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佟玉振专利>正文

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319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包括设有安装仓的充电桩,所述的安装仓前端设置有滑道,所述的滑道内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电装置,每个所述的导电装置下方均设置有充电板,所述的充电板通过第一电线与设置于所述的充电板下方的总电源相连,所述的两个导电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电磁转换装置;所述的安装仓一侧还设置有运行槽,所述的运行槽下方设置有第一轮齿,所述的第一轮齿上端安装有接收头装置,且所述的接收头装置前端通过第二电线与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相连,所述的接收头装置上方设置有锁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接收头装置与锁紧装置相互配合,可避免接收头松脱,使得充电时安全性能更高。

Charging Device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与新能源汽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车节能以及环保等优良性能而被广泛使用,而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力驱动,充电装置是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充电装置的安全性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申请号:201710855458.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充电桩体右上部的充电部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体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底板,充电枪左端面上下互称安装有连电销,连电销外侧端面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凸耳;充电部中上下互称设置有滑移槽,滑移槽中可上下滑移地安装有滑移块,滑移块中配合安装有螺状杆,螺状杆与固定安装在充电部中的驱使机连接,滑移块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且与第一凸耳配合的滑移腔,滑移腔中滑移安装有滑移杆,滑移块远向驱使机的端面固定安装有凸条。上述方案中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性能,但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且不利于雨天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接收头装置与锁紧装置相互配合,可避免接收头松脱,使得充电时安全性能更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包括设有安装仓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仓前端设置有滑道,所述的滑道内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电装置,每个所述的导电装置下方均设置有充电板,所述的充电板通过第一电线与设置于所述的充电板下方的总电源相连,所述的两个导电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电磁转换装置;所述的安装仓一侧还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运行槽,且所述的运行槽设置于所述的导电装置一侧,所述的运行槽下方设置有第一轮齿,所述的第一轮齿上端安装有接收头装置,且所述的接收头装置前端通过第二电线与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相连,所述的接收头装置上方设置有锁紧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安装仓内的弹簧,且所述的弹簧水平安装,所述的弹簧前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的滑道相互配合的导电块。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磁转换装置包括中心轴线与所述的弹簧中心轴线重合的金属柱,所述的金属柱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的线圈一端通过第三电线连接有干电池,所述的线圈另一端通过第四电线连接有按压开关,且所述的按压开关与所述的干电池通过第五电线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接收头装置包括安装有与所述的第二电线相连的第六电线的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运行槽相互配合插入组件,所述的插入组件外围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的密封橡胶前端设置有与设置于所述的充电桩端面上的凹槽相互配合的密封环,所述的安装板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的安装柱上安装有提拉杆,所述的提拉杆一侧设置有穿透所述的安装板的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上安装有阻塞块,且所述的阻塞块设置于所述的提拉杆正下端。作为优选,所述的插入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安装板上对称分布的插入块,且所述的插入块与所述的运行槽相互配合,所述的插入块内设置有与所述的第六电线相连的第七电线,所述的插入块一侧固装有铰接柱,所述的铰接柱前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的铰接柱上还铰接有与所述的第一轮齿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的插入块前端还设置有金属块,且所述的金属块一端与所述的第七电线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锁紧块,所述的锁紧块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的斜面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的齿轮相互啮合的锁紧边,所述的锁紧块上端设置锁紧块上行通道,所述的锁紧块上行通道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中心位置设置有提拉柱,且所述的提拉柱下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的锁紧块上,所述的提拉柱上端设置有提拉把手,所述的提拉把手下方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的锁紧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限位柱相互配合的限位槽,且所述的限位槽包括对称分布的两个,且两限位槽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导电装置与电磁转换装置配合使用,利用通电产生磁力,吸附导电装置,导通蓄电池与总电源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避免了接收头装置与充电板直接接触,使得充电装置使用时更加安全。2.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接收头装置,利用密封橡胶压缩后吸附在充电桩表面,隔绝外界与充电位置,既保证安全,又能使得雨天使用时用于隔绝雨水。3.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锁紧装置,提拉把手可提起提拉柱,进一步提起锁紧块,可实现对锁紧块的换向,使得斜面朝向改变,从而使得接收头装置可朝一个方向运行,对接收头装置进行锁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的立体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F位置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的内部构件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收头装置的立体剖视图。图中,充电桩1、安装仓11、滑道12、充电板13、总电源14、运行槽15、蓄电池16、凹槽17、第一电线D1、第二电线D2、第一轮齿A、导电装置2、弹簧21、导电块22、电磁转换装置3、金属柱31、线圈32、干电池33、按压开关34、第三电线D3、第四电线D4、第五电线D5、接收头装置4、安装板41、密封橡胶42、密封环43、安装柱44、提拉杆45、透气孔46、阻塞块47、插入组件C、插入块C1、铰接柱C2、限位板C3、齿轮C4、金属块C5、第六电线D6、第七电线D7、锁紧装置5、锁紧块51、斜面52、锁紧边53、锁紧块上行通道54、弹性件55、提拉柱56、提拉把手57、限位柱58、限位槽5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包括设有安装仓11的充电桩1,安装仓11前端设置有滑道12,滑道12内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电装置2,在本装置中,安装仓11可设置为圆柱形,安装仓11的直径可设置为5~10cm,滑道12可设置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矩形,滑道12的高度(即正方形边长)可设置为安装仓11直径的120%~130%,滑道12的水平长度L2与安装仓11的水平长度L1根据导电装置2的尺寸进行设置,每个导电装置2下方均设置有充电板13,充电板13通过第一电线D1与设置于充电板13下方的总电源14相连,本装置中的充电板13设置于滑道12的最前端,充电板13的水平长度L3可设置为3~8cm,两个导电装置2之间还设置有电磁转换装置3,本专利技术中的电磁转换装置3设置于充电桩1内设置的圆柱安装槽z内,安装槽z的直径可设置为安装仓11直径的100%~110%;安装仓11一侧还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运行槽15,且运行槽15设置于导电装置2一侧,运行槽15下方设置有第一轮齿A,第一轮齿A上端安装有接收头装置4,且接收头装置4前端通过第二电线D2与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16相连,接收头装置4上方设置有锁紧装置5,在本专利技术中运行槽15的尺寸根据接收头装置4进行设置,第一轮齿A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承托接收头装置4的凸台y,凸台y高于第一轮齿A。具体地说,导电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仓11内的弹簧21,且弹簧21水平安装,弹簧21前端固定安装有与滑道12相互配合的导电块22,在本装置中,弹簧21采用伸缩性能良好的金属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包括设有安装仓(11)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仓(11)前端设置有滑道(12),所述的滑道(12)内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电装置(2),每个所述的导电装置(2)下方均设置有充电板(13),所述的充电板(13)通过第一电线(D1)与设置于所述的充电板(13)下方的总电源(14)相连,所述的两个导电装置(2)之间还设置有电磁转换装置(3);所述的安装仓(11)一侧还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运行槽(15),且所述的运行槽(15)设置于所述的导电装置(2)一侧,所述的运行槽(15)下方设置有第一轮齿(A),所述的第一轮齿(A)上端安装有接收头装置(4),且所述的接收头装置(4)前端通过第二电线(D2)与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16)相连,所述的接收头装置(4)上方设置有锁紧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包括设有安装仓(11)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仓(11)前端设置有滑道(12),所述的滑道(12)内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电装置(2),每个所述的导电装置(2)下方均设置有充电板(13),所述的充电板(13)通过第一电线(D1)与设置于所述的充电板(13)下方的总电源(14)相连,所述的两个导电装置(2)之间还设置有电磁转换装置(3);所述的安装仓(11)一侧还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运行槽(15),且所述的运行槽(15)设置于所述的导电装置(2)一侧,所述的运行槽(15)下方设置有第一轮齿(A),所述的第一轮齿(A)上端安装有接收头装置(4),且所述的接收头装置(4)前端通过第二电线(D2)与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16)相连,所述的接收头装置(4)上方设置有锁紧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安装仓(11)内的弹簧(21),且所述的弹簧(21)水平安装,所述的弹簧(21)前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的滑道(12)相互配合的导电块(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转换装置(3)包括中心轴线与所述的弹簧(21)中心轴线重合的金属柱(31),所述的金属柱(31)上缠绕有线圈(32),所述的线圈(32)一端通过第三电线(D3)连接有干电池(33),所述的线圈(32)另一端通过第四电线(D4)连接有按压开关(34),且所述的按压开关(34)与所述的干电池(33)通过第五电线(D5)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头装置(4)包括安装有与所述的第二电线(D2)相连的第六电线(D6)的安装板(41),所述的安装板(41)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运行槽(16)相互配合插入组件(C),所述的插入组件(C)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玉振王红莲
申请(专利权)人:佟玉振王红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