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69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2: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该身份鉴权装置包括:第一投射器,用于投射红外泛光至一待测物体;第二投射器,用于投射红外结构光至该待测物体;图像传感装置,用于捕获由该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泛光、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一红外图像,以及用于捕获由该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结构光、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二红外图像;和处理器,用于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确认所述待测物体的身份是否合法。该电子设备包括该身份鉴权装置。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Device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一种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开始采用各种传感技术对物体进行识别。例如,指纹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等。然,指纹识别技术与虹膜识别技术等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例如,指纹识别技术并不能进行较远距离的感测,虹膜识别技术的感测响应速度较慢等。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传感技术,用于身份鉴权。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方式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实施方式需要提供一种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首先,本申请提供一种身份鉴权装置,包括:第一投射器,用于投射红外泛光至一待测物体;第二投射器,用于投射红外结构光至该待测物体;图像传感装置,用于捕获由该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泛光、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一红外图像,以及用于捕获由该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结构光、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二红外图像;处理器,用于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确认所述待测物体的身份是否合法。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该身份鉴权装置通过光学图像传感的方式对该待测物体的身份进行鉴权。其中,该处理器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能够获得该待测物体的2D属性信息,根据该第二红外图像能够获得该待测物体的3D属性信息,从而,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和该第二红外图像,能够确认该待测物体的身份是否合法。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光学传感技术来实现鉴权。另外,该光学传感技术可适用于较远距离的感测,且感测响应速度较快。所述较远距离例如为1米范围内或甚至更远一些的距离。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泛光的波长范围为[925,955]纳米,和/或,所述红外结构光的波长范围为[925,955]纳米。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泛光的波长为940纳米、或/和,所述红外结构光的波长为940纳米。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进行身份鉴权时,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该第一投射器、第二投射器、和该图像传感装置协同工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身份鉴权装置进一步包括高速数据传送链路,用于把图像传感装置中表示该第一红外图像的信号和表示该第二红外图像的信号传送到该处理器中进行处理。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份鉴权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投射器和所述第二投射器分时工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身份鉴权装置进一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预存一个或多个样本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进行身份鉴权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投射器先于所述第二投射器工作,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红外图像来比对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该存储器中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是否匹配,当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匹配时,所述处理器接着根据所述第二红外图像来判断该待测物体是否为立体物体,否则,当该处理器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不匹配时,则身份鉴权失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该处理器判断得知该待测物体不是立体物体时,则身份鉴权失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该处理器判断得知该待测物体为立体物体时,则身份鉴权成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处理器在比对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是否匹配的同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投射器投射红外结构光到该待测物体,所述图像传感装置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二红外图像;或,当所述处理器在比对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是否匹配之前: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控制所述第一投射器关闭,控制第二投射器开启,所述图像传感装置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二红外图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进行身份鉴权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投射器先于所述第一投射器工作,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红外图像来判断该待测物体是否为立体物体,当判断得知该待测物体为立体物体时,所述处理器接着根据所述第一红外图像来比对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是否匹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该处理器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不匹配时,则身份鉴权失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处理器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匹配时,则身份鉴权成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判断该待测物体是否为立体物体的同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投射器投射红外泛光到该待测物体,所述图像传感装置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一红外图像;或,当所述处理器在判断该待测物体是否为立体物体之前: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投射器关闭,控制第一投射器开启,所述图像传感装置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一红外图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进行身份鉴权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投射器先于所述第二投射器工作,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红外图像来比对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是否匹配,当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不匹配时,则身份鉴权失败,当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匹配时,所述控制电路接着控制第一投射器关闭,控制第二投射器开启,所述图像传感装置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二红外图像;所述处理器接着根据所述第二红外图像来判断该待测物体是否为立体物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处理器判断得知该待测物体不是立体物体时,则身份鉴权失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处理器判断得知该待测物体为立体物体时,则身份鉴权成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进行身份鉴权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投射器先于所述第二投射器工作,并在分别获得第一红外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后,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红外图像来判断该待测物体是否为立体物体,当判断得知该待测物体不是立体物体时,则身份鉴权失败,当判断得知该待测物体是立体物体时,则再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比对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是否匹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该处理器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不匹配时,则身份鉴权失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该处理器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匹配时,则身份鉴权成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进行身份鉴权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投射器先于所述第一投射器工作,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红外图像来判断该待测物体是否为立体物体,当判断得知该待测物体不是立体物体时,则身份鉴权失败,当判断得知该待测物体为立体物体时,所述控制电路接着控制第二投射器关闭,控制第一投射器开启,所述图像传感装置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一红外图像;所述处理器接着根据所述第一红外图像来比对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是否匹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处理器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不匹配时,则身份鉴权失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处理器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匹配时,则身份鉴权成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进行身份鉴权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投射器先于所述第一投射器工作,并在分别获得第二红外图像和第一红外图像后,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获得的第一红外图像,比对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是否匹配,如果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不匹配,则身份鉴权失败,如果确认该待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与预存的二维图像信息匹配,则再根据获得的第二红外图像,判断该待测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身份鉴权装置,包括:第一投射器,用于投射红外泛光至一待测物体;第二投射器,用于投射红外结构光至该待测物体;图像传感装置,用于捕获由该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泛光、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一红外图像,以及用于捕获由该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结构光、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二红外图像;和处理器,用于根据该第二红外图像获得该待测物体的深度图像信息,并用于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和深度图像信息,确认所述待测物体的身份是否合法;其特征在于:该身份鉴权装置进一步包括高速数据传送链路,用于把图像传感装置中表示该第一红外图像的信号和表示该第二红外图像的信号传送到该处理器中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身份鉴权装置,包括:第一投射器,用于投射红外泛光至一待测物体;第二投射器,用于投射红外结构光至该待测物体;图像传感装置,用于捕获由该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泛光、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一红外图像,以及用于捕获由该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结构光、感测该待测物体的第二红外图像;和处理器,用于根据该第二红外图像获得该待测物体的深度图像信息,并用于根据该第一红外图像和深度图像信息,确认所述待测物体的身份是否合法;其特征在于:该身份鉴权装置进一步包括高速数据传送链路,用于把图像传感装置中表示该第一红外图像的信号和表示该第二红外图像的信号传送到该处理器中进行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鉴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泛光的波长范围为[925,955]纳米,和/或,所述红外结构光的波长范围为[925,955]纳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浦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