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装置以及移动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一种移动装置以及移动装置的控制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多个车轮在行驶面上行驶的移动装置以及移动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文献1(JP2003-131738A)中记载有搬运台车的紧急停止系统。在该紧急停止系统中,移动装置(搬运台车)具备紧急停止机构。紧急停止机构在检测到在移动装置的行进方向前方的规定位置埋设的紧急停止指示板、或者检测到与紧急停止指示板抵接时,进行紧急停止动作。在紧急停止动作时,紧急停止机构使液压制动器等工作而制动车轮(前轮以及后轮),从而使移动装置停止。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例如,在车轮相对于路面容易打滑的状况、或者液压制动器发生异常的状况下,存在移动装置的制动距离变长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移动装置的制动距离的缩短的移动装置以及移动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移动装置具备:多个车轮、主体部、摩擦制动机构。所述主体部具有底面。所述主体部由所述多个车轮以使所述底面与行驶面对置的状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装置,其具备:多个车轮;主体部,其具有底面,并且由所述多个车轮以使所述底面与行驶面对置的状态支承,所述主体部借助所述多个车轮各自的旋转而在所述行驶面上行驶;以及摩擦制动机构,在所述主体部的行驶过程中,所述摩擦制动机构通过将可动体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可动体从所述底面的突出量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使所述底面或者所述可动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行驶面接触而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制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23 JP 2018-009202;2018.01.23 JP 2018-009201.一种移动装置,其具备:多个车轮;主体部,其具有底面,并且由所述多个车轮以使所述底面与行驶面对置的状态支承,所述主体部借助所述多个车轮各自的旋转而在所述行驶面上行驶;以及摩擦制动机构,在所述主体部的行驶过程中,所述摩擦制动机构通过将可动体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可动体从所述底面的突出量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使所述底面或者所述可动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行驶面接触而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制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车轮包括至少一个可动车轮,所述可动体是所述可动车轮,在所述主体部的行驶过程中,所述摩擦制动机构通过将所述可动车轮的状态从所述可动车轮比所述底面突出的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可动车轮不比所述底面突出的所述第二状态,使所述底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行驶面接触而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制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底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摩擦阻力部,所述摩擦阻力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行驶面而比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上的所述摩擦阻力部以外的部位大的摩擦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装载搬运物的装载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还具有通过使所述装载面上升而抬起所述搬运物的提升机构,因所述可动车轮的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而下降的所述装载面的下降量比利用所述提升机构而上升的所述搬运物的上升量小。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在行进方向上的所述装载面的两端部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当所述主体部在将所述第一端部侧作为行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向上行驶过程中,所述摩擦制动机构在将所述可动车轮的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时,使所述第二端部的下降量比所述第一端部大,从而使所述装载面相对于所述行驶面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摩擦制动机构具有从所述底面向所述行驶面突出的可动构件,所述可动体是所述可动构件,所述摩擦制动机构在所述主体部的行驶过程中,通过将从所述行驶面到所述底面为止的高度作为基准值,并将所述可动构件的状态从所述可动构件的突出量小于所述基准值的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可动构件的突出量为所述基准值以上的第二状态,使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行驶面接触而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制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可动构件在与所述行驶面对置的对置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摩擦阻力部,所述摩擦阻力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行驶面而比所述底面大的摩擦系数。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装载搬运物的装载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还具有通过使所述装载面上升而抬起所述搬运物的提升机构。11.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水博,中村彻,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