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条型惯流发热元件绕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002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条型惯流发热元件绕丝设备,包括支架底座,固定板,转动组件,导丝组件,夹持组件,压型组件,驱动组件,联动组件以及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在设备上增加联动组件,在导丝组件对芯棒进行绕丝时,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转动轴和夹持组件同步转动的同时带动联动组件运动,使顶杆向前动作,顶出芯棒,解决了传统绕丝设备在压型结束后人工顶出芯棒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绕丝操作和顶芯操作的联动。

A Wire Winding Equipment with Straight Inertial Flow Heating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条型惯流发热元件绕丝设备
本技术涉及发热元件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直条型惯流发热元件绕丝设备。
技术介绍
在发热元件的加工生产中,需要对发热圈中的芯棒进行缠绕发热丝,传统的缠绕方法采用人工进行缠绕,缠绕中容易出现缠绕圈数不足,影响发热圈的发热功率,影响发热效果,而且绕丝和压型需要通过不同的操作系统分开操作,在压型结束后中还需要将芯棒人工顶出,操作极其繁琐。申请号为CN201721290053.7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圈加工用绕丝机,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芯棒夹紧机构、位于芯棒夹紧机构后侧的绕丝机构、与芯棒夹紧机构和绕丝机构连接的控制台;本绕丝机通过将待缠绕发热丝的芯棒放入芯棒夹紧机构中,通过控制台预设发热丝缠绕的圈数,通过绕丝机构进行绕丝,在绕丝的过程中,芯棒夹紧机构旋转芯棒,同时绕丝机构进行匀速水平位移,将发热丝均匀缠绕到芯棒上,完成发热丝的缠绕工作,该绕丝机能均匀、足圈的将发热丝缠绕到芯棒上。该技术虽然实现了自动缠绕发热丝,但是,在进行绕丝的同时不能进行压型操作,而且,芯棒还是需要人工顶出,步骤繁琐,增加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条型惯流发热元件绕丝设备通过在设备上增加联动组件,在导丝组件对芯棒进行绕丝时,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转动轴和夹持组件同步转动的同时带动联动组件运动,使顶杆向前动作,顶出芯棒,解决了传统绕丝设备在压型结束后人工顶出芯棒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绕丝操作和顶芯操作的联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条型惯流发热元件绕丝设备,包括支架底座,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对称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上;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另一端,该第三齿轮随所述第二齿轮同步转动;导丝组件,所述导丝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之间,且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其安装放置有成卷的电热丝;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前部,该夹持组件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夹持组件组合形成用于夹持芯棒的夹持区;压型组件,所述压型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上方;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同步驱动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运转;以及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的一侧,其包括第四齿轮、固定支架和连杆,所述第四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三齿轮上方,该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垂直设置且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的一侧,其用于承载所述连杆,该连杆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四齿轮同轴连接设置,且其随该第四齿轮同步旋转。作为改进,所述导丝组件包括:导丝底座,所述导丝底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导丝轮,所述导丝轮绕其轴心转动设置于所述导丝底座上,且其指向所述夹持区,该导丝轮沿其圆周表面设置有导丝凹槽,该导丝凹槽引导电热丝绕至所述芯棒上;以及气缸,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压型组件的下方,且其与所述导丝底座固定连接,该气缸推动所述导丝底座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作为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具底座,所述夹具底座一端部沿其中线方向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沿其长度方向一端贯穿所述夹具底座,所述第一凹槽承载所述芯棒;夹块,所述夹块转动设置于所述夹具底座上,且其转动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开口端,所述夹块的中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线处于同一平面上;以及锁紧单元,所述锁紧单元固定安装于所述夹具底座上,该锁紧单元与所述夹块可抵触设置,且其推动所述夹块向第一凹槽的方向转动。作为改进,所述压型组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固定在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第二压块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该第三转动轴由外部设备控制上下滑动。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皮带盘,所述第一皮带盘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第二皮带盘,所述第二皮带盘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组件贯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一皮带盘与所述第二皮带盘通过皮带连接,由电机驱动。作为改进,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相对于第四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其随连杆同步转动;顶杆,所述顶杆设置于所述第五齿轮的一侧,其与所述第五齿轮间歇啮合,以及复位单元,该复位单元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顶杆贯穿所述复位单元,且其滑动设置于所述复位单元上。作为改进,所述第五齿轮半齿设置,所述顶杆后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啮齿区间,所述顶杆的前端部指向所述压型组件的压型区间。作为改进,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上,且其与所述顶杆垂直设置,弹簧板,所述弹簧板通过弹簧连接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其用于复位所述顶杆。作为改进,还包括挡板,该挡板转动连接着所述固定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设备上增加联动组件,在导丝组件对芯棒进行绕丝时,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转动轴和夹持组件同步转动的同时带动联动组件运动,使顶杆向前动作,顶出芯棒,实现了绕丝操作和顶芯操作的联动;(2)本技术中顶杆通过第五齿轮的带动顶出后,第五齿轮转动至圆弧面,顶杆在弹簧板的带动下复位,实现了顶杆的自动复位操作;(3)本技术中第一转动轴和夹持组件由同一电机驱动,保持两个转动轴速度相同,导丝组件在第一转动轴上匀速水平运动,可以保证发热丝之间的距离相等,代替人工绕丝实现自动绕丝,保证精度,提高生产效率;(4)本技术中的成型机构设置于绕丝设备上,可以使得工件在绕丝完成后直接置于成型机构上,在进行第二个工件绕丝时,同时可以完成第一个工件的成型步骤,方便工作人员操作,节省劳动力;(5)本技术设置的挡板,可以在绕丝过程中放下挡板,有效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总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劳动力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联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联动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绕丝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条型惯流发热元件绕丝设备,包括支架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对称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转动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第一转动轴(31)、第二转动轴(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和第三齿轮(35),所述第一转动轴(31)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2)沿所述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31)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2)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板(2),所述第一齿轮(3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34)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2)的一端,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33)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35)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34)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2)另一端,该第三齿轮(35)随所述第二齿轮(34)同步转动;导丝组件(4),所述导丝组件(4)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之间,且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和所述第二转动轴(32)上,其安装放置有成卷的电热丝(41);夹持组件(5),所述夹持组件(5)沿所述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对称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前部,该夹持组件(5)贯穿所述固定板(2),所述夹持组件(5)组合形成用于夹持芯棒(10)的夹持区(51);压型组件(6),所述压型组件(6)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3)上方;驱动组件(7),所述驱动组件(7)同步驱动所述转动组件(3)与所述夹持组件(5)运转;以及联动组件(8),所述联动组件(8)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一侧,其包括第四齿轮(81)、固定支架(82)和连杆(83),所述第四齿轮(81)设置于所述第三齿轮(35)上方,该第四齿轮(81)与所述第三齿轮(35)垂直设置且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支架(82)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一侧,其用于承载所述连杆(83),该连杆(83)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支架(82),所述连杆(83)的下端部与所述第四齿轮(81)同轴连接设置,且其随该第四齿轮(81)同步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条型惯流发热元件绕丝设备,包括支架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对称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上;转动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第一转动轴(31)、第二转动轴(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和第三齿轮(35),所述第一转动轴(31)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2)沿所述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31)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2)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板(2),所述第一齿轮(3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34)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2)的一端,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33)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35)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34)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2)另一端,该第三齿轮(35)随所述第二齿轮(34)同步转动;导丝组件(4),所述导丝组件(4)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之间,且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和所述第二转动轴(32)上,其安装放置有成卷的电热丝(41);夹持组件(5),所述夹持组件(5)沿所述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对称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前部,该夹持组件(5)贯穿所述固定板(2),所述夹持组件(5)组合形成用于夹持芯棒(10)的夹持区(51);压型组件(6),所述压型组件(6)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3)上方;驱动组件(7),所述驱动组件(7)同步驱动所述转动组件(3)与所述夹持组件(5)运转;以及联动组件(8),所述联动组件(8)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一侧,其包括第四齿轮(81)、固定支架(82)和连杆(83),所述第四齿轮(81)设置于所述第三齿轮(35)上方,该第四齿轮(81)与所述第三齿轮(35)垂直设置且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支架(82)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一侧,其用于承载所述连杆(83),该连杆(83)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支架(82),所述连杆(83)的下端部与所述第四齿轮(81)同轴连接设置,且其随该第四齿轮(81)同步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条型惯流发热元件绕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组件(4)包括:导丝底座(42),所述导丝底座(4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和所述第二转动轴(32)上;导丝轮(43),所述导丝轮(43)绕其轴心转动设置于所述导丝底座(42)上,且其指向所述夹持区(51),该导丝轮(43)沿其圆周表面设置有导丝凹槽(421),该导丝凹槽(421)引导电热丝(41)绕至所述芯棒(10)上;以及气缸(44),所述气缸(44)设置于所述压型组件(6)的下方,且其与所述导丝底座(42)固定连接,该气缸(44)推动所述导丝底座(42)沿所述第一转动轴(31)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条型惯流发热元件绕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莆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荔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