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芯体及其制造装置和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3036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芯体及其制造装置和工艺,包括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上复合层至少包括相互复合的上表层和上里层,下复合层至少包括相互复合的下表层和下里层,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之间具有填料,填料包括铺在上里层内的第一填料和铺在下里层内的第二填料,复合芯体具有若干个导流沟槽,下里层、下表层、上里层和上表层在导流沟槽处复合,且导流沟槽处不含填料,该复合芯体具备导流扩散性能好、渗透速度快、反渗量小、并且高吸水性树脂能渗透在热风无纺布立体空间内,提高了复合芯体产品质量及穿着舒适度。

A Composite Co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芯体及其制造装置和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芯体及其制造装置和工艺。
技术介绍
很多一次性卫生用品产品中都要用到吸收芯体,比如纸尿裤、产妇垫、医疗手术垫、卫生巾、宠物垫、甚至饭桌一次性垫等。吸收芯体是一次性吸收用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次性吸收用品性能的优劣主要由吸收芯体决定,例如吸水性、保持性、扩散性等。目前吸收制品的消费者正要求更薄的吸收制品。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生产商正通过制作复合芯体来降低吸收制品的厚度。在现有技术中,制作复合芯体大多采用由上层材料、中层膨松无纺布、下层材料构成。吸收芯体上层材料、中层膨松无纺布以及下层材料之间一般均采用粘胶剂复合在一起。虽然所得的吸收芯更薄,但是它们的性能存在缺陷。其不足之处:一是由于高分子树脂无法均匀与膨松无纺布结合,造成所制作的高分子复合芯体吸收在吸收液体后所形成的面高低不平,使使用者感觉不适;二是吸收芯体中层膨松无纺布组织结构过于松散,导致运输成本过高且每卷连续运行时间太短,无法适应高速机。三是目前制作复合芯体均使用宽幅材料整体制作后分切收卷,实现不了在线高速制作不但效率低下同时分切时造成大量高分子泄露,大量的高分子泄露不但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产生大量粉尘,使工人的生产环境过于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高分子树脂无法均匀与膨松无纺布结合,造成所制作的高分子复合芯体吸收在吸收液体后所形成的面高低不平,使使用者感觉不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复合芯体产品质量及穿着舒适度的复合芯体及其制造装置和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芯体,包括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所述的上复合层至少包括相互复合的上表层和上里层,所述的下复合层至少包括相互复合的下表层和下里层,所述的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之间具有填料,所述的填料包括铺在上里层内的第一填料和铺在下里层内的第二填料,所述的复合芯体具有若干个导流沟槽,所述的下里层、下表层、上里层和上表层在导流沟槽处复合,且导流沟槽处不含填料。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表层和上里层之间还具有第一填料,且所述的上表层和上里层之间设置有上复合层粘合点,所述的下表层和下里层之间还具有第二填料,且所述的下表层和下里层之间设置有下复合层粘合点,上复合层粘合点,下复合层粘合点为沿复合芯体横向或纵向间隔分布的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粘合点,所述的复合芯体的两端具有用于阻隔填料的断切区,所述的下里层、下表层、上里层和上表层在断切区处复合,且断切区处不含填料。导流沟槽处、上复合层粘合点、下复合层粘合点、断切区上表层和上里层之间以及下表层和上表层之间采用的的复合方式为热压、超声波粘合或胶粘合,断切区复合方式优选胶粘合后热压或上述复合方式中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进一步的,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其中任意一层可选择由无纺布代替。进一步的,所述的下里层为包覆无纺布,所述的下表层为下层热风无纺布,所述的上里层为上热风无纺布,所述的上表层为上无纺布。进一步的,导流沟槽连续或间断分布,导流沟槽为直条状或S条状或其他形状。进一步的,包覆无纺布宽于下热风无纺布及上复合层的侧缘部沿所述材料运输方向连续折回,以使得所述复合芯体两侧被所述包覆无纺布包覆。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采用相同或者不同或者种类相同但性质不同的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均为高分子材料,即高吸水树脂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均为高分子材料和绒毛浆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均包括高分子材料层和绒毛浆层,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层位于绒毛浆层的上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填料为高分子材料层第二填料为绒毛浆与高分子材料混合物层或者第一填料为绒毛浆与高分子材料混合物层,第二填料为高分子材料层。一种上述的复合芯体的制造装置,包括转移轮,所述的转移轮包括相对滚动的第一转移轮和第二转移轮,第一转移轮和第二转移轮外圆面对应设有用于成型导流沟槽的成型凸台,所述的第一转移轮和第二转移轮在成型凸台周围设有透气结构,所述的第一转移轮和第二转移轮内部具有与透气结构相通的真空吸气仓,每个转移轮上方设有至少一个喂料机构,第一转移轮和第二转移轮之间下游位置设有包覆装置,制造装置还包括复合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的喂料机构包括集绒仓和自动供料装置或振动筛机构和自动供料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转移轮周围的施胶装置和设置在包覆装置下游的热压装置,热压装置包括压力辊,压力辊上具有与复合芯体的导流沟槽和断切区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表面可选择光面,或者凸台表面在与导流沟槽和/或断切区对应的位置具有横向或纵向间隔分布的凸起点,凸起点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一种如上述的复合芯体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包覆无纺布与下层热风无纺布经牵引输送并粘合得到下复合层,输送至第一转移轮;上无纺布与上热风无纺布经牵引输送并粘合得到上复合层,输送至第二转移轮;步骤2:在第一转移轮和第二转移轮内真空吸气作用的同时喂料机构对下复合层及上复合层分别铺设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步骤3:对分别铺设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后的下复合层及上复合层分别施加粘合剂;步骤4:粘合后的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从第一转移轮和第二转移轮中间引出,通过包覆装置对包覆无纺布进行包边后经过热压装置将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在导流沟槽处和两端断切区进行复合。有益效果:(1)该复合芯体具备导流扩散性能好、渗透速度快、反渗量小、并且高吸水性树脂能渗透在热风无纺布立体空间内,提高了复合芯体产品质量及穿着舒适度;(2)该复合芯体由于设置多处导流沟槽,在吸收液体后不会移位发生起团、起坨甚至断层等,且导流沟槽形成了可供液体流动向两端扩散的通道,使复合芯体的吸收速度大幅提升;(3)包覆无纺布的侧缘部通过包覆装置沿所述材料运输方向连续折回,以使得所述复合芯体在所两侧被包覆无纺布包覆,防止高吸水性树脂层泄露;(4)该复合芯体两端各保留一定长度断切区在后续芯体上线分切时无高分子泄露;(5)先后使用两套喂料机构,可在复合芯体施加一种或两种性能的填充物,选择施加两种填充物时分层更清晰,上下层施加不同性能的填充物可提升产品吸收液体的性能;(6)本专利技术制作工艺在线生成过程中制作精度高、产品成型好、自动化程度高等可以满足高速机在线制作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复合芯体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简图;图2为实施例1的复合芯体的横截面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的复合芯体其中一种形式的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1复合芯体另一种形式的立体图;图5为实施例2的制造装置的结构图;图6为实施例2的复合芯体的结构图;图7为实施例3的制造装置的结构图;图8为实施例3的复合芯体的结构图。其中,100、包覆无纺布,101、下层热风无纺布,102、第一热合装置,103、第一施胶装置,104a、第一集绒仓,104b、第二集绒仓,105、第一转移轮,106、第二施胶装置,107、第三施胶装置,108、第二转移轮,109、高分子喷嘴,110、第四施胶装置,111、第二热合装置,112、上热风无纺布,113、上无纺布,114、第五施胶装置,115、包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所述的上复合层至少包括相互复合的上表层和上里层,所述的下复合层至少包括相互复合的下表层和下里层,所述的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之间具有填料,所述的填料包括铺在上里层内的第一填料和铺在下里层内的第二填料,所述的复合芯体具有若干个导流沟槽(202),所述的下里层、下表层、上里层和上表层在导流沟槽(202)处复合,且导流沟槽(202)处不含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所述的上复合层至少包括相互复合的上表层和上里层,所述的下复合层至少包括相互复合的下表层和下里层,所述的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之间具有填料,所述的填料包括铺在上里层内的第一填料和铺在下里层内的第二填料,所述的复合芯体具有若干个导流沟槽(202),所述的下里层、下表层、上里层和上表层在导流沟槽(202)处复合,且导流沟槽(202)处不含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表层和上里层之间还具有第一填料,且所述的上表层和上里层之间设置有上复合层粘合点(301),所述的下表层和下里层之间还具有第二填料,且所述的下表层和下里层之间设置有下复合层粘合点(300),上复合层粘合点(301),下复合层粘合点(300)为沿复合芯体横向或纵向间隔分布的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粘合点,所述的复合芯体的两端具有用于阻隔填料的断切区,所述的下里层、下表层、上里层和上表层在断切区处复合,且断切区(200)处不含填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导流沟槽(202)处、上复合层粘合点(301)、下复合层粘合点(300)、断切区上表层和上里层之间以及下表层和上表层之间采用的复合方式为热压、超声波粘合或胶粘合或上述复合方式中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上复合层和下复合层其中任意一层可选择由无纺布代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里层为包覆无纺布(100),所述的下表层为下层热风无纺布(101),所述的上里层为上热风无纺布(112),所述的上表层为上无纺布(1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导流沟槽(202)连续或间断分布,导流沟槽(202)为直条状或S条状。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包覆无纺布(100)宽于下热风无纺布及上复合层的侧缘部沿所述材料运输方向连续折回,以使得所述复合芯体两侧被所述包覆无纺布(100)包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采用相同或者不同或者种类相同但性质不同的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均优选高分子材料(203)。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均为高分子材料(203)和绒毛浆(310)的混合物。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昌飞吕庆吕子恒李新旭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恒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