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取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00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圈取出机构,包括支撑板,滑移机构安装在支撑板的表面,滑移机构的移动端与气缸移载板连接,在支撑板上还固接拔出气缸,拔出气缸的输出端与推块连接;于气缸移载板表面安装导柱,在各导柱的外周还与一块治具固定板配合,于治具固定板的下部、在所述气缸移载板的表面还安装升降气缸,在治具固定板的上表面固接多个线圈治具块;还包括安装在一对导柱顶部的气缸固定板,下压组件升降气缸安装在气缸固定板的下表面,在安装气缸固定板的一对导柱上还配合下压固定板,下压固定板与下压组件升降气缸连接,在下压固定板上安装下压组件。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相邻间距较小的产品同时快速取下,其取出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Coil Removal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取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线圈取出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对于线圈产品的取出均是通过人工取出的方式,这种人工取送的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企业用人成本,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线圈取出机构,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线圈取出机构,包括支撑板,滑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表面,所述滑移机构的移动端与气缸移载板连接,于所述气缸移载板的一侧,在所述支撑板上还通过安装座固接拔出气缸,所述拔出气缸的输出端与推块连接;于所述气缸移载板表面的四个角部均安装配合有限位环的导柱,在各导柱的外周还与一块治具固定板配合,于所述治具固定板的下部、在所述气缸移载板的表面还安装用于驱动治具固定板沿导柱位移的升降气缸,在所述治具固定板的上表面固接多个用于嵌入线圈产品的线圈治具块;还包括安装在一对导柱顶部的气缸固定板,下压组件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气缸固定板的下表面,在安装气缸固定板的一对导柱上还配合下压固定板,所述下压固定板与下压组件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下压固定板上安装用于压紧线圈产品的下压组件。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与支撑柱的一端连接,各根支撑柱的另一端均与支撑底座配合;所述滑移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板表面的一对滑轨,在各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构成了滑移机构的移动端;于所述气缸固定板外侧还通过一对连接板安装传感器升降气缸,于各传感器升降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多个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下表面的导向轴承,各导向轴承的轴端外周配合下压弹簧,在相邻两个导向轴承的轴端固定卡块座,卡块通过销钉与所述卡块座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技术可以将相邻间距较小的产品同时快速取下,其取出效率高,避免以往需要采用人工取放的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Ⅰ。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Ⅱ。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底座;2、支撑柱;3、支撑板;4、拔出气缸;5、滑移机构;501、滑轨;502、滑块;6、限位块;7、推块;8、气缸移载板;9、导柱;10、限位环;11、升降气缸;12、治具固定板;13、线圈治具块;14、气缸固定板;15、下压组件升降气缸;16、传感器升降气缸;17、对射光纤传感器;18、线圈固定治具芯;19、下压固定板;20、导向轴承;21、下压弹簧;22、卡块座;23、卡块;24、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线圈取出机构,包括支撑板3,滑移机构安装在支撑板3的表面,滑移机构5的移动端与气缸移载板8连接,滑移机构5包括安装在支撑板3表面的一对滑轨501,在各滑轨501上均滑动连接滑块502,滑块502构成了滑移机构5的移动端。于气缸移载板8的一侧,在支撑板3上还通过安装座固接拔出气缸4,拔出气缸4的输出端与推块7连接;于气缸移载板8表面的四个角部均安装配合有限位环10的导柱9,在各导柱9的外周还与一块治具固定板12配合,于治具固定板12的下部、在气缸移载板8的表面还安装用于驱动治具固定板12沿导柱9位移的升降气缸11,在治具固定板12的上表面固接多个用于嵌入线圈产品的线圈治具块13;还包括安装在一对导柱9顶部的气缸固定板14,下压组件升降气缸11安装在气缸固定板14的下表面,在安装气缸固定板14的一对导柱9上还配合下压固定板19,下压固定板19与下压组件升降气缸11的输出端连接,在下压固定板19上安装用于压紧线圈产品的下压组件。如图3所示,下压组件包括多个安装在固定板14下表面的导向轴承20,各导向轴承20的轴端外周配合下压弹簧21,在相邻两个导向轴承20的轴端固定卡块座22,卡块23通过销钉24与卡块座22固接。如图1所示,在上述支撑板3的两侧还均固接放置滑块502超行程的限位块6。上述支撑板3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与支撑柱2的一端连接,各根支撑柱2的另一端均与支撑底座1配合。于气缸固定板14外侧还通过一对连接板安装传感器升降气缸16,于各传感器升降气缸16的活塞端连接对射光纤传感器17。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至图3所示,卷线完成的线圈产品通过带有机械手的线圈固定治具芯18推送到位,此时拔出气缸4启动,其活塞端带动推块7与气缸移载板8接触,由于气缸移载板8的底部通过滑块502与滑轨501滑动连接,因此使得气缸移载板8作直线位移,直至位于气缸移载板8上的线圈治具块13位于线圈产品的正下方、以及下压组件位于线圈产品的正上方,到达上述位置后,升降气缸11的活塞驱动治具固定板12上行,治具固定板12沿导柱9上行,使位于治具固定板12上的线圈治具块13的凹槽与线圈产品配合,在治具固定板12的上升过程中,下压组件升降气缸15也同步启动,其推动下压固定板19沿导柱9下行,直至卡块座22上的卡块23与线圈产品接触,从而将线圈产品压住,最后拔出气缸4回退,使得线圈产品从线圈固定治具芯18上脱离,然后由传感器升降气缸16带动对射光纤传感器17上下移动以检测有无残留产品。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技术可以将相邻间距较小的产品同时快速取下,其取出效率高,避免以往需要采用人工取放的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线圈取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3),滑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所述滑移机构的移动端与气缸移载板(8)连接,于所述气缸移载板(8)的一侧,在所述支撑板(3)上还通过安装座固接拔出气缸(4),所述拔出气缸(4)的输出端与推块(7)连接;于所述气缸移载板(8)表面的四个角部均安装配合有限位环(10)的导柱(9),在各导柱(9)的外周还与一块治具固定板(12)配合,于所述治具固定板(12)的下部、在所述气缸移载板(8)的表面还安装用于驱动治具固定板(12)沿导柱(9)位移的升降气缸(11),在所述治具固定板(12)的上表面固接多个用于嵌入线圈产品的线圈治具块(13);还包括安装在一对导柱(9)顶部的气缸固定板(14),下压组件升降气缸(11)安装在所述气缸固定板(14)的下表面,在安装气缸固定板(14)的一对导柱(9)上还配合下压固定板(19),所述下压固定板(19)与下压组件升降气缸(11)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下压固定板(19)上安装用于压紧线圈产品的下压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线圈取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3),滑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所述滑移机构的移动端与气缸移载板(8)连接,于所述气缸移载板(8)的一侧,在所述支撑板(3)上还通过安装座固接拔出气缸(4),所述拔出气缸(4)的输出端与推块(7)连接;于所述气缸移载板(8)表面的四个角部均安装配合有限位环(10)的导柱(9),在各导柱(9)的外周还与一块治具固定板(12)配合,于所述治具固定板(12)的下部、在所述气缸移载板(8)的表面还安装用于驱动治具固定板(12)沿导柱(9)位移的升降气缸(11),在所述治具固定板(12)的上表面固接多个用于嵌入线圈产品的线圈治具块(13);还包括安装在一对导柱(9)顶部的气缸固定板(14),下压组件升降气缸(11)安装在所述气缸固定板(14)的下表面,在安装气缸固定板(14)的一对导柱(9)上还配合下压固定板(19),所述下压固定板(19)与下压组件升降气缸(11)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下压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田公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特机械工程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