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82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端子线结构,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以及与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连接的线束,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上设置有接头片,所述线束具有芯部和绝缘层,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内设置有用于芯部插入的芯部槽,所述线束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具有连接部,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线束的芯部插入芯部槽中并与接头片相连,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位于芯部槽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电阻降低,使得线束上通过的信号功率增大,且可对线束进行屏蔽,保证数据传输的精确性。

A Terminal Lin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通讯线材
,具体为一种端子线结构。
技术介绍
端子线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它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现有的端子线不能够对电阻进行调节,往往存在传输功率较低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降低电阻,提高功率的端子线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线结构,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以及与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连接的线束,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上设置有接头片,所述线束具有芯部和绝缘层,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内设置有用于芯部插入的芯部槽,所述线束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具有连接部,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线束的芯部插入芯部槽中并与接头片相连,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位于芯部槽的两侧,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用于线束通过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的两侧设置有金属片。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插柱,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对应的插槽。优选的,所述线束还具有导滑层,所述导滑层设置于绝缘层的外侧。优选的,所述配合部和滑动块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滑动块的金属片插入至第二接线端子的凹槽中,金属片可与芯部槽两侧的连接片进行连接,使得插入芯部槽中的芯部能够与连接片以及金属片连接,从而增大了芯部的接触面积,使得电阻降低,线束上通过的信号功率增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线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线结构的滑动块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线结构的第二接线端子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线结构的线束的截面图。图中:1、第一接线端子;2、线束;3、第二接线端子;4、滑动块;5、连接部;6、配合部;7、金属片;8、接头片;9、芯部槽;10、绝缘层;11、导滑槽;12、插柱;13、插槽;14、连接片;15、导滑层;16、芯部;17、凹槽;18、第一绝缘层;19、缠绕屏蔽层;20、第二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端子线结构,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第二接线端子3以及与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3连接的线束2,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上设置有接头片8,所述线束2具有芯部16和绝缘层10,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内设置有用于芯部16插入的芯部槽9,所述线束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具有连接部5,所述滑动块4上设置有与连接部5相配合的配合部6,所述线束2的芯部16插入芯部槽9中并与接头片8相连,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上设置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设置有连接片14,所述连接片14位于芯部槽9的两侧,所述滑动块4上设置有用于线束2通过的导滑槽11,所述导滑槽11的两侧设置有金属片7。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滑动块4上设置有插柱12,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上设置有对应的插槽13。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线束2还具有导滑层15,所述导滑层15设置于绝缘层10的外侧。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例,所述配合部6和滑动块4一体成型。本技术通过将滑动块4的金属片7插入至第二接线端子3的凹槽17中,金属片7可与芯部槽9两侧的连接片14进行连接,使得插入芯部槽9中的芯部16能够与连接片14以及金属片7连接。其中,由于导滑槽11是用于穿设线束2的,线束2具有芯部16和绝缘层10,而芯部槽9是用于穿设线束2的芯部16,因此导滑槽11的直径大于芯部槽9。当金属片7插入至凹槽17中时,由于两组金属片7之间的距离大于两组连接片14之间的距离,使得金属片7与连接片14连接时,金属片7位于连接片14的外侧,即两组金属片7将两组连接片14包住。如此设置,增大了芯部16的接触面积,使得电阻降低,线束2上通过的信号功率增大。其中,绝缘层10包括第一绝缘层18、缠绕屏蔽层19和第二绝缘层20,缠绕屏蔽层19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8的外层,第二绝缘层20设置于缠绕屏蔽层19的外层。且第一绝缘层18优选为耐高温高密度聚乙烯绝缘层,缠绕屏蔽层19为无氧铜缠绕屏蔽层,第二绝缘层20为耐高温聚氯乙烯绝缘层。第一绝缘层18、缠绕屏蔽层19和第二绝缘层20的设置,使得线束2的绝缘性大大提高,能够有效避免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外部电场的影响,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精确性。且插柱12和插槽13的配合设置使得滑动块4与第二接线端子3的连接更加的稳固,导滑层15的设置可减少线束2表面的摩擦,使得滑动块4可在线束2上更好的滑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线结构,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第二接线端子(3)以及与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3)连接的线束(2),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上设置有接头片(8),所述线束(2)具有芯部(16)和绝缘层(10),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内设置有用于芯部(16)插入的芯部槽(9),所述线束(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具有连接部(5),所述滑动块(4)上设置有与连接部(5)相配合的配合部(6),所述线束(2)的芯部(16)插入芯部槽(9)中并与接头片(8)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上设置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设置有连接片(14),所述连接片(14)位于芯部槽(9)的两侧,所述滑动块(4)上设置有用于线束(2)通过的导滑槽(11),所述导滑槽(11)的两侧设置有金属片(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线结构,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第二接线端子(3)以及与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3)连接的线束(2),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上设置有接头片(8),所述线束(2)具有芯部(16)和绝缘层(10),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内设置有用于芯部(16)插入的芯部槽(9),所述线束(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具有连接部(5),所述滑动块(4)上设置有与连接部(5)相配合的配合部(6),所述线束(2)的芯部(16)插入芯部槽(9)中并与接头片(8)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上设置有凹槽(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柏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森鹤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