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引风风道的车厢电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57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引风风道的车厢电加热器,包括外壳体、前盖板、内壳体、风机、电加热元件以及控制所述电加热元件进行工作的自动控制系统。该车厢电加热器包括有外壳体和设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内壳体内形成有单独风道。气流经单独设置的风道同时被加热排出,在整个对空气加热的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小,使得改进的轨道列车电加热器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电加热元件进行工作,即当车厢内的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电加热元件进行加热,若车厢内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不控制电加热元件进行加热,起到节省电量并使人能够处于适宜的预设温度下,不会过热。

Electric heater for carriage with air 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引风风道的车厢电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轨道列车、电加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引风风道的车厢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轨道列车车厢的电加热器通常设置在轨道列车车厢的侧面,其通常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电加热器,壳体上设有朝向车厢内部的散热孔,电加热器对壳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空气从散热孔扩散到车厢内,以提高车厢内的温度。相关技术中,用于轨道列车的暖风脚炉提升车厢内的温度的时间较慢,热转换效率较低,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暖风脚炉无法根据车厢内的温度进行自动的开关,使得车厢内无法得到适宜的温度,乘客体验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引风风道的车厢电加热器,包括外壳体、前盖板、内壳体、风机、电加热元件,所述外壳体的前侧设有开口,所述前盖板封闭所述开口,所述内壳体设在所述外壳体内且在所述内壳体内部形成有风道,所述内壳体的前面板的下部设有进风口,所述内壳体的前面板的上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外壳体内且临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电加热元件设在所述外壳体内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外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单元,提供基准电压;比较单元,分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基准单元耦接,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延时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耦接,可延时输出一段时间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与所述延时单元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受控于所述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加热元件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准单元包括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所述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串联接地,所述第一基准电阻和第二基准电阻的节点耦接电压比较器反向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基准电阻为可变电阻。进一步的,所述的延时单元包括非门、二输入与门、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的延时单元输入点连接非门的输入端,所述非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与二输入与门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二输入与门的节点连接第一电容后接地,所述二输入与门的另一输入端连接输入点,二输入与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容为可调第一电容。进一步的,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阻、第二驱动电阻和驱动三极管,第一驱动电阻和第二驱动电阻的节点耦接驱动三极管的基极,所述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控制单元耦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常开触点,所述的继电器线圈与所述控制单元耦接,所述的继电器常闭触点与所述的电加热元件的电机耦接。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具有引风风道的车厢电加热器的正视图;图2为具有引风风道的车厢电加热器的侧视图;图3为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自动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1、外壳体;11、开口;2、前盖板;21、通孔;22、方形孔;3、内壳体;31、进风口;32、出风口;33、导风部;301、风道;4、电加热元件的电机;5、电加热元件;6、连接件;7、固定架;110、基准单元;120、温度传感器;130、比较单元;140、延时单元;150、驱动单元;160、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引风风道的车厢电加热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体1、前盖板2、内壳体3、风机4、电加热元件5以及控制所述电加热元件5进行工作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设有开口11,前盖板2封闭所述开口11,所述内壳体3设在所述外壳体1内且在所述内壳体3内部形成有风道301,所述内壳体3的前面板的下部设有进风口31,所述内壳体3的前面板的上部设有出风口32内壳体3与外壳体1通过连接件6固定。引风机4通过螺栓定位在内壳体3上。电加热元件5可以通过固定架7定位在内壳体3上。上述方案的原理是:该车厢电加热器包括有外壳体1和设在外壳体1内的内壳体3,内壳体3内形成有单独风道301。上述方案的效果是:气流经单独设置的风道301同时被加热排出,在整个对空气加热的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小,使得改进的轨道列车电加热器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如图4所示的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并输出采样电压,温度传感器与输出的采样电压与温度是成正比的。基准单元,基准单元可以是用于提供电压的电源,提供基准电压,并且基准电压可以根据预设温度而设置。比较单元,可以是电压比较器分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基准单元耦接,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延时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耦接,可延时输出一段时间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与所述延时单元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受控于所述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加热元件5工作,在本技术中驱动信号是控制电加热元件5的电机进行工作。上述方案的原理是:通过基准单元提供基准电压,然后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厢内温度并输出采样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证明此时车厢内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然后控制电加热元件5进行加热工作。上述方案的效果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电加热元件5进行工作,即当车厢内的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电加热元件5进行加热,若车厢内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不控制电加热元件5进行加热,起到节省电量并使人能够处于适宜的预设温度下,不会过热。在一个实施例中,风机4设在所述外壳体1内且临近所述进风口31设置;所述电加热元件5设在所述外壳体1内并与所述出风口32相对设置。进风口31为两个,两个进风口31可以沿横向方向间隔开布置。如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前面板上可以设有与该进风口31对应的通孔21,由此可以便于引导空气进入到内壳体3的风道301内。可以理解的是,前盖板2上可以设有与出风口32对应的方形孔22。由此,可以便于被加热后的空气的排出。为了便于引导空气的流动,内壳体3的内壁上与出风口32相对一侧设有圆弧形导风部33。由此,可以便于空气快速由出风口32流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准单元包括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所述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串联接地,所述第一基准电阻和第二基准电阻的节点耦接电压比较器反向输入端,第三基准电阻为可变电阻。上述方案的原理是:通过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之间的分压,达到为比较单元提供基准电压的目的,第三基准电阻为可变电阻,通过改变第三基准电阻进而能够达到改变基准电压的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引风风道的车厢电加热器,包括外壳体(1)、前盖板(2)、内壳体(3)、风机(4)、电加热元件(5),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设有开口(11),所述前盖板(2)封闭所述开口(11),所述内壳体(3)设在所述外壳体(1)内且在所述内壳体(3)内部形成有风道(301),所述内壳体(3)的前面板的下部设有进风口(31),所述内壳体(3)的前面板的上部设有出风口(32),所述风机(4)设在所述外壳体(1)内且临近所述进风口(31)设置;所述电加热元件(5)设在所述外壳体(1)内并与所述出风口(32)相对设置,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外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引风风道的车厢电加热器,包括外壳体(1)、前盖板(2)、内壳体(3)、风机(4)、电加热元件(5),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设有开口(11),所述前盖板(2)封闭所述开口(11),所述内壳体(3)设在所述外壳体(1)内且在所述内壳体(3)内部形成有风道(301),所述内壳体(3)的前面板的下部设有进风口(31),所述内壳体(3)的前面板的上部设有出风口(32),所述风机(4)设在所述外壳体(1)内且临近所述进风口(31)设置;所述电加热元件(5)设在所述外壳体(1)内并与所述出风口(32)相对设置,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外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电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单元(110),提供基准电压;比较单元(130),分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20)和基准单元(110)耦接,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延时单元(140),与所述比较单元(130)耦接,可延时输出一段时间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150),与所述延时单元(140)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160),受控于所述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加热元件(5)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电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准单元(110)包括第一基准电阻R11、第二基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葛文光陈玉林王俊蒋洲朱振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