一端穿贯穿所述连接部。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树刘宗雨刘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田庄煤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