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中施工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施工山岭铁路多线隧道、线路并行合修隧道时,经常会面临隧道断面转换情况,而目前常用的二衬台车仅适用于单一隧道截面,在截面转换时需重新对二衬台车进行改装,造成掌子面停工,工期延误,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现有的二衬台车无法满足多截面隧道二衬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其应用在二衬台车上,且能够利用多种可以拆卸结构,在断面变化的情况下改变二衬台车模板轮廓,从而适应多种隧道断面,进而达到适应多断面隧道二衬施工要求,减小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在断面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设置在二衬台车上的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改变二衬台车模板轮廓,进而达到适应多断面隧道二衬施工要求,减小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在断面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设置在二衬台车上的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模板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与隧道拱顶可拆卸连接的多组合顶模组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多组合顶模组两侧的边模;所述多组合顶模组包括中部顶模、依次设置在所述中部顶模两侧的侧顶模和边顶模;上部台架系统,连接至模板系统的所述上部台架系统包括由平行设置且垂直于所述隧道延伸方向的上层台梁和下层台梁构成的台梁组,贯穿所述台梁组且连接至所述多组合顶模组的小立柱支撑,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上层台梁和所述中部顶模的中部立柱,垂直夹设在所述上层台梁和所述下层台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纵向通梁,升降油缸,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层台梁和所述模板系统的旋转油缸;所述台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模板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与隧道拱顶可拆卸连接的多组合顶模组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多组合顶模组两侧的边模;所述多组合顶模组包括中部顶模、依次设置在所述中部顶模两侧的侧顶模和边顶模;上部台架系统,连接至模板系统的所述上部台架系统包括由平行设置且垂直于所述隧道延伸方向的上层台梁和下层台梁构成的台梁组,贯穿所述台梁组且连接至所述多组合顶模组的小立柱支撑,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上层台梁和所述中部顶模的中部立柱,垂直夹设在所述上层台梁和所述下层台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纵向通梁,升降油缸,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层台梁和所述模板系统的旋转油缸;所述台梁组为多组,且沿着所述隧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上层台梁和所述下层台梁可沿延伸方向伸缩;所述小立柱支撑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台梁上方的上节和设置在所述上层台梁下方的下节,所述上节为可拆卸式,所述下节为固定式;设置在所述台梁组两端的两根所述纵向通梁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升降油缸,所述下层台梁的中部设置有所述升降油缸;门架系统,设置在所述上部台架系统下方的所述门架系统包括主门架、设置在所述主门架两侧的副门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主门架顶部和所述副门架顶部的平移油缸、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副门架和所述边模的可调节式支撑丝杆,以及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副门架和所述边模的边模油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顶模、所述侧顶模、所述边顶模和所述边模之间的连接均为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油缸和所述平移油缸上设置有滑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台梁与所述多组合顶模组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隧道的施工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赵省建,冉国建,赵永锋,孙卫锋,朱树坤,黄果,熊建辉,冯建锋,魏华,云欣忠,黄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