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雾回收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310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2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漆雾回收方法及其装置,在喷漆处理空间内,围绕操作界面形成自上至下的气帘,并在所述喷漆处理空间的顶部、位于所述气帘围绕的区域设置有用于吸附飘逸漆雾的漆雾吸附装置,所述操作界面与所述漆雾吸附装置之间的为0.50m‑0.75m。能够吸附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同时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对喷漆效果产生影响,进一步地,由于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不再下落于木质工件表面,从而能够实现机械喷头代替人工操作,从而利于环保、劳动安全、喷漆质量。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very of Paint M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雾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本申请涉及水性涂料涂装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漆雾的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整木家居的生产制造中,涉及水性喷漆的工艺,操作方法为利用喷枪人工操作或机械操作,将雾化的水性漆喷涂于工件(例如木门、木饰面、桌面板等)表面,类似的工艺还常见于大型汽车的壳体外立面喷漆的处理。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7335573A中公开的一种具有漆雾回收机构的改进型木板双面喷漆机,在该申请文件中,其漆雾回收机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回收桶,桶内储存有漆雾溶剂,回收管一端伸入回收桶内的漆雾溶剂液面以下,另一端伸入喷漆室内,回收管上还安装有抽气机,同时,在喷漆室的底部对应喷头固定架和漆雾喷头的正下方设置有漏斗形的回流腔。从而,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通过抽气机抽入回收桶内,低落的废漆则通过回流腔收集,实现了木板喷漆过程中的漆雾回收。然而上述技术方案还存有以下不足之处:首先,为避免挂漆现象(工件上部的喷涂的油漆在自重作用下下流而造成的质量缺陷)的出现,因而大型、漆饰面较厚的木质工件多采用工件平置的喷漆方式,挂式的喷漆方式仅适用于小型木质工件(例如凳椅板等);另一个方面,抽气机直接作用于喷头处,抽气机抽力不足时,会造成漆雾回收不净的问题,抽气机抽力过大时,会影响漆雾喷向木质工件的气流,从而影响喷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漆雾回收方法,其能够吸附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同时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对喷漆效果产生影响,进一步地,由于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不再下落于木质工件表面,从而能够实现机械喷头代替人工操作,从而利于环保、劳动安全、喷漆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漆雾回收方法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第一个技术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漆雾回收方法,在喷漆处理空间内,围绕操作界面形成自上至下的气帘,并在所述喷漆处理空间的顶部、位于所述气帘围绕的区域设置有用于吸附飘逸漆雾的漆雾吸附装置,所述操作界面与所述漆雾吸附装置之间的为0.50m-0.75m。借由上述方法,通过在操作界面周围形成自上至下的气帘,以在气帘的形成处产生负压,由于负压的存在,喷漆形成的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便被向上流动,并被吸附在吸附海绵中,以回收悬浮于空气中漆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当木质工件平置于操作界面上以喷漆时,喷头朝向下方,向下喷射的漆雾理想状态应下落至木质工件表面以形成漆饰面,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向喷头的周围或上方飘逸,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应被回收,且不应落于木质工件表面。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负压形成于气帘的形成处,即喷漆处理空间内的上部,因此,与直接对漆雾进行抽气而对喷漆处理空间的上至下的全部漆雾产生抽吸作用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仅对飘逸于漆雾向喷头的周围或上方的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产生抽吸作用。即,对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吸附捕捉的同时,不易对喷漆效果产生影响。从而利于环保、喷漆质量。另一个方面,木质工件平置于操作界面之上,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沉落于木质工件上会对漆饰效果造成影响(特别是具有浮雕表面装饰的木门、木饰面板等),因而,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人工喷漆,以便能够及时根据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沉落于木质工件上的实际情况,对漆饰面进行修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由于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被及时吸附捕捉,而不会对喷漆质量产生影响,使得喷漆质量得以控制和预判,因而能够实现机械喷漆(例如由机械臂夹持的喷头、或由系统控制的喷头组件等)替代人工操作。从而利于劳动安全。作为优选,所述气帘的形成处与所述操作界面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1为0.10m-0.30m,所述气帘的形成处与所述喷漆处理空间的内壁之间的距离L2为0.10m-0.30m。作为优选,形成所述气帘的气流的风速为50m/s-60m/s。作为优选,所述气帘的水平界面呈封闭环形围绕所述操作界面设置,形成所述气帘的气流流向朝向所述喷漆处理空间的侧壁一侧倾斜向下,且所述气帘的形成处的气流方向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α为12°-18°。在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将气帘的形成处的气流方向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α设置为12°-18°,从而能够较为有效地减弱喷漆处理空间下部的气流强度,而仅在喷漆处理空间的上部形成负压。为实现上述第二个技术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漆雾回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喷漆处理空间顶部的漆雾吸附装置、气帘形成装置,所述气帘形成装置用于形成围绕操作界面的气帘,所述漆雾吸附装置所述喷漆处理空间的顶部受所述气帘围绕的区域内,所述操作界面与所述漆雾吸附装置之间的为0.50m-0.75m。作为优选,所述气帘形成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喷漆处理空间顶壁上的固定架、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的环形风刀、用于向所述环形风刀供气的气源、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且环绕所述环形风刀设置的气流导环,所述环形风刀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喷漆处理空间的侧壁一侧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气流导环的环壁截面呈曲面凹面朝向所述操作界面一侧倾斜向下。作为优选,所述气流导环的环壁截面的圆弧角度为27°-32°,所述气流导环的环壁截面的圆弧长度L3与其对应的弦长L4之比为(1.01-1.05):1。作为优选,所述喷漆处理空间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漆雾吸附装置的环形开口,所述漆雾吸附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环形开口中的固定座、通过所述固定座安装的漆雾吸附盘、用于更换所述漆雾吸附盘的更替结构;所述漆雾吸附盘包括吸附海绵、用于固定所述吸附海绵的海绵安装盘、位于所述吸附海绵底部的海绵托罩、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海绵安装盘顶部的夹持头,吸附海绵中饱和吸附有漆雾溶剂,所述海绵安装盘与所述固定座能够拆卸地配合安装;所述更替结构包括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喷漆处理空间顶部的转臂、设置在所述转臂自由端的旋转驱动件、受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的伸缩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的爪头、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爪头与所述夹持头相配合,以抓取所述漆雾吸附盘。作为优选,所述海绵安装盘包括凸环部、容纳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的用于搁置所述海绵托罩的支撑台,所述凸环部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座包括具有与所述凸环部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的啮合部、用于支撑所述凸环部的环台;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海绵托罩围构成用于容纳所述吸附海绵的空间。作为优选,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设有导槽,所述海绵托罩为金属网盘,且所述海绵托罩的外缘上设置有卡于所述导槽中的导块。由此,本申请的一种漆雾回收方法及其装置,其能够吸附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同时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对喷漆效果产生影响,进一步地,由于悬浮于空气中的漆雾不再下落于木质工件表面,从而能够实现机械喷头代替人工操作,从而利于环保、劳动安全、喷漆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漆雾回收装置的一种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漆雾吸附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漆雾回收装置的连续工作方法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00-喷漆处理空间,200-操作界面,300-气帘,400-漆雾吸附装置,410-固定座,420-漆雾吸附盘,430-更替结构,421-吸附海绵,422-海绵安装盘,423-海绵托罩,424-夹持头,431-转臂,432-旋转驱动件,4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漆雾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漆处理空间(100)内,围绕操作界面(200)形成自上至下的气帘(300),并在所述喷漆处理空间(100)的顶部、位于所述气帘(300)围绕的区域设置有用于吸附飘逸漆雾的漆雾吸附装置(400),所述操作界面(200)与所述漆雾吸附装置(400)之间的为0.50m‑0.7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雾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漆处理空间(100)内,围绕操作界面(200)形成自上至下的气帘(300),并在所述喷漆处理空间(100)的顶部、位于所述气帘(300)围绕的区域设置有用于吸附飘逸漆雾的漆雾吸附装置(400),所述操作界面(200)与所述漆雾吸附装置(400)之间的为0.50m-0.75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雾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300)的形成处与所述操作界面(200)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1为0.10m-0.30m,所述气帘(300)的形成处与所述喷漆处理空间(1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L2为0.10m-0.30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漆雾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气帘(300)的气流的风速为50m/s-60m/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雾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300)的水平界面呈封闭环形围绕所述操作界面(200)设置,形成所述气帘(300)的气流流向朝向所述喷漆处理空间(100)的侧壁一侧倾斜向下,且所述气帘(300)的形成处的气流方向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α为12°-18°。5.一种漆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喷漆处理空间(100)顶部的漆雾吸附装置(400)、气帘形成装置(500),所述气帘形成装置(500)用于形成围绕操作界面(200)的气帘,所述漆雾吸附装置(400)所述喷漆处理空间(100)的顶部受所述气帘(300)围绕的区域内,所述操作界面(200)与所述漆雾吸附装置(400)之间的为0.50m-0.75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漆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形成装置(500)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喷漆处理空间(100)顶壁上的固定架(510)、通过所述固定架(500)安装的环形风刀(520)、用于向所述环形风刀(520)供气的气源、通过所述固定架(500)安装且环绕所述环形风刀(520)设置的气流导环(530),所述环形风刀(520)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喷漆处理空间(100)的侧壁一侧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气流导环(530)的环壁截面呈曲面凹面朝向所述操作界面(200)一侧倾斜向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漆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保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