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15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百叶组件及空调,包括:安装件;百叶组,每个所述百叶组包括两片子百叶,全部所述子百叶相互间隔且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安装件上,每相邻两片所述子百叶之间形成出风口;连杆,与所述百叶组中至少一片所述子百叶传动且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转动配合部,每片所述子百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体及转动体,所述传动体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转动配合部转动至改变所述出风口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出风口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改变,从而出风口吹出的风将呈一定角度吹向人体,避免了直接吹,提高了用户体验。

Louver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ing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是涉及一种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空调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中,座吊机空调由于款式新颖及安装美观,在商业上受到广泛应用。但是传统座吊机空调的百叶组件根据其安装位置不同,只可实现左右送风(从人体的左右方向送风)或者上下送风(从人体的上下方向送风),如此会直吹到人体,造成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百叶组件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用户体验的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一种百叶组件,包括:安装件;百叶组,每个所述百叶组包括两片子百叶,全部所述子百叶相互间隔且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安装件上,每相邻两片所述子百叶之间形成出风口;连杆,与所述百叶组中至少一片所述子百叶传动且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转动配合部,每片所述子百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体及转动体,所述传动体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转动配合部转动至改变所述出风口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配合部为开设于所述安装件上的凹槽,每个所述转动体至少部分容置于每个所述凹槽内并可在所述凹槽内转动;或者所述转动配合部为凸向所述转动体设置的第一弧形面,所述转动体为凹向所述转动配合部设置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面转动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凹槽沿平行于所述风源的出风方向上延伸开设于所述安装件上,每个所述转动体滑动设置于每个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凹槽内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风源的方向直线滑动,以改变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源之间的间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体包括导向部,当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凹槽内滑动时所述导向部的两侧抵接于所述凹槽的两侧壁,当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凹槽内转动时所述导向部脱离所述凹槽的两侧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凹槽沿平行于所述风源的出风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转动位,所述连杆可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凹槽的所述转动位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凹槽在所述转动位处的宽度大于所述转动体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凹槽的至少一端贯穿所述安装件设置,每个所述转动体从每个所述凹槽贯穿于所述安装件的其中一端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沿所述安装件的厚度方向上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较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传动体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所述转动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传动体之间,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所述第一转动部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转动部至少部分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体包括球状体,所述凹槽的截面为与所述球状体相匹配的圆弧状,所述转动体通过所述球状体在所述凹槽内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体与所述传动体连接的表面为凸向所述传动体设置的弧球状面,所述传动体与所述转动体的部分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片所述子百叶的所述转动体相对于其与所述连杆的连接处远离风源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片所述子百叶远离所述风源的一端的厚度大于其靠近所述风源的一端的厚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杆包括与所述百叶组的所述至少一片子百叶传动连接的第一子连杆与第二子连杆,所述第一子连杆与所述第二子连杆相互间隔设置且相对于所述子百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百叶组连接的全部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形成连杆总成,所述连杆总成驱动全部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相对于相匹配的所述转动配合部同步转动。一种空调,包括风源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百叶组件,所述百叶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源连通。上述百叶组件及空调,通过连杆带动子百叶相对于安装件转动,改变了出风口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出风口的出风角度改变,如此从出风口吹出的风将呈一定角度吹向人体,避免直吹,使吹向人体的风较柔和,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百叶组件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百叶组件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百叶组件中的子百叶与转轴的装配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百叶组件中的B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百叶组件100,其设置于空调,用于空调的出风。其中,该空调可为座吊机空调,亦可以为其他种类的空调,即需要设置百叶组件100的空调均适用,在此不作限定。下面以空调为座吊机空调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仅用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制本申请的技术范围。再者实施例中的图式亦省略不必要组件,以清楚显示本申请的技术特点。座吊机空调包括风源以及百叶组件100,百叶组件100设置于风源的下游,风源吹出的风经过百叶组件100的调节后,以一定的角度从座吊机空调吹向外界,以供用户所需。继续参阅图1,百叶组件100包括安装件10、子百叶20以及连杆,安装件10用于安装子百叶20,连杆与子百叶20连接,连杆运动可带动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运动。子百叶20包括至少两片,全部子百叶20沿同一方向相互间隔装配于安装件10上,每片子百叶20与安装件10之间转动连接,且每相邻两个子百叶20之间形成与风源连通的出风口40,以便于从风源吹出的风经过出风口40流向外界。具体地,每相邻两片子百叶20形成一个百叶组a,连杆与每组百叶组a的至少一片子百叶20传动连接,也即为每个连杆可带动每组百叶组a中至少一片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运动。更具体地,连杆与每组百叶组a中的两片子百叶20均传动且可转动连接。安装件10上具有至少两个转动配合部,每片子百叶20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体21与转动体22,传动体21与连杆转动连接,每个转动体22与每个转动配合部相配合,连杆驱动每片子百叶20通过自身转动体22相对于转动配合部转动,以改变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以使从出风口40吹出的风呈一定角度吹向人体,而不是直吹向人体(垂直吹向人体)。本实施例提供的百叶组件10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出风口40正对风源只可以实现上下出风或者左右出风而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10);百叶组(a),每个所述百叶组(a)包括两片子百叶(20),全部所述子百叶(20)相互间隔且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安装件(10)上,每相邻两片所述子百叶(20)之间形成出风口(40);连杆,与所述百叶组(a)中至少一片所述子百叶(20)传动连接;其中,所述安装件(10)设置有转动配合部,每片所述子百叶(20)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体(21)及转动体(22),所述传动体(21)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20)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22)相对于所述转动配合部转动至改变所述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10);百叶组(a),每个所述百叶组(a)包括两片子百叶(20),全部所述子百叶(20)相互间隔且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安装件(10)上,每相邻两片所述子百叶(20)之间形成出风口(40);连杆,与所述百叶组(a)中至少一片所述子百叶(20)传动连接;其中,所述安装件(10)设置有转动配合部,每片所述子百叶(20)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体(21)及转动体(22),所述传动体(21)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20)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22)相对于所述转动配合部转动至改变所述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配合部为开设于所述安装件(10)上的凹槽(11),每个所述转动体(22)至少部分容置于每个所述凹槽(11)内并可在所述凹槽(11)内转动;或者所述转动配合部为凸向所述转动体(22)设置的第一弧形面,所述转动体(22)包括凹向所述转动配合部设置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面转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11)沿平行于所述风源的出风方向上延伸开设于所述安装件(10)上,每个所述转动体(22)滑动设置于每个所述凹槽(11)内;其中,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20)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22)在所述凹槽(11)内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风源的方向直线滑动,以改变所述出风口(40)与所述风源之间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22)包括导向部(223),当所述转动体(22)在所述凹槽(11)内滑动时所述导向部(223)的两侧抵接于所述凹槽(11)的两侧壁,当所述转动体(22)在所述凹槽(11)内转动时所述导向部(223)脱离所述凹槽(11)的两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11)沿平行于所述风源的出风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转动位(b),所述连杆可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20)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22)在所述凹槽(11)的所述转动位(b)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11)在所述转动位(b)处的宽度大于所述转动体(22)的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11)的至少一端贯穿所述安装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莹万世和潘卫琼张永炜杨秋石张秋雨王萍黄聪彭斌李志强莫灼均梁郁龙杜煜昊李健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