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弯管涡流的循环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49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弯管涡流的循环换热装置,包括外换热管、输送管、内换热管以及传热管,外换热管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出管,且外换热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入管,外换热管的下端设有多组外固定座,内伸缩座的内部设有齿轮槽,齿轮啮合连接在内伸缩座的内部,内伸缩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卡接在外换热管的下表面,外固定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伸缩座,内伸缩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且内伸缩座的内部扇叶齿轮槽,齿轮啮合在齿轮槽内,通过对齿轮进行转动,使得内伸缩座发生上下移动,进而使外换热管的高度发生变化,操作简单,适用范围较广,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

A Circulating Heat Exchanger Using Eddy Current in Elbow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弯管涡流的循环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利用弯管涡流的循环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现有技术中,一般将冷流体与热流体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冷流体与热流体在换热器内部的接触时间较短,接触面积较小,使得换热效率低下,采用一般的换热方式进行换热,换热的质量不高,影响使用效果;且换热器的支架高度通常为固定设置,当需要对不同的设备进行换热时,通常需要通过管道等进行连接,操作复杂,不便于对不同设备进行换热,对于不同设备需要更换不同的支架,费时费力,适用范围较小,使用效果较差,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弯管涡流的循环换热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弯管涡流的循环换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弯管涡流的循环换热装置,包括外换热管、输送管、内换热管以及传热管,所述外换热管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出管,且外换热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入管,外换热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冷凝出管固定连接,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入管固定连接,且输送管的表面套接有多组冷凝管,外换热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换热管,所述内换热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入管,且内换热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出管,内换热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涡轮扇,且内换热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热管,所述传热管的一端与传热出管固定连接,传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外换热管的下端设有多组外固定座,所述外固定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伸缩座,所述内伸缩座的内部设有齿轮槽,且内伸缩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在内伸缩座的内部,内伸缩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卡接在外换热管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冷凝出管固定连接在外换热管的上表面左侧部分,冷凝入管固定连接在外换热管的下表面右侧部分,输送管呈圆形管状结构,输送管为螺旋结构设置。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呈圆形管状结构,输送管包括多组水平管和斜管,冷凝管套接在多组水平管和斜管的表面,冷凝管的内部填充有冷凝液。优选的,所述传热入管固定连接在内换热管的上表面左侧部分,传热出管固定连接在内换热管的下表面右侧部分,传热管呈圆柱形管状结构,传热管为螺旋结构设置,涡轮扇处在传热入管的下端,且涡轮扇固定连接在内换热管的侧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外固定座呈矩形框体结构,内伸缩座呈空心矩形结构,内伸缩座滑动连接在外固定座的内部,齿轮转动连接在内伸缩座的空心部分的内壁上,支撑板呈圆弧形板状结构,支撑板卡接在外换热管的下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外换热管处在内换热管的外端,两种流体分开处理,提高了换热质量,输送管与传热管均为螺旋弯曲设置,提高了流体与管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输送管的表面套接有冷凝管,提高了冷流体的换热质量,传热管的侧面设置有涡轮扇,采用涡轮式的结构对热流体进行输送,保证了热流体的换热质量;2.外固定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伸缩座,内伸缩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且内伸缩座的内部扇叶齿轮槽,齿轮啮合在齿轮槽内,通过对齿轮进行转动,使得内伸缩座发生上下移动,进而使外换热管的高度发生变化,操作简单,适用范围较广,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换热管与内换热管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输送管与冷凝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固定座与内伸缩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外换热管1、冷凝出管2、冷凝入管3、输送管4、冷凝管5、内换热管6、传热入管7、传热出管8、涡轮扇9、传热管10、外固定座11、内伸缩座12、齿轮槽13、齿轮14、支撑板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弯管涡流的循环换热装置,包括外换热管1、输送管4、内换热管6以及传热管10,外换热管1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出管2,且外换热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入管3,外换热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4,输送管4的一端与冷凝出管2固定连接,输送管4的另一端与冷凝入管3固定连接,且输送管4的表面套接有多组冷凝管5,外换热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换热管6,内换热管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入管7,且内换热管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出管8,内换热管6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涡轮扇9,且内换热管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热管10,传热管10的一端与传热出管8固定连接,传热管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外换热管1的下端设有多组外固定座11,外固定座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伸缩座12,内伸缩座12的内部设有齿轮槽13,且内伸缩座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14,齿轮14啮合连接在内伸缩座12的内部,内伸缩座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卡接在外换热管1的下表面。进一步地,冷凝出管2固定连接在外换热管1的上表面左侧部分,冷凝入管3固定连接在外换热管1的下表面右侧部分,输送管4呈圆形管状结构,输送管4为螺旋结构设置,通过输送管4的螺旋结构,使得冷流体与输送管4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使冷流体的换热效率得到提高,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地,冷凝管5呈圆形管状结构,输送管4包括多组水平管和斜管,冷凝管5套接在多组水平管和斜管的表面,冷凝管5的内部填充有冷凝液,冷流体在进行换热时,再通过输送管4的时候,冷凝管5内部的冷凝液对输送管4内部的冷流体进行进一步地冷却,进一步地提高了冷流体的换热质量。进一步地,传热入管7固定连接在内换热管6的上表面左侧部分,传热出管8固定连接在内换热管6的下表面右侧部分,传热管10呈圆柱形管状结构,传热管10为螺旋结构设置,涡轮扇9处在传热入管7的下端,且涡轮扇9固定连接在内换热管6的侧内壁上,通过涡轮扇9的作用,使得热流体形成涡轮式流动,提高了换热的效率,同时传热管10的螺旋结构增加了热流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提高了换热效率。进一步地,外固定座11呈矩形框体结构,内伸缩座12呈空心矩形结构,内伸缩座12滑动连接在外固定座11的内部,齿轮14转动连接在内伸缩座12的空心部分的内壁上,支撑板15呈圆弧形板状结构,支撑板15卡接在外换热管1的下表面,通过对齿轮14进行转动,使得内伸缩座12在外固定座11的内部上下滑动,适用于对不同的设备进行换热,适用范围较广,省时省力,使用效果好。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向冷凝入管3的内部通入冷流体,冷流体通过冷凝入管3进入到输送管4的内部,因输送管4为螺旋结构设置,冷凝入管3在输送管4的内部流动的时间得到增加,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冷凝管5套接在输送管4的表面,通过冷凝管5内部的冷凝液对输送管4的内部进行降温,使得通过冷凝出管2排出的冷流体的温度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弯管涡流的循环换热装置,包括外换热管(1)、输送管(4)、内换热管(6)以及传热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出管(2),且外换热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入管(3),外换热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4),所述输送管(4)的一端与冷凝出管(2)固定连接,输送管(4)的另一端与冷凝入管(3)固定连接,且输送管(4)的表面套接有多组冷凝管(5),外换热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换热管(6),所述内换热管(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入管(7),且内换热管(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出管(8),内换热管(6)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涡轮扇(9),且内换热管(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热管(10),所述传热管(10)的一端与传热出管(8)固定连接,传热管(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外换热管(1)的下端设有多组外固定座(11),所述外固定座(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伸缩座(12),所述内伸缩座(12)的内部设有齿轮槽(13),且内伸缩座(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啮合连接在内伸缩座(12)的内部,内伸缩座(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卡接在外换热管(1)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弯管涡流的循环换热装置,包括外换热管(1)、输送管(4)、内换热管(6)以及传热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出管(2),且外换热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入管(3),外换热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4),所述输送管(4)的一端与冷凝出管(2)固定连接,输送管(4)的另一端与冷凝入管(3)固定连接,且输送管(4)的表面套接有多组冷凝管(5),外换热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换热管(6),所述内换热管(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入管(7),且内换热管(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出管(8),内换热管(6)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涡轮扇(9),且内换热管(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热管(10),所述传热管(10)的一端与传热出管(8)固定连接,传热管(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外换热管(1)的下端设有多组外固定座(11),所述外固定座(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伸缩座(12),所述内伸缩座(12)的内部设有齿轮槽(13),且内伸缩座(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啮合连接在内伸缩座(12)的内部,内伸缩座(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卡接在外换热管(1)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李鑫王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中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