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连接器及端子连接器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196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插头连接器(102)的若干弹簧连接件(104)连接至接口模块(106)的相同数目的接触连接件(108)的端子连接器(100)。所述端子连接器包括:具有底面(111),顶面(112)以及若干条形导体(114)的印刷电路板(110),其中,每一条形导体(114)均可与所述接口模块(106)的接触连接件(108)电连接;若干金属销(116),其中每一金属销(116)均以导电且一体结合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条形导体(114),所述金属销(116)自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所述底面(111)延伸,并可插入所述插头连接器(102)的所述弹簧连接件(104)内。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erminal connector and termin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端子连接器及端子连接器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信号路由的端子连接器以及端子连接器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技术等
中,多种导体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控制设备或系统与可含有传感器或执行器的相应现场设备之间的信号相关连接,以将信号传递至目的地点,供所述各设备的控制之用,或供评测目的之用。因此,经导体布线实现的信号路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常例如使用所谓的端子条或连接端子实现控制设备与现场设备间的信号连接,其中,信号以单线路由的方式连接,从而实现各导体的布线。此外,“端子连接器”和“端子板”两词常用于端子条或连接端子,尤其集中式连接端子阵列的特定形式。现有技术中,控制系统与现场设备之间的另一种可选已知信号连接方式例如为经采用所谓传输模块的预制系统线缆连接控制系统信号。其中,通常使标准插头连接器(如FLK或D-SUB类型)与传输或接口模块接触连接。该模块通过印刷电路板在输出端与螺丝拉伸弹簧等弹簧连接件或所谓的推入式连接端子连接,从而将相应的现场信号连接至该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例如如图1所示,而传输模块例如如已公布的EP2115539B1所述。具体而言,在信号数目为多个且使用相应数目的单引线线路对各系统和设备进行信号相关连接时,确保所使用的多条单引线线路或导体与相应连接端子之间实现清晰的信号分配这一点至关重要。在实际使用中,连接端子的信号分配通常通过端子上的印记实现。然而,与此同时,人们致力于以最小的可用空间设置尽可能多的单引线线路(尤其在自动化
中),从而使得引线和导体的封装密度稳步增大。具体而言,采用大量单引线线路的情形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技术难题,在该情形中,要想在控制系统与一个或多个现场设备之间以所需的高部件封装密度实现清晰且简单的信号连接或信号路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端子连接器以及端子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实现待连接设备之间在其信号层面上的简单、灵活、经济的信号连接或信号路由方法。另一目的在于实现相对于信号路由或导体布线的高封装密度,并同时实现清晰的信号分离和信号分配。本专利技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各有利实施方式形成附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的技术方案。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插头连接器的若干弹簧连接件与接口模块的相同数目的接触连接件连接的端子连接器,包括: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具有底面,顶面以及若干条形导体,其中,每一条形导体均可电连接至所述接口模块的接触连接件;以及若干金属销,其中,每一金属销均以导电且一体结合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条形导体,这些金属销自所述印刷电路板底面延伸,并可插入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弹簧连接件内。由于本专利技术端子连接器允许按照意愿选择或扩大集中式连接端子或端子条的数目,因此具有信号路由灵活性较高的优点。其中,仅需使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尺寸与所需的信号路由相适应即可。通过使用所述印刷电路板,可避免复杂的单引线线路,并可大幅简化以相关信号路由制造所述端子连接器的工艺,并大幅缩短工艺时间,因此还可实现节省成本的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端子连接器无需其他常见单引线线路用于信号路由的大部分构造,因此还具有可实现明确简单的信号分离和信号分配的优点。由于采用所述印刷电路板,并且将各金属销以导电的方式同时一体结合至该印刷电路板。因此本专利技术端子连接器还具有设计牢固,从而可有效抵抗例如因冲击或气候影响所致有害外力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端子连接器包括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顶面上的接口触点,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条形导体电连接至,尤其电连接且一体结合至,该接口模块的接触连接件。如此所实现的优点在于,该端子连接器结构坚固,可抵抗作用于其上的冲击或气候影响(如受热或受潮)等外部作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条形导体沿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顶面延伸,或者不但沿该顶面,而且还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至少一个中间层内延伸。如此所实现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所谓的多层设置方式,实现条形导体或信号的交叉,同时不引起短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口模块为FLK连接器,IDC连接器,D-SUB连接器或ELCO连接器。如此所实现的优点在于,提高不同类型连接器选择和使用上的灵活性,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端子连接器和相应接口模块能够用于许多不同的技术应用领域。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针对每一金属销,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底面上均设有钻孔,该钻孔至少延伸至条形导体并且/或者穿通条形导体,每一金属销均插入相应的钻孔中。同时,该钻孔还作为所述金属销的引导件,为其提供额外的支撑作用。此外,通过相应钻孔,各金属销更加易于插入。另外,可尤其例如通过合适的机构,实现所述金属销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高效自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每一金属销均具有可插入弹簧连接件内的本体部分,以及与条形导体接触的条形导体部分,其中,该条形导体部分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具有一定角度。如此所实现的优点在于,更加易于将所述金属销插入所述弹簧连接件中。此外,还可实现将所述金属销尤为牢固地保持于位,不易移出该位置。另外,还可最大程度地减小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各个钻孔的钻孔直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条形导体部分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的角度处于10°~20°的角度范围,尤其为15°。如此所实现的优点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每一相应钻孔的直径,从而尤其有效地利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有效表面面积。此外,通过大量的钻孔,能够有效实现尤为牢固和紧凑的端子连接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金属销的所述本体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条形导体部分的直径。如此所实现的优点在于,可实现与所述端子连接器的距离均一性。此外,还可实现所述金属销与印刷电路板之间更为高效的连接工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本体部分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底面也具有一定角度。如此所实现的优点在于,使得所述本体部分的设计更为高效,从而例如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相应钻孔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金属销具有圆形或四边形的截面。四边形的截面可尤其使得各金属销具有更大的承力面,从而防止或至少最大程度地减小金属销的滑动或移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顶面覆盖有触摸保护板。如此所实现的优点在于,可防止或至少最大程度地减小外部气候影响,或其他作用材料对所述印刷电路板及金属销各部分的污染或损坏,或其他作用材料对所述印刷电路板与金属销间接触连接的破坏。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触摸保护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顶面之间由间隔件隔开,该间隔件横向布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顶面上。如此所实现的优点在于,可使得印刷电路板与金属销之间的接触连接中例如因焊材累积所致局部突起等原因而发生的不平之处对触摸保护板结构不产生负面影响,从而至少避免该触摸保护板结构所导致的对其保持牢固度及抗冲击能力的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插头连接器为条形端子连接器。如此所实现的优点在于,能够以简单灵活的方式扩展线路和信号连接,从而使得该插头连接器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应用要求和应用领域。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弹簧连接件和所述金属销具有相同的几何构造,从而使得这些金属销能够同时插入所述弹簧连接件中。如此所实现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连接器(100),用于将插头连接器(102)的若干弹簧连接件(104)连接至接口模块(106)的相同数目的接触连接件(108),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电路板(110),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底面(111),顶面(112)以及若干条形导体(114),其中,每一条形导体(114)均可电连接至所述接口模块(106)的接触连接件(108);若干金属销(116),其中,每一金属销(116)均以导电且一体结合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条形导体(114),所述金属销(116)自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所述底面(111)延伸,并可插入所述插头连接器(102)的所述弹簧连接件(104)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18 DE 102016122263.11.一种端子连接器(100),用于将插头连接器(102)的若干弹簧连接件(104)连接至接口模块(106)的相同数目的接触连接件(108),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电路板(110),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底面(111),顶面(112)以及若干条形导体(114),其中,每一条形导体(114)均可电连接至所述接口模块(106)的接触连接件(108);若干金属销(116),其中,每一金属销(116)均以导电且一体结合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条形导体(114),所述金属销(116)自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所述底面(111)延伸,并可插入所述插头连接器(102)的所述弹簧连接件(10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所述顶面(112)上的接口触点(108),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所述条形导体(114)电连接至,尤其电连接且一体结合至,所述接口模块(106)的所述接触连接件(108)。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当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端子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导体(114)沿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所述顶面(112)延伸,或者不但沿所述顶面,而且还在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至少一个中间层(120)内延伸。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当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端子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模块(106)为FLK连接器,IDC连接器,D-SUB连接器或ELCO连接器。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当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端子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一金属销(116),所述印刷电路板(110)的所述底面(111)上均设有钻孔(122),所述钻孔至少延伸至条形导体(114)并且/或者穿通条形导体(114),每一金属销(116)均插入相应的钻孔(122)中。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当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端子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每一金属销(116)均具有可插入弹簧连接件(104)内的本体部分(124),以及与条形导体(114)接触的条形导体部分(126),所述条形导体部分(126)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124)具有一定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导体部分(126)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124)的角度处于10°~20°的角度范围,尤其为15°。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端子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销(116)的所述本体部分(124)的直径大于所述条形导体部分(126)的直径。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端子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尼尔·尤特莫尔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