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101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包括炉排焚烧炉,炉排焚烧炉包括炉膛、位于炉膛内的炉排以及连通炉膛的进料斗;送料装置,包括烘箱以及牵引机构,烘箱包括一烘道,烘道的两头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牵引机构设于烘道内,出料口位于进料斗的上方;以及压滤装置,位于送料装置的上游,包括上端开口的压滤箱以及位于压滤箱上方的加压机构,压滤箱包括第一排料口以及用于启闭第一排料口的第一导料板,第一排料口位于进料口的上方,压滤箱在远离第一排料口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推送机构,压滤箱的下方连接有集液斗,通过垃圾在进入到炉排焚烧炉前预先进行压滤,随后进行烘干干燥,大幅减少了垃圾在炉膛内的燃烧时长,提高燃烧效率。

An Efficient Combustion Boil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焚烧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前针对垃圾焚烧所采用的焚烧炉80%为炉排式焚烧炉,该类炉型的最大优势在于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靠,适应性广,绝大部分固体垃圾不需要任何预处理可直接进炉燃烧。但炉排式焚烧炉的应用也有局限性,含水率特别高的污泥、大件生活垃圾,不适宜直接用炉排型焚烧炉。现有的炉排式焚烧炉结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748129B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炉排式焚烧炉”,包括炉排、燃烧室、料斗以及锅炉,炉排包括干燥段、燃烧段以及后燃烧段。焚烧垃圾时,垃圾从料斗处投放并掉落到炉排上,利用送料装置首先将垃圾推送到干燥段中,干燥段主要用于将垃圾中的水分蒸发,随后炉排动作将处于干燥段中的垃圾输送到燃烧段上进行焚烧,最后输送至后燃烧段上将垃圾完全烧尽,垃圾焚烧后的烟气进入到锅炉内进行处理,处理完后进行排放。上述焚烧方式由于垃圾在进入到焚烧炉内需要有一段干燥的时间,导致垃圾从进入到焚烧炉内开始到完全烧尽的时长增大,使得垃圾在焚烧炉内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可缩短垃圾在焚烧炉内烧尽的时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包括:炉排焚烧炉,包括炉膛、位于炉膛内的炉排以及连通炉膛的进料斗;送料装置,包括烘箱以及牵引机构,所述烘箱包括一烘道,烘道的两头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牵引机构设于烘道内,所述出料口位于进料斗的上方;以及压滤装置,位于送料装置的上游,包括上端开口的压滤箱以及位于压滤箱上方的加压机构,所述压滤箱包括第一排料口以及用于启闭第一排料口的第一导料板,所述第一排料口位于进料口的上方,压滤箱在远离第一排料口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推送机构,压滤箱的下方连接有集液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焚烧的垃圾在进入到炉排焚烧炉前依次先经过压滤装置以及送料装置处理,垃圾首先投放到压滤装置的压滤箱内,利用加压机构对所投放的垃圾进行压缩,垃圾中所带的水分过滤到集液斗内回收,垃圾完成压滤后第一排料口打开,第一推送机构动作将处于压滤箱内的垃圾从第一排料口中输出并掉落到送料装置中,垃圾在牵引机构的带动下向进料斗一侧运动,牵引过程中垃圾在烘道内进行加热干燥,干燥后的垃圾最终进入到炉排焚烧炉内进行焚烧,由于在焚烧前对垃圾进行了预过滤以及输送干燥的操作,使得进入到焚烧内的垃圾能减少干燥所用的时间,提高了垃圾在炉排焚烧炉内的焚烧效率,同时相对干燥的垃圾对炉排焚烧炉的损坏程度也较小,提高整个锅炉系统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地,还包括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位于压滤装置的上游,具体包括:称重箱体,所述称重箱体内具有载料区,所述载料区靠近压滤装置的一侧壁具有第二排料口以及用于启闭第二排料口的第二导料板,所述第二排料口位于压滤箱的上方,所述载料区的底部具有一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与称重箱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第二推送机构,所述第二推送机构设于远离第二排料口的一侧壁上且与称重传感器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在进行压滤前先进入到称重装置内进行称重,称重箱体的底部安装有称重传感器,可预先设定一个基础值,垃圾逐步投放到载料区内后,随着垃圾量的不断增大,对称重传感器的压力也逐步增大,而当垃圾积累到称重传感器的基础值后,第二排料口打开,第二推送机构工作将处于载料区内的垃圾从第二排料口推出并投放进入到压滤装置中,利用称重传感器的设置使得每阶段投放垃圾的整体量趋于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而垃圾在进入到压滤装置后能根据每次投放的垃圾量设置或者选配加压机构的加压力,达到最佳的垃圾压缩率,同时,由于保证每次投放的垃圾量在一定范围区间内,使得垃圾不会过量的积聚在焚烧炉内,炉排上垃圾的堆积层厚度不至于过高,进而达到更佳的焚烧质量,提高焚烧效率。作为优选地,所述压滤箱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导料板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压滤箱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减速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在压滤装置中完成压缩后,第一驱动电机工作利用第一减速器增加扭矩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较为稳定的打开第一导料板,同时第一导料板打开后还能够得到自锁固定,垃圾可以沿着第一导料板顺势下滑,缩短垃圾的掉落高度,降低对送料装置的冲击。作为优选地,所述称重箱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称重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料板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称重箱体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减速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垃圾在载料区内积累达到称重传感器的预设值后,第二驱动电机工作通过第二减速器增扭后驱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导料板翻转打开第二排料口,第二排料口打开后垃圾顺势沿着第二导料板被推送出去进入到压滤装置中。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包括固定于压滤箱侧壁上的第一液压缸以及连接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推送板,所述第一推送板设于压滤箱内且截面面积与第一排料口的面积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排料口打开后,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推送板将压滤箱内的垃圾推送出去,第一推送板的截面大小正好与第一排料口的面积一样,使得每次推送的量能够进一步的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更好的保证垃圾在炉排焚烧炉内的充分燃烧,提高焚烧质量以及效率。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包括固定于称重箱体侧壁上的第二液压缸以及连接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推送板,所述第二推送板设于载料区内且截面面积与第二排料口的面积相同,所述第二排料口的高度与载料区的高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排料口打开后,第二液压缸驱动第二推送板运动,第二推送板的截面面积设置成与第二排料口的面积相同,同时第二排料口的高度与载料区的高度相同,使得第二推送板一次即可将载料区内的垃圾推送完成,提高推送效率,同时能够较好的保证每次推送的量在预设的范围内,提高推送精度。作为优选地,所述炉排焚烧炉还包括进料炉段,所述进料炉段内部具有连通进料斗与炉膛的进料通道,其中,进料炉段内还设置有用于启闭进料通道的承载板,承载板设置于进料斗与进料通道的连接处,承载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与进料通道的内壁连接且第三转轴的至少一端上设置有始终迫使承载板具有封闭进料通道运动趋势的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板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封闭进料炉段,进而阻断进料斗与炉膛之间的连通,当垃圾在送料装置的输送下进入到进料斗内,垃圾可以逐步在承载板上积聚,随着垃圾量的增大逐步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承载板缓慢的被打开,使得垃圾缓慢的掉落到炉膛内,实现垃圾的缓流投入,降低对垃圾掉落时对炉排的冲击力;同时,承载板起到对每次投放垃圾量的限定作用,只有当垃圾积聚到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后承载板才可打开,可以有效保证每次垃圾焚烧时的重量区间,避免炉排上垃圾堆积厚度过大,降低焚烧效率。利用进料炉段增大开口与炉排之间的距离,使得垃圾从开口处进入到炉排上方时产生一定的时间,进而略微加长了正在燃烧垃圾的时间。作为优选地,余热锅炉,与所述焚烧炉连接,所述余热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排焚烧炉(10),包括炉膛(11)、位于炉膛(11)内的炉排(12)以及连通炉膛(11)的进料斗(13);送料装置(90),包括烘箱(91)以及牵引机构(92),所述烘箱(91)包括一烘道(911),烘道(911)的两头具有进料口(913)与出料口(914),所述牵引机构(92)设于烘道(911)内,所述出料口(914)位于进料斗(13)的上方;以及压滤装置(80),位于送料装置(90)的上游,包括上端开口的压滤箱(81)以及位于压滤箱(81)上方的加压机构(82),所述压滤箱(81)包括第一排料口(811)以及用于启闭第一排料口(811)的第一导料板(812),所述第一排料口(811)位于进料口(913)的上方,压滤箱(81)在远离第一排料口(81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推送机构,压滤箱(81)的下方连接有集液斗(8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排焚烧炉(10),包括炉膛(11)、位于炉膛(11)内的炉排(12)以及连通炉膛(11)的进料斗(13);送料装置(90),包括烘箱(91)以及牵引机构(92),所述烘箱(91)包括一烘道(911),烘道(911)的两头具有进料口(913)与出料口(914),所述牵引机构(92)设于烘道(911)内,所述出料口(914)位于进料斗(13)的上方;以及压滤装置(80),位于送料装置(90)的上游,包括上端开口的压滤箱(81)以及位于压滤箱(81)上方的加压机构(82),所述压滤箱(81)包括第一排料口(811)以及用于启闭第一排料口(811)的第一导料板(812),所述第一排料口(811)位于进料口(913)的上方,压滤箱(81)在远离第一排料口(81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推送机构,压滤箱(81)的下方连接有集液斗(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称重装置(70),所述称重装置(70)位于压滤装置(80)的上游,具体包括:称重箱体(71),所述称重箱体(71)内具有载料区(711),所述载料区(711)靠近压滤装置(80)的一侧壁具有第二排料口(712)以及用于启闭第二排料口(712)的第二导料板(713),所述第二排料口(712)位于压滤箱(81)的上方,所述载料区(711)的底部具有一承重板(72),所述承重板(72)与称重箱体(7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73);第二推送机构,所述第二推送机构设于远离第二排料口(712)的一侧壁上且与称重传感器(7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箱(81)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导料板(812)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压滤箱(81)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减速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箱体(71)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6)以及与第二驱动电机(76)连接的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6)与称重传感器(7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料板(713)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称重箱体(71)上的第二转轴(714),所述第二转轴(714)的一端与第二减速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包括固定于压滤箱(81)侧壁上的第一液压缸(83)以及连接第一液压缸(83)的第一推送板(84),所述第一推送板(84)设于压滤箱(81)内且截面面积与第一排料口(811)的面积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包括固定于称重箱体(71)侧壁上的第二液压缸(74)以及连接第二液压缸(74)的第二推送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平卢飞挺张剑波王步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世茂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