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45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安装技术领域,针对清洗十分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安装框,安装框可拆卸连接于建筑预留的出风口处,安装框设有供排风口本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安装框设有抵紧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内侧壁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贯穿安装框相对的两个侧壁并沿水平方向滑动抵紧杆,连接组件还包括套管,两个抵紧杆均与套管滑动连接,连接组件还包括限制抵紧杆与套管相对滑动的锁紧组件。通过松开锁紧组件即可滑动抵紧杆,使得摩擦力消失,进而使得安装框易于拆离建筑预留的出风口,使得安装框的装卸操作均十分方便,安装框拆卸后将便于清洗且清洗较为干净。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ir-conditioning Exhaust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调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空调排风口作为中央空调出风端,起到均匀出风的效果,但空调排风口为开放式结构,容易积灰,需要定时清洗,以避免从排风口排风时灰尘被吹至室内进而被人体吸收的情况,因此排风口本体通常与排风口的安装框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清洗。在排风口本体积灰的同时,安装框也会积累大量灰尘,现有的安装框通过自攻螺丝从安装框的内壁贯穿后与建筑预留出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导致安装框在清洗时,需要伸入建筑预留出风口内进行,且安装框与建筑预留出风口的间隙中积累的灰尘难以清理,导致清洗十分不便,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具有便于清洗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可拆卸连接于建筑预留的出风口处,所述安装框设有供排风口本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安装框设有抵紧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内侧壁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贯穿安装框相对的两个侧壁并沿水平方向滑动抵紧杆,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套管,两个所述抵紧杆均与套管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限制抵紧杆与套管相对滑动的锁紧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紧杆贯穿安装框并抵紧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内壁,通过摩擦力使得安装框与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稳定连接,通过锁紧组件限制抵紧杆与套管相对滑动以保持持久的抵紧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内壁的效果,通过松开锁紧组件即可滑动抵紧杆,当抵紧杆滑动少量距离后即可取消对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内壁抵接作用,使得摩擦力消失,进而使得安装框易于拆离建筑预留的出风口,使得安装框的装卸操作均十分方便,同时安装框拆卸后将便于清洗安装框,且清洗较为干净,还便于清洗建筑预留的出风口与安装框连接的内壁,使得空调出风更为清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套管内的两段反向的内螺纹,两个所述抵紧杆分别通过套管的两段内螺纹与套管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框设有限制抵紧杆转动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管内设置两段反向的内螺纹,且两个抵紧杆分别通过两段反向的内螺纹与套管螺纹连接,使得旋转套管时,即可同时驱动两个抵紧杆相对于套管伸出以朝向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侧壁滑动以抵紧,操作较为方便;同时,通过螺纹连接提供较大的作用力,保证抵紧杆抵紧建筑预留的出风口内壁的稳定性,且抵紧力较强,进而产生较强的摩擦力,提高安装框安装在建筑预留的出风口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位于安装框内,所述抵紧杆远离套管的端部设有卡板,所述卡板无法穿过安装框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板限制抵紧杆远离套管的端部穿过安装框的侧壁以进入安装框内,进而避免连接组件完全处于安装框内导致悬空进而掉落的情况,避免连接组件与安装框分离,提高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框的侧壁向安装框内凹陷有供卡板进入的阶梯槽,所述卡板靠近套管的板面与阶梯槽的槽底抵接时,所述卡板远离套管的板面位于阶梯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板远离套管的板面位于阶梯槽内,使得抵紧杆相对套管回缩时,抵紧杆的端部不伸出安装框外以减少干涉,进而使得安装框的尺寸可设计较大,以使得安装框的外壁尽量与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内壁靠近,减少安装框与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间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远离套管的板面设有防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层增加摩擦系数,使得抵紧杆抵紧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内壁后,摩擦力较大,提高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框内壁上的限位管,所述抵紧杆插在限位管内并沿限位管滑动,所述限位管内壁上设有卡块,所述抵紧杆侧壁上凹陷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供卡块卡入并滑动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紧杆插在限位管内滑动,提高抵紧杆滑动时的稳定性,通过卡块与滑槽配合,使得限制抵紧杆转动的效果较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至少设置两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至少两组连接组件,使得与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内壁抵接的作用点至少四个,进而使得使得连接稳定性较高,避免作用点过少导致安装框绕抵紧杆转动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上固定连接有沿套管径向向外延伸的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掰动把手即可驱动套管转动,使得驱动抵紧杆伸出时操作较为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松开锁紧组件即可滑动抵紧杆,使得摩擦力消失,进而使得安装框易于拆离建筑预留的出风口,使得安装框的装卸操作均十分方便,安装框拆卸后将便于清洗且清洗较为干净;2.通过套管内设置两段反向的内螺纹,使得旋转套管时,即可同时驱动两个抵紧杆相对于套管伸出以朝向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侧壁滑动以抵紧,操作较为方便;3.通过螺纹连接提供较大的作用力,保证抵紧杆抵紧建筑预留的出风口内壁的稳定性,产生较强的摩擦力,提高安装框安装在建筑预留的出风口处的稳定性;4.通过卡板远离套管的板面位于阶梯槽内,减少干涉,使得安装框的尺寸可设计较大,以使得安装框的外壁尽量与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内壁靠近,减少安装框与建筑预留的出风口的间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用于示意连接组件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使用新型中用于示意连接组件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建筑;11、出风口;2、排风口本体;21、卡孔;3、安装框;31、抵接板;311、阶梯槽;4、连接组件;41、套管;411、把手;42、抵紧杆;421、螺纹段;422、光滑段;423、滑槽;43、卡板;44、防滑层;5、限位件;51、限位管;52、卡块;6、连接件;61、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参照图1以及图2,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建筑1预留的出风口11处的安装框3,安装框3设有抵紧出风口11内壁的连接组件4,安装框3设有供排风口本体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6。参照图3,安装框3呈方形管状,安装框3的横截面呈正方形,安装框3的外壁与出风口11内壁间隙配合,安装框3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板31,抵接板31沿安装框3的周向延伸且首尾连接,抵接板31与安装框3垂直。参照图3以及图4,连接组件4包括位于安装框3内的套管41、插在套管41内沿套管41滑动的两个抵紧杆42以及限制抵紧杆42与套管41相对滑动的锁紧组件,套管41与安装框3的其中之一侧壁平行,抵紧杆42与套管41平行。套管4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套管41径向向外延伸的把手411。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套管41内壁上的两段反向的内螺纹,两个抵紧杆42端部抵接时,抵紧杆42的端部位于套管41轴向的中点处,抵紧杆42与套管41螺纹连接,两个抵紧杆42分别通过套管41的两段反向螺纹与套管41螺纹连接。两个抵紧杆42抵接时,抵紧杆42位于套管41内的部分为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段421,抵紧杆42位于套管41外的部分为光滑段422。安装框3设有限制抵紧杆42转动的限位件5,限位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框3内壁上的限位管51,抵紧杆42插入限位管5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安装框(3),所述安装框(3)可拆卸连接于建筑(1)预留的出风口(11)处,所述安装框(3)设有供排风口本体(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6),所述安装框(3)设有抵紧建筑(1)预留的出风口(11)的内侧壁的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两个分别贯穿安装框(3)相对的两个侧壁并沿水平方向滑动抵紧杆(42),所述连接组件(4)还包括套管(41),两个所述抵紧杆(42)均与套管(4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还包括限制抵紧杆(42)与套管(41)相对滑动的锁紧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安装框(3),所述安装框(3)可拆卸连接于建筑(1)预留的出风口(11)处,所述安装框(3)设有供排风口本体(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6),所述安装框(3)设有抵紧建筑(1)预留的出风口(11)的内侧壁的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两个分别贯穿安装框(3)相对的两个侧壁并沿水平方向滑动抵紧杆(42),所述连接组件(4)还包括套管(41),两个所述抵紧杆(42)均与套管(4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还包括限制抵紧杆(42)与套管(41)相对滑动的锁紧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套管(41)内的两段反向的内螺纹,两个所述抵紧杆(42)分别通过套管(41)的两段内螺纹与套管(41)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框(3)设有限制抵紧杆(42)转动的限位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排风口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套管(41)位于安装框(3)内,所述抵紧杆(42)远离套管(41)的端部设有卡板(43),所述卡板(43)无法穿过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灵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成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