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道智能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820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3:14
一种三通道智能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按键、导电弹片和导电体,绝缘壳体的上部设有三组孔,每组孔包括一接线孔和一按键安装孔,其中一组孔还包括一测试孔,按键安装孔内设有一按键;绝缘壳体的内部设有分别与三组孔相对应的三个导电弹片和连接三个导电弹片的导电体,导电体上开设三个导电连接孔,导电弹片的两端插入对应的导电连接孔内,导电弹片与相对应的按键接触配合;导电体上设有导电延伸部和勾部。本连接器具有三个连接通道,可实现一进二出的功能,采用快速插拔式接线方式,可接单股硬线、多股线,实用性和通用性更强;导电延伸部保证了导电体和导线的有效接触面,保证了导电功能,勾部防止导电体产生变形,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Three-channel Intelligent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通道智能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三通道智能连接器。
技术介绍
模块化的接线端子广泛用于供电电路连接。现有技术中,可安装在配电箱导轨上的接线模块包括绝缘壳体、进线接线柱、出线接线柱和导电体,进线接线柱和出线接线柱在绝缘壳体内通过导电体导通。但是目前的接线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电体的结构强度不够,易造成其结构变形,而且导电体的固定方式不够稳固,造成其与连接的导线的接触面不够,影响产品的导电功能,还无法使用测试插头对端子进行快速地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三通道智能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通道智能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按键、导电弹片和导电体,所述的绝缘壳体的上部设有三组孔,每组孔包括一个接线孔和一个按键安装孔,所述的按键安装孔内设有一个按键;绝缘壳体的内部设有分别与三组孔相对应的三个导电弹片,所述的导电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弹性臂、折弯部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的第一弹性臂设置于相对应的接线孔和按键安装孔的下面,并与相对应的按键接触配合,所述的折弯部和第二弹性臂通过绝缘壳体内部的结构位置固定;所述的导电体设置于绝缘壳体的内部且与三个导电弹片相连接,导电体呈长板片状,导电体上开设有三个导电连接孔,所述的导电连接孔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一组孔和一个导电弹片,导电连接孔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状,导电连接孔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接线孔的位置上下相对应,导电连接孔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导电弹片的第二弹性臂的位置上下相对应,导电连接孔内插入有相对应的导电弹片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的导电体上的三个导电连接孔的一端处均设有一竖直向下的导电延伸部,导电体的两端末端均设有一向上的勾部,所述的绝缘壳体内部设有分别与导电体的两端末端的勾部相对应的两个卡槽;其中,所述的绝缘壳体上部的一组孔还包括一个测试孔,所述的测试孔通至相对应的导电弹片处。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弹性臂的末端设有刀口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弹性臂的末端设有勾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弹片的第一弹性臂的末端抵在相对应的导电连接孔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连接器具有三个连接通道,可实现一进二出的功能;接线采用按键、导电弹片和导电体配合的快速插拔式接线方式,方便、快捷、高效;多样化接线,可接单股硬线、多股线,与现有接线方式相比,实用性和通用性更强,可满足不同的接线需求;导电体上设有导电延伸部和勾部,导电延伸部保证了导电体与导线(或是压接端头)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保证了导电功能,勾部可有效地防止导电体左右移动,防止导电体产生变形,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绝缘壳体上还设有测试孔,便于测试插头插入,可以对线路上电信号进行测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接单股硬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接多股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接测试插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如下:1绝缘壳体101接线孔102按键安装孔103卡槽104测试孔2按键3导电弹片301第一弹性臂302折弯部303第二弹性臂304刀口结构305勾形结构4导电体401导电连接孔402导电延伸部403勾部5单股硬线6多股线7压接端头8测试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技术。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技术,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3,三通道智能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1、按键2、导电弹片3和导电体4;所述的绝缘壳体1上部设有三组孔,每组孔包括一个接线孔101和一个按键安装孔102;所述的按键安装孔102内设有一个按键2;绝缘壳体1的内部设有分别与三组孔相对应的三个导电弹片3,所述的导电弹片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弹性臂301、折弯部302和第二弹性臂303,所述的第一弹性臂301设置于相对应的接线孔101和按键安装孔102的下面,并与相对应的按键2接触配合,所述的折弯部302和第二弹性臂303通过绝缘壳体1内部的结构位置固定;所述的导电体4设置于绝缘壳体1的内部且与三个导电弹片3相连接,导电体4呈长板片状,导电体4上开设有三个导电连接孔401,所述的导电连接孔401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状,导电连接孔401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接线孔101的位置上下相对应,导电连接孔401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导电弹片3的第二弹性臂303的位置上下相对应,导电连接孔401内插入有相对应的导电弹片3的第一弹性臂301和第二弹性臂303。所述的导电体4上的三个导电连接孔401的一端处均设有一竖直向下的导电延伸部402,导电延伸部402作为导电体4上的延伸部分,保证了导电体4与导线(或是压接端头7)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保证了导电功能;导电体4的两端末端均设有一向上的勾部403,所述的绝缘壳体1内部设有分别与导电体4的两端末端的勾部403相对应的两个卡槽103,通过勾部403与卡槽103配合可以有效地防止导电体4左右移动,进而防止导电体4产生变形。其中,所述的第一弹性臂301的末端设有刀口结构304,能压入导线(或是压接端头7),在弹力作用下,导线不易被拔出;所述的第二弹性臂303的末端设有勾形结构305,可以固定在导电连接孔401的另一端,不会上下移动。初始状态时,连接器内的导电弹片3的第一弹性臂301的末端抵在相对应的导电连接孔401的一端。接线时,按压要接线的接线孔101旁侧的按键2,按键2下压带动对应的导电弹片3的第一弹性臂301产生弹性变形,导电弹片3的第一弹性臂301沿着导电体4的导电连接孔401向导电连接孔401的另一端移动,进而导电弹片3的第一弹性臂301的末端与导电连接孔401的一端之间打开一个开口。然后将导线插入接线孔101和开口内,松开按键2,导电弹片3的第一弹性臂301恢复变形,并将导线压紧在导电连接孔401的一端和导电延伸部402上,实现快速接线。拔线时,同样按压按键2,使导电弹片3的第一弹性臂301松开,拔出导线,再松开按键2即可,实现快速拔线。本连接器可以多样化接线,参见图4和图5,可接单股硬线5,也可接端部有压接端头7的多股线6,与现有接线方式相比,产品的实用性、通用性更强,可满足不同的接线需求。所述的绝缘壳体1上部的一组孔还设有一个测试孔104,所述的测试孔104通至相对应的导电弹片3处。测试时,参见图6,将测试插头8插入测试孔104内,测试插头8的端部与导电弹片3接触,就可以对线路上的电信号进行测试。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技术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技术的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总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道智能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按键、导电弹片和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壳体的上部设有三组孔,每组孔包括一个接线孔和一个按键安装孔,所述的按键安装孔内设有一个按键;绝缘壳体的内部设有分别与三组孔相对应的三个导电弹片,所述的导电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弹性臂、折弯部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的第一弹性臂设置于相对应的接线孔和按键安装孔的下面,并与相对应的按键接触配合,所述的折弯部和第二弹性臂通过绝缘壳体内部的结构位置固定;所述的导电体设置于绝缘壳体的内部且与三个导电弹片相连接,导电体呈长板片状,导电体上开设有三个导电连接孔,所述的导电连接孔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一组孔和一个导电弹片,导电连接孔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状,导电连接孔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接线孔的位置上下相对应,导电连接孔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导电弹片的第二弹性臂的位置上下相对应,导电连接孔内插入有相对应的导电弹片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的导电体上的三个导电连接孔的一端处均设有一竖直向下的导电延伸部,导电体的两端末端均设有一向上的勾部,所述的绝缘壳体内部设有分别与导电体的两端末端的勾部相对应的两个卡槽;其中,所述的绝缘壳体上部的一组孔还包括一个测试孔,所述的测试孔通至相对应的导电弹片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道智能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按键、导电弹片和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壳体的上部设有三组孔,每组孔包括一个接线孔和一个按键安装孔,所述的按键安装孔内设有一个按键;绝缘壳体的内部设有分别与三组孔相对应的三个导电弹片,所述的导电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弹性臂、折弯部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的第一弹性臂设置于相对应的接线孔和按键安装孔的下面,并与相对应的按键接触配合,所述的折弯部和第二弹性臂通过绝缘壳体内部的结构位置固定;所述的导电体设置于绝缘壳体的内部且与三个导电弹片相连接,导电体呈长板片状,导电体上开设有三个导电连接孔,所述的导电连接孔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一组孔和一个导电弹片,导电连接孔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状,导电连接孔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接线孔的位置上下相对应,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良赵建余蒋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