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0912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包括后浇环梁、管片、螺母、垫片、螺栓和端块,所述螺母、垫片、螺栓与端块组成洞门连接装置,所述洞门连接装置一端伸入洞门管片中,且通过螺母加垫片固定连接,所述垫片设置在螺母与管片之间,所述洞门连接装置另一端与端块焊接连接,所述端块另一侧与盾构始发及到达端后浇环梁内钢筋焊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施工方便快捷,而且操作简单,另外连接成型效果好,并且不会对管片造成破坏,避免了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洞门位置后浇环梁不能进行有效连接,也避免了常用方法植筋孔成孔难度大,风钻不易实施,水钻容易伤及管片钢筋,功效低、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A Connecting Device for the Starting and Reaching Segment of Shield Tunnel and the Post-pouring Ring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盾构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的施工法是掘进机在掘进的同时构建隧道之“盾”,它区别于敞开式施工法。盾构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边向前推进边对土壤进行挖掘。该圆柱体组件的壳体即护盾,它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支撑的作用,承受周围土层的压力,有时还承受地下水压以及将地下水挡在外面。挖掘、排土、衬砌等作业在护盾的掩护下进行。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领域,在地下工程盾构施工过程中,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洞门位置后浇环梁需进行有效连接,常用方法为在管片上进行植筋,但植筋过程中,植筋孔成孔难度大,风钻不易实施,水钻容易伤及管片钢筋,功效低、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领域,在地下工程盾构施工过程中,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洞门位置后浇环梁需进行有效连接,常用方法为在管片上进行植筋,但植筋过程中,植筋孔成孔难度大,风钻不易实施,水钻容易伤及管片钢筋,功效低、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包括后浇环梁、管片、螺母、垫片、螺栓和端块,所述螺母、垫片、螺栓与端块组成洞门连接装置,所述洞门连接装置一端伸入洞门管片中,且通过螺母加垫片固定连接,所述垫片设置在螺母与管片之间,所述洞门连接装置另一端与端块焊接连接,所述端块另一侧与盾构始发及到达端后浇环梁内钢筋焊接连接。所述洞门连接装置将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所述管片管片上端设置有螺栓孔,且共有十个。所述螺栓为M27螺栓,所述螺母与螺栓配套加工。所述螺母、垫片、螺栓均为钢材质制成,且均为热浸锌处理。所述端块由Q235B钢板切割而成,且尺寸为厚度*高度*宽度=10mm*60mm*60mm。所述端块与后浇环梁钢筋进行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不仅施工方便快捷,而且操作简单,另外连接成型效果好,并且不会对管片造成破坏,避免了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洞门位置后浇环梁不能进行有效连接,也避免了常用方法植筋孔成孔难度大,风钻不易实施,水钻容易伤及管片钢筋,功效低、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框梁连接示意图;图2为洞门连接装置螺栓示意图;图3为洞门连接装置垫片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洞门连接装置螺母示意图;图6为图5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后浇环梁;2、管片;3、螺母;4、垫片;5、螺栓;6、端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包括后浇环梁1、管片2、螺母3、垫片4、螺栓5和端块6,螺母3、垫片4、螺栓5与端块6组成洞门连接装置,不仅施工方便快捷,而且操作简单,另外连接成型效果好,并且不会对管片造成破坏,避免了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洞门位置后浇环梁不能进行有效连接,洞门连接装置一端伸入洞门管片2中,且通过螺母3加垫片4固定连接,垫片4设置在螺母3与管片2之间,洞门连接装置另一端与端块焊接连接,端块6另一侧与盾构始发及到达端后浇环梁1内钢筋焊接连接,避免了常用方法植筋孔成孔难度大,风钻不易实施,水钻容易伤及管片钢筋,功效低、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洞门连接装置将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2与后浇环梁1连接,管片2管片上端设置有螺栓孔,且共有十个,螺栓5为M27螺栓,螺母3与螺栓5配套加工,螺母3、垫片4、螺栓5均为钢材质制成,且均为热浸锌处理,端块6由Q235B钢板切割而成,且尺寸为厚度*高度*宽度=10mm*60mm*60mm,端块6与后浇环梁1钢筋进行焊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通过洞门连接装置连接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2与后浇环梁1,将洞门连接装置一端伸入洞门管片2中通过螺母3加垫片4固定,将垫片4安装在螺母3与管片2之间,在洞门连接装置另一端焊接端块6,将洞门连接装置将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2与后浇环梁1进行连接,然后在加工管片时预留螺栓孔,每个洞门预留10个。本专利技术不仅施工方便快捷,而且操作简单,另外连接成型效果好,并且不会对管片造成破坏,避免了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洞门位置后浇环梁不能进行有效连接,也避免了常用方法植筋孔成孔难度大,风钻不易实施,水钻容易伤及管片钢筋,功效低、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包括后浇环梁(1)、管片(2)、螺母(3)、垫片(4)、螺栓(5)和端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垫片(4)、螺栓(5)与端块(6)组成洞门连接装置,所述洞门连接装置一端伸入洞门管片(2)中,且通过螺母(3)加垫片(4)固定连接,所述垫片(4)设置在螺母(3)与管片(2)之间,所述洞门连接装置另一端与端块焊接连接,所述端块(6)另一侧与盾构始发及到达端后浇环梁(1)内钢筋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包括后浇环梁(1)、管片(2)、螺母(3)、垫片(4)、螺栓(5)和端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垫片(4)、螺栓(5)与端块(6)组成洞门连接装置,所述洞门连接装置一端伸入洞门管片(2)中,且通过螺母(3)加垫片(4)固定连接,所述垫片(4)设置在螺母(3)与管片(2)之间,所述洞门连接装置另一端与端块焊接连接,所述端块(6)另一侧与盾构始发及到达端后浇环梁(1)内钢筋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与后浇环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洞门连接装置将盾构始发及到达端管片(2)与后浇环梁(1)连接,所述管片(2)管片上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飞陈双刘刚亢秀山蔡友刚索宝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