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板简易夹具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简易夹具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主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梁、剪力墙或导墙模板的加固,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加固方法,模板、铁钉、螺杆等材料投入太大,且加固效果存在缺陷,容易产生涨模、爆模、砂角、漏浆,施工效果较差。目前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梁、剪力墙或导墙模板加固的夹具具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扁铁制作的“L”型夹具(大刀片),通过铁锤猛击夹具一端活动部分,使夹具活动部分逐渐收紧,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梁、剪力墙或导墙模板的加固,这种夹具虽然构造简单,但损耗率较大,且较容易造成涨模、爆模、砂角、漏浆等现象,影响主体结构的质量,不适用于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梁和剪力墙模板的加固。第二种是工厂化生产定型梁夹具,但该夹具重量大,零件损坏维修成本高,一般适用于预制构件和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模板加固,不适用于住宅建筑的常规钢筋混凝土规格。第三种就是现在施工现场常用的木制模板夹具,也称为“U”型夹具,此夹具经一两次周转损坏太大,需人工修理,同时木制夹具承载力低,抗变形能力差,一般适用于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板简易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对拉螺栓,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分别为L型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采用插入形式连接后形成一个固定短边;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长边、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长边作为两个夹臂,与所述固定短边形成一个具有两个夹臂的U型夹体结构,所述U型夹体结构的两个夹臂上沿长度方向对应设置多组圆形孔洞;所述对拉螺栓分别穿过所述U型夹体结构的两个夹臂上的一组所述圆形孔洞,拧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简易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对拉螺栓,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分别为L型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采用插入形式连接后形成一个固定短边;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长边、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长边作为两个夹臂,与所述固定短边形成一个具有两个夹臂的U型夹体结构,所述U型夹体结构的两个夹臂上沿长度方向对应设置多组圆形孔洞;所述对拉螺栓分别穿过所述U型夹体结构的两个夹臂上的一组所述圆形孔洞,拧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简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通过两根不同截面尺寸的方钢管焊接形成L型部件,所述第二夹持部件通过两根相同截面尺寸的方钢管焊接形成L型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方钢管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方钢管截面尺寸,即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方钢管截面的长、宽大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方钢管截面的长、宽,所述第二夹体短边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一夹体的短边的方钢管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简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插销螺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插入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设有椭圆形孔洞,用于穿过所述插销螺栓;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设有椭圆形孔洞,用于穿过所述插销螺栓;所述插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的椭圆形孔洞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的椭圆形孔洞,拧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简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设有至少5个椭圆形孔洞;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至少设有3个椭圆形孔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简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通过两根不同截面尺寸的方钢管焊接形成L型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通过两根相同截面尺寸的方钢管焊接形成L型部件;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方钢管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方钢管,即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短边方钢管截面的长、宽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短边方钢管截面的长、宽,所述第一夹体短边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二夹体的短边的方钢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建,李炯,李飞,赵强,胡维腾,石宝亮,俞峰,
申请(专利权)人: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