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的铁路通信机房环境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921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的铁路通信机房环境监控装置,包括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和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其中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以太网接口、UART接口、I/O输出接口,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包括面部特征库、指纹特征库、特征识别算法模块和存储数据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铁路通信机房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内增加指纹和人脸识别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杜绝非使用者本人进出铁路通信机房,提高了识别的可靠性,准确率高,识别方便,安全可靠。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vice for Railway Communication Room with Dual Characteristic Access Control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的铁路通信机房环境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的铁路通信机房环境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铁路行业的发展,铁路通信机房数量越来越多,分布广泛,很多通信机房处于山区和高原等恶劣环境中,部分通信机房无人值守,通信机房中的铁路通信设备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对铁路通信机房的监控和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铁路通信机房的进出管理。现有的铁路通信机房环境监控,监控对象包括电源参数、温度、湿度、烟雾、水浸、门禁和灯控等。目前铁路通信机房使用的门禁监控主要是通过ID/IC/NFC卡、指纹和密码等门禁传感器采集数据,并上传到后台数据库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符合要求就允许开门,这种门禁采集管理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卡片、密码等方式无法判断是否是使用者本人进出铁路通信机房,存在非法进入铁路通信机房漏洞;(2)指纹识别,很容易被复制,就算加上真皮指纹识别技术,也存在被入侵的漏洞;(3)人脸识别目前的主流技术是采集照片或视频数据来判断是否可以进出门禁出入口;如果采用活体监测技术又存在后台需架设分析服务器的成本高、面部特征采集和比对时间长等问题;(4)其他方式,如遥控、远程或手动方式均需要专人值守以便人工控制,特别是重要出出入口门禁需要24小时值守,管理和维护成本很高。以上问题将给铁路通信机房进出管理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的铁路通信机房环境监控装置,在铁路通信机房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内增加指纹和人脸识别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杜绝非使用者本人进出铁路通信机房,提高了识别的可靠性,准确率高,识别方便,安全可靠。本技术包括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和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其中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以太网接口、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I/O输出接口,其中中央处理器通过太网接口、UART接口采集人脸识别传感器和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特征信号,将特征信号封装成TCP/IP数据传输给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包括面部特征库、指纹特征库、特征识别算法模块和存储数据库,特征识别算法模块将从环境动力监控单元获取的TCP/IP数据与面部特征库和指纹特征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返回到中央处理器,返回数据的同时两数据储存在存储数据库;中央处理器接收到返回信号,通过I/O输出接口将其转换成I/O控制信号传输给门禁出入口,门禁出入口根据I/O控制信号来决定门禁的开、关等动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存储数据库与后台上位机相连。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人脸识别传感器和指纹识别传感器安装在铁路通信机房门禁处,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安装在机房内,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安装在监控中心机房。本技术采用的特征识别算法模块即为现有的面部采集算法和指纹采集算法,同时集成在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利用铁路通信机房环境动力监控传输资源,将指纹和人脸识别双特征门禁采集数据快速送到网管中心。2、采用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同时识别人脸和指纹,杜绝非使用者本人进出铁路通信机房。3、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与环境动力监控系统中的监控单元、网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节省传输资源和管理成本。4、双特征门禁采集识别比对,提高了识别的可靠性,准确率高,识别方便,安全可靠。5、本专利装置内部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前端采集传感器和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内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添和删减;方便采集传感器和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升级扩容,无缝对接;装置均使用标准接口,适应各种第三方设备。6、外观结构简洁美观,生产制造标准化,操作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央处理器接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和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其中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以太网接口、UART接口、I/O输出接口,其中中央处理器如图2所示,通过太网接口、UART接口采集人脸识别传感器和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特征信号,将特征信号封装成TCP/IP数据传输给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包括面部特征库、指纹特征库、特征识别算法模块和存储数据库,特征识别算法模块将从环境动力监控单元获取的TCP/IP数据与面部特征库和指纹特征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返回到中央处理器,返回数据的同时两数据储存在存储数据库;中央处理器接收到返回信号,通过I/O输出接口将其转换成I/O控制信号传输给门禁出入口,门禁出入口根据I/O控制信号来决定门禁的开、关等动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存储数据库与后台上位机相连。系统组成如下:1)时钟:给监控单元内芯片提供时序。2)内存:存储板载程序;存储配置数据;大数据转发时作缓存空间。3)TF卡:外接存储卡。4)指纹485口:实现接收指纹采集传感器的指纹数据。5)100Base-Tx/人脸照片:实现接收人脸识别采集传感器的面部图像数据。6)中央处理器:接收指纹UART数据和面部图像以太网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封装为以太网特征数据传输给网管中心;接收网管中心发来的比对结果;比对结果转换成I/O信号。7)I/O输出:输出I/O信号给门禁出入口,控制门禁的开、关。本技术装置中双特征采集传感器安装在铁路通信机房门禁附近,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安装在机房内,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安装在监控中心机房。带有双特征门禁采集传感器采集需要进入铁路通信机房人员的面部特征和指纹特征,并通过环境动力监控单元的进行数据转换,并传输到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的特征库;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将采集到的特征数据转换成以太网数据包传输到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通过识别比对算法将采集到的特征数据和特征库中数据进行比对;比对通过后,环境动力监控单元根据比对结果转换成I/O控制信号传输给门禁出入口;门禁出入口通过I/O信号控制开、关等动作;同时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将人员进、出时间、姓名等相关数据存入存储数据库;环境动力监控单元亦可同时将人员进、出时间、姓名等相关数据存入外接TF卡内,避免和网管中心连接断开情况下无法开门和连接恢复后数据遗漏的问题;本技术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的铁路通信机房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和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其中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以太网接口、UART接口、I/O输出接口,其中中央处理器通过太网接口、UART接口采集人脸识别传感器和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特征信号,将特征信号封装成TCP/IP数据传输给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包括面部特征库、指纹特征库、特征识别算法模块和存储数据库,特征识别算法模块将从环境动力监控单元获取的TCP/IP数据与面部特征库和指纹特征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返回到中央处理器,返回数据的同时两数据储存在存储数据库;中央处理器接收到返回信号,通过I/O输出接口将其转换成I/O控制信号传输给门禁出入口,门禁出入口根据I/O控制信号来决定门禁的开、关等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特征门禁采集管理的铁路通信机房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和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其中环境动力监控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以太网接口、UART接口、I/O输出接口,其中中央处理器通过太网接口、UART接口采集人脸识别传感器和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特征信号,将特征信号封装成TCP/IP数据传输给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环境动力监控网管中心包括面部特征库、指纹特征库、特征识别算法模块和存储数据库,特征识别算法模块将从环境动力监控单元获取的TCP/IP数据与面部特征库和指纹特征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巧英何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启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