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879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1:24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属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齿轮带、上下料组件、卸卷板组件、绕线轴、电缆、转盘、一组第一限位棒和一组第二限位棒;其中,所述上下料组件包括滑动组件、转接块、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互相靠近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凹槽可设置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通过上下料组件可自动进行绕线轴的上料和下料,节约了生产成本,保证生产顺利高效的进行。

A Reciprocating Movable Wind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Loading and Lo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
本技术属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
技术介绍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绕线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例如:各种电动机,空心杯电机,转子,定子,引脚电感,贴片电感,变压器,电磁阀,一字电感,电阻片,点火线圈,RFID,互感器,音响线圈,IC卡高低频线圈,聚焦线圈等等。纺织行业多用棉纱线,人造纤维线等绕制各种适合纺织机用的纱团、绽也可使用绕线机来加工。传统的半自动人工上料给绕线机绕线,生产效率低,仅能够实现自动绕线的工序,剩下所有操作需操作工完成。在目前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自动的上下料工程,是本申请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解决了绕线机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自动上下料的工作过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齿轮带、上下料组件、卸卷板组件、绕线轴、电缆、转盘、一组第一限位棒和一组第二限位棒,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齿轮带连接,所述转盘设置在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一限位棒和第二限位棒均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转盘上,所述第一限位棒所在圆周大于第二限位棒所在圆周,所述卸卷板组件设置在一组第一限位棒上,所述绕线轴设置在一组第二限位棒上,所述电缆通过转盘可缠绕在绕线轴上,所述上下料组件可将绕线轴放置在第二限位棒上,并且上下料组件可将绕线轴取下;其中,所述上下料组件包括滑动组件、转接块、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转接块设置在滑动组件上,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设置在转接块上,并且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啮合,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二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互相靠近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凹槽可设置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本技术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通过上下料组件可自动进行绕线轴的上料和下料,节约了生产成本,保证生产顺利高效的进行。进一步的,上述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所述卸卷板组件包括卸料推板和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可穿过第一从动轮和转盘推动卸料推板在第一限位棒上移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转盘上均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推杆组件可穿过第一通孔推动卸料推板移动。进一步的,上述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所述卸料推板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卸料推板的外圆周设有一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卸料推板的外圆周上,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在第一限位棒之间。第一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棒相卡合,防止卸料推板与转盘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的,上述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支撑杆、气缸和一组推杆本体,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气缸连接,所述推杆本体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推杆本体可穿过第一通孔推动卸料推板移动。通过气缸带动推杆本体移动,通过推杆本体将卸料推板推出。进一步的,上述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所述转盘远离第一限位棒的端面设有导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杆可设置在导向槽内。通过导向杆保证推杆组件按照准确的位置移动。进一步的,上述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所述绕线轴的内壁设有一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与第二限位棒贴合。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棒贴合,防止绕线轴在绕线过程中转动。进一步的,上述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螺杆、螺杆支撑座和滑块,所述螺杆的两端架设在螺杆支撑座上,并且螺杆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滑块套设在螺杆上,并且滑块可沿螺杆移动,所述转接块固定在滑块上。通过滑块在螺杆上往复移动,能够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往复移动,进行物料夹取。进一步的,上述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所述螺杆的两侧设有辅助滑轨,所述滑块套设在辅助滑轨上。设置的辅助滑轨,提高了滑块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上述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一限位棒的数目为8个,所述推杆本体和第一通孔的数目为4个。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机械手在取料和绕线工序之间回来切换,将绕线轴放置到绕线机上,通过带有卸料推板的绕线机在绕线轴上进行绕线,绕线完毕通过推杆组件将卸料推板推出,进而将绕线完毕的绕线轴推出,通过上下料组件将绕线轴取走,完成下料,本技术采用自动化进行,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的侧向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上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卸料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绕线轴和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主动轮1、第一从动轮2、齿轮带3、上下料组件4、滑动组件41、第一驱动电机411、螺杆412、螺杆支撑座413、滑块414、辅助滑轨415、转接块42、第一夹持部43、第二夹持部44、第二主动轮45、第二从动轮46、第一凹槽47、橡胶垫48、卸卷板组件5、卸料推板51、第一限位板511、推杆组件52、支撑杆521、导向槽5211、气缸522、推杆本体523、绕线轴6、限位块61、电缆7、转盘8、第一通孔81、导向杆82、第一限位棒9、第二限位棒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动轮(1)、第一从动轮(2)、齿轮带(3)、上下料组件(4)、卸卷板组件(5)、绕线轴(6)、电缆(7)、转盘(8)、一组第一限位棒(9)和一组第二限位棒(10),所述第一主动轮(1)和第一从动轮(2)通过齿轮带(3)连接,所述转盘(8)设置在第一从动轮(2)上,所述第一限位棒(9)和第二限位棒(10)均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转盘(8)上,所述第一限位棒(9)所在圆周大于第二限位棒(10)所在圆周,所述卸卷板组件(5)设置在一组第一限位棒(9)上,所述绕线轴(6)设置在一组第二限位棒(10)上,所述电缆(7)通过转盘(8)可缠绕在绕线轴(6)上,所述上下料组件(4)可将绕线轴(6)放置在第二限位棒(10)上,并且上下料组件(4)可将绕线轴(6)取下;其中,所述上下料组件(4)包括滑动组件(41)、转接块(42)、第一夹持部(43)、第二夹持部(44)、第二主动轮(45)和第二从动轮(46),所述转接块(42)设置在滑动组件(41)上,所述第二主动轮(45)和第二从动轮(46)均设置在转接块(42)上,并且第二主动轮(45)和第二从动轮(46)啮合,所述第二主动轮(45)与第一夹持部(43)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46)与第二夹持部(44)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43)和第二夹持部(44)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43)和第二夹持部(44)互相靠近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47),所述第一凹槽(47)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凹槽(47)可设置在第一夹持部(43)和第二夹持部(44)的第一凹槽(47)内,所述第一凹槽(47)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4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动轮(1)、第一从动轮(2)、齿轮带(3)、上下料组件(4)、卸卷板组件(5)、绕线轴(6)、电缆(7)、转盘(8)、一组第一限位棒(9)和一组第二限位棒(10),所述第一主动轮(1)和第一从动轮(2)通过齿轮带(3)连接,所述转盘(8)设置在第一从动轮(2)上,所述第一限位棒(9)和第二限位棒(10)均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转盘(8)上,所述第一限位棒(9)所在圆周大于第二限位棒(10)所在圆周,所述卸卷板组件(5)设置在一组第一限位棒(9)上,所述绕线轴(6)设置在一组第二限位棒(10)上,所述电缆(7)通过转盘(8)可缠绕在绕线轴(6)上,所述上下料组件(4)可将绕线轴(6)放置在第二限位棒(10)上,并且上下料组件(4)可将绕线轴(6)取下;其中,所述上下料组件(4)包括滑动组件(41)、转接块(42)、第一夹持部(43)、第二夹持部(44)、第二主动轮(45)和第二从动轮(46),所述转接块(42)设置在滑动组件(41)上,所述第二主动轮(45)和第二从动轮(46)均设置在转接块(42)上,并且第二主动轮(45)和第二从动轮(46)啮合,所述第二主动轮(45)与第一夹持部(43)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46)与第二夹持部(44)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43)和第二夹持部(44)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43)和第二夹持部(44)互相靠近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47),所述第一凹槽(47)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凹槽(47)可设置在第一夹持部(43)和第二夹持部(44)的第一凹槽(47)内,所述第一凹槽(47)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下料的往复移动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卷板组件(5)包括卸料推板(51)和推杆组件(52),所述推杆组件(52)可穿过第一从动轮(2)和转盘(8)推动卸料推板(51)在第一限位棒(9)上移动,所述第一从动轮(2)和转盘(8)上均设有一组第一通孔(81),所述推杆组件(52)可穿过第一通孔(81)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洋保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