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1050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央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所述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包括:进风管、壳体一、壳体二、排风管。所述壳体三的外壁面固定在壳体一的内壁面,所述导流管一的上端面穿过壳体三的上部,且其下端面穿过壳体三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便于使用与维护,使用预先进行热交换的方式充分利用排风的热量,且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改善了热交换效果。

A Preheated Air Heat Exchanger and Its Heat Exchang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
技术介绍
热交换就是由于温差而引起的两个物体或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热交换一般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完成。利用室内排风中的能量来预冷(热)引入的室外新风,能够达到降低新风系统能耗的目的。将热交换器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中,不但可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新风负荷,减少冷热源设备的装机容量,提高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节省系统运行费用等。因此,如何提高排风热量的利用效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来提高排风热量的利用效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包括:进风管、壳体一、壳体二、排风管;所述壳体二包括:壳体三、导流管一、导流管二、壳体四、导流管三;所述进风管为管状体结构,其右端面穿过壳体一并与壳体三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壳体一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壳体三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三的外壁面固定在壳体一的内壁面;所述导流管一为文丘里管结构,其环绕于壳体的中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导流管一的上端面穿过壳体三的上部,且其下端面穿过壳体三的下部;所述导流管二为U型管状体结构,且U型的开口方向朝向左侧;所述导流管二的上部管口穿过壳体三的侧壁面并与壳体三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壳体四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四的外壁面固定在壳体一的内壁面;所述导流管二的下部管口穿过壳体四的侧壁面并与壳体四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导流管二U型管状体位于壳体三及壳体四以外的部分设置在壳体一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所述导流管三为文丘里管结构,其环绕于壳体四的中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导流管三的上端面穿过壳体四的上部,且其下端面穿过壳体四的下部;所述排风管为管状体结构,其右端面穿过壳体一并与壳体四的内部相通连。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一及导流管三的内壁面设置凸起或凹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一的内壁面设置凸起或凹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方法,采用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包括以下步骤:①第一种工作状态:进风温度低于排风温度。进风通过壳体一的下端面进入,在壳体四阻挡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三产生加速,加速后的进风流至导流管三上端时,多个导流管三导出的进风相互混合,并在壳体三阻挡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一产生加速,加速后的进风流至导流管一的上端时,多个导流管一导出的进风相互混合,并通过壳体一的上端面导出。排风通过进风管导入至壳体三内,排风对导流管一的外壁面进行加温,此时排风温度降低,降温后的排风通过导流管二导入至壳体四内,对导流管三的外壁面进行预热,最后通过排风管排出。②第二种工作状态:进风温度高于排风温度。进风通过壳体一的下端面进入,在壳体四阻挡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三产生加速,加速后的进风气流至导流管三上端时,多个导流管三导出的进风相互混合,并在壳体三阻挡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一产生加速,加速后的进风流至导流管一的上端时,多个导流管一导出的进风相互混合,并通过壳体一的上端面导出。排风通过进风管导入至壳体三内,排风对导流管一的外壁面进行降温,此时排风温度升高,升温后的排风气流通过导流管二导入至壳体四内,对导流管三的外壁面进行预冷,最后通过排风管排出。③第三种工作状态:进风温度低于排风温度。进风通过进风管导入至壳体三内,进风与导流管一的外壁面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导流管二导入至壳体四内,同时与导流管三的外壁面进行热交换,最后通过排风管排出。排风通过壳体一的下端面进入,在壳体四阻挡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三产生加速,加速后的排风气流至导流管三上端时,导流管三的外壁面与壳体四内部的进风进行预热,多个导流管三导出的排风相互混合,并在壳体三阻挡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一产生加速,加速后的排风流至导流管一的上端时,导流管一的外壁面与壳体三内部的进风进行加热,多个导流管一导出的排风相互混合,并通过壳体一的上端面导出。④第四种工作状态:进风温度高于排风温度。进风通过进风管导入至壳体三内,进风与导流管一的外壁面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导流管二导入至壳体四内,同时与导流管三的外壁面进行热交换,最后通过排风管排出。排风通过壳体一的下端面进入,在壳体四阻挡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三产生加速,加速后的排风气流至导流管三上端时,导流管三的外壁面与壳体四内部的进风进行预冷,多个导流管三导出的排风相互混合,并在壳体三阻挡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一产生加速,加速后的排风流至导流管一的上端时,导流管一的外壁面与壳体三内部的进风进行冷却,多个导流管一导出的排风相互混合,并通过壳体一的上端面导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便于使用与维护。2.使用预先进行热交换的方式充分利用排风的热量,且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改善了热交换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包括:进风管1、壳体一2、壳体二3、排风管4;所述壳体二3包括:壳体三31、导流管一32、导流管二33、壳体四34、导流管三35;所述进风管1为管状体结构,其右端面穿过壳体一2并与壳体三3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壳体一2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壳体三3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三31的外壁面固定在壳体一2的内壁面;所述导流管一32为文丘里管结构,其环绕于壳体31的中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导流管一32的上端面穿过壳体三31的上部,且其下端面穿过壳体三31的下部;所述导流管二33为U型管状体结构,且U型的开口方向朝向左侧;所述导流管二33的上部管口穿过壳体三31的侧壁面并与壳体三3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壳体四34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四34的外壁面固定在壳体一2的内壁面;所述导流管二33的下部管口穿过壳体四34的侧壁面并与壳体四34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导流管二33U型管状体位于壳体三31及壳体四34以外的部分设置在壳体一2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所述导流管三35为文丘里管结构,其环绕于壳体四34的中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导流管三35的上端面穿过壳体四34的上部,且其下端面穿过壳体四34的下部;所述排风管4为管状体结构,其右端面穿过壳体一2并与壳体四34的内部相通连。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管一32及导流管三35的内壁面设置凸起或凹槽,此设置增大了热交换面积且使气流经过时产生紊流,改善了热交换效果。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一2的内壁面设置凸起或凹槽,此设置使经过时产生紊流,改善了气流热的交换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方法,采用如图1-3的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包括以下步骤:①第一种工作状态:进风温度低于排风温度。进风通过壳体一2的下端面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包括:进风管(1)、壳体一(2)、壳体二(3)、排风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二(3)包括:壳体三(31)、导流管一(32)、导流管二(33)、壳体四(34)、导流管三(35);所述进风管(1)为管状体结构,其右端面穿过壳体一(2)并与壳体三(3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壳体一(2)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壳体三(3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三(31)的外壁面固定在壳体一(2)的内壁面;所述导流管一(32)为文丘里管结构,其环绕于壳体(31)的中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导流管一(32)的上端面穿过壳体三(31)的上部,且其下端面穿过壳体三(31)的下部;所述导流管二(33)为U型管状体结构,且U型的开口方向朝向左侧;所述导流管二(33)的上部管口穿过壳体三(31)的侧壁面并与壳体三(3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壳体四(34)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四(34)的外壁面固定在壳体一(2)的内壁面;所述导流管二(33)的下部管口穿过壳体四(34)的侧壁面并与壳体四(34)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导流管二(33)U型管状体位于壳体三(31)及壳体四(34)以外的部分设置在壳体一(2)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所述导流管三(35)为文丘里管结构,其环绕于壳体四(34)的中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导流管三(35)的上端面穿过壳体四(34)的上部,且其下端面穿过壳体四(34)的下部;所述排风管(4)为管状体结构,其右端面穿过壳体一(2)并与壳体四(34)的内部相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包括:进风管(1)、壳体一(2)、壳体二(3)、排风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二(3)包括:壳体三(31)、导流管一(32)、导流管二(33)、壳体四(34)、导流管三(35);所述进风管(1)为管状体结构,其右端面穿过壳体一(2)并与壳体三(3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壳体一(2)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壳体三(3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三(31)的外壁面固定在壳体一(2)的内壁面;所述导流管一(32)为文丘里管结构,其环绕于壳体(31)的中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导流管一(32)的上端面穿过壳体三(31)的上部,且其下端面穿过壳体三(31)的下部;所述导流管二(33)为U型管状体结构,且U型的开口方向朝向左侧;所述导流管二(33)的上部管口穿过壳体三(31)的侧壁面并与壳体三(3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壳体四(34)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四(34)的外壁面固定在壳体一(2)的内壁面;所述导流管二(33)的下部管口穿过壳体四(34)的侧壁面并与壳体四(34)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导流管二(33)U型管状体位于壳体三(31)及壳体四(34)以外的部分设置在壳体一(2)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所述导流管三(35)为文丘里管结构,其环绕于壳体四(34)的中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导流管三(35)的上端面穿过壳体四(34)的上部,且其下端面穿过壳体四(34)的下部;所述排风管(4)为管状体结构,其右端面穿过壳体一(2)并与壳体四(34)的内部相通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一(32)及导流管三(35)的内壁面设置凸起或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2)的内壁面设置凸起或凹槽。4.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其热交换方法如下:①第一种工作状态:进风温度低于排风温度。进风通过壳体一(2)的下端面进入,在壳体四(34)阻挡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三(35)产生加速,加速后的进风流至导流管三(35)上端时,多个导流管三(35)导出的进风相互混合,并在壳体三(31)阻挡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一(32)产生加速,加速后的进风流至导流管一(32)的上端时,多个导流管一(32)导出的进风相互混合,并通过壳体一(2)的上端面导出。排风通过进风管(1)导入至壳体三(31)内,排风对导流管一(32)的外壁面进行加温,此时排风温度降低,降温后的排风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丹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