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96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气泡不易溢出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形成贯通缝、孔洞等质量问题,存在结构安全风险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四步:预制墙体、预制墙体安装、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与预制墙体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之后再吊装上一层的预制墙体,将预制墙体用斜支撑拉结在已浇筑的叠合板上,待预制墙体吊装完成,墙体环筋扣合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比原结构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过程;预制墙体安装完成后内侧墙体与叠合板上现浇顶板齐平。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ing Dense Horizontal Concealed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领域,特别是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住宅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对建筑产业链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效益和质量。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装配式建筑技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实现产业现代化。目前常见的主流装配式建筑体系存在套筒连接工作量大,灌浆质量难以控制、成本较高、节点施工复杂等缺陷,通过广泛的调研学习、理论研究最终提出了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施工工法。装配式环筋扣合体系环扣暗梁部位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大且不易浇筑密实,易产生贯通缝、孔洞等质量问题,影响装配式结构安全和外墙渗漏的风险,为解决此情况我项目讨论研究提出一种保证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气泡不易溢出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形成贯通缝、孔洞等质量问题,存在结构安全风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墙体;预制三明治外墙预制时在200mm宽结构墙体底部进行找坡处理,预制墙体内侧底标高为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预制墙体外侧底标高为深入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10mm;步骤二、预制墙体安装;预制墙吊装就位后,先安装斜支撑,斜支撑用于固定调节预制墙体,确保预制墙体安装垂直,待斜支撑将墙体位置调整到位后,通过预制外墙预留孔洞配合对拉螺栓与铝模钢背楞相连接;步骤三、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与预制墙体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之后再吊装上一层的预制墙体,将预制墙体用斜支撑拉结在已浇筑的叠合板上,保证内外墙拉结体系的几何稳定性;待预制墙体吊装完成,墙体环筋扣合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比原结构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之后进行下一层的模板安装加固,梁板铺设,吊装预制叠合板,定位、标高校准,预制墙体300mm宽度范围处施工缝快易收口网拦截,施工缝内侧范围的叠合板、梁和内墙,施工缝与预制外墙及预制内墙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以此类推;步骤四、混凝土浇筑过程;预制墙体安装完成后内侧墙体与叠合板上现浇顶板齐平,同时采用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时用30型小振捣泵振捣,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浇筑密实。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预在制墙体加工时在底部预留10mm的倒坡,通过倒坡设置实现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气泡不易溢出导致的孔洞、通缝等质量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倒坡位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工法适用于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本工法采用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墙体;预制三明治外墙预制时在200mm宽结构墙体底部进行找坡处理,预制墙体内侧底标高为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预制墙体外侧底标高为深入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10mm。步骤二、预制墙体安装;预制墙吊装就位后,先安装斜支撑,斜支撑用于固定调节预制墙体,确保预制墙体安装垂直,待斜支撑将墙体位置调整到位后,通过预制外墙预留孔洞配合对拉螺栓与铝模钢背楞相连接。步骤三、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与预制墙体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之后再吊装上一层的预制墙体,将预制墙体用斜支撑拉结在已浇筑的叠合板上,保证内外墙拉结体系的几何稳定性;待预制墙体吊装完成,墙体环筋扣合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比原结构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之后进行下一层的模板安装加固,梁板铺设,吊装预制叠合板,定位、标高校准,预制墙体300mm宽度范围处施工缝快易收口网拦截,施工缝内侧范围的叠合板、梁和内墙,施工缝与预制外墙及预制内墙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以此类推。步骤四、混凝土浇筑过程;预制墙体安装完成后内侧墙体与叠合板上现浇顶板齐平,同时采用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时用30型小振捣泵振捣,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浇筑密实。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步骤一、预制墙体;预制三明治外墙预制时在200mm宽结构墙体底部进行找坡处理,预制墙体内侧底标高为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预制墙体外侧底标高为深入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10mm,预制外墙和内墙采用环筋扣合连接,连接处竖向筋采用三级钢14的钢筋,直螺纹套筒一级连接。钢筋套丝应满足设计要求,安装套筒后外露一丝至两丝,安装时使用专用扳手连接,水平筋按图施工,采用搭接连接,满足构造要求,预制剪力墙的斜支撑主要是为了避免预制剪力墙在和现浇部分达到强度之前,墙体出现倾覆的情况。步骤二、预制墙体安装;预制墙吊装就位后,先安装斜支撑,斜支撑用于固定调节预制墙体,确保预制墙体安装垂直。待斜支撑将墙体位置调整到位后,通过预制外墙预留孔洞配合对拉螺栓与铝模钢背楞相连接,上下两层预制外墙交接处(除飘窗、阳台),每面墙外侧对拉螺栓预留洞增加两道竖向50mm*80mm的钢背楞(底部标高为下层预制外墙第二道对拉螺栓孔向下100mm,顶部标高为上层预制外墙第三道对拉螺栓孔向上100mm),每道背楞采用铝模M18的对拉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步骤三、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与预制墙体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之后再吊装上一层的预制墙体,将预制墙体用斜支撑拉结在已浇筑的叠合板上,保证内外墙拉结体系的几何稳定性;待预制墙体吊装完成,墙体环筋扣合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比原结构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之后进行下一层的模板安装加固,梁板铺设,吊装预制叠合板,定位、标高校准,预制墙体300mm宽度范围处施工缝快易收口网拦截,施工缝内侧范围的叠合板、梁和内墙,施工缝与预制外墙及预制内墙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以此类推。步骤四、混凝土浇筑过程;预制墙体安装完成后内侧墙体与叠合板上现浇顶板齐平,同时采用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时用30型小振捣泵振捣,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浇筑密实。本装置对比传统施工工艺有以下好处: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气泡不易溢出导致的孔洞、通缝等质量问题,同时避免了混凝土因收缩而产生缝隙的现象,提高了环筋扣合暗梁区域混凝土浇筑质量,避免了后期修补质量问题产生的费用。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预在制墙体加工时在底部预留10mm的倒坡,通过倒坡设置实现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气泡不易溢出导致的孔洞、通缝等质量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墙体;预制三明治外墙预制时在200mm宽结构墙体底部进行找坡处理,预制墙体内侧底标高为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预制墙体外侧底标高为深入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10mm;步骤二、预制墙体安装;预制墙吊装就位后,先安装斜支撑,斜支撑用于固定调节预制墙体,确保预制墙体安装垂直,待斜支撑将墙体位置调整到位后,通过预制外墙预留孔洞配合对拉螺栓与铝模钢背楞相连接;步骤三、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与预制墙体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之后再吊装上一层的预制墙体,将预制墙体用斜支撑拉结在已浇筑的叠合板上,保证内外墙拉结体系的几何稳定性;待预制墙体吊装完成,墙体环筋扣合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比原结构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之后进行下一层的模板安装加固,梁板铺设,吊装预制叠合板,定位、标高校准,预制墙体300mm宽度范围处施工缝快易收口网拦截,施工缝内侧范围的叠合板、梁和内墙,施工缝与预制外墙及预制内墙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以此类推;步骤4、混凝土浇筑过程;预制墙体安装完成后内侧墙体与叠合板上现浇顶板齐平,同时采用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时用30型小振捣泵振捣,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浇筑密实。...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墙体;预制三明治外墙预制时在200mm宽结构墙体底部进行找坡处理,预制墙体内侧底标高为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预制墙体外侧底标高为深入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10mm;步骤二、预制墙体安装;预制墙吊装就位后,先安装斜支撑,斜支撑用于固定调节预制墙体,确保预制墙体安装垂直,待斜支撑将墙体位置调整到位后,通过预制外墙预留孔洞配合对拉螺栓与铝模钢背楞相连接;步骤三、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与预制墙体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之后再吊装上一层的预制墙体,将预制墙体用斜支撑拉结在已浇筑的叠合板上,保证内外墙拉结体系的几何稳定性;待预制墙体吊装完成,墙体环筋扣合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比原结构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之后进行下一层的模板安装加固,梁板铺设,吊装预制叠合板,定位、标高校准,预制墙体300mm宽度范围处施工缝快易收口网拦截,施工缝内侧范围的叠合板、梁和内墙,施工缝与预制外墙及预制内墙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磊龚成利崔杨敏赵红蕾何东亮王佳乐李鹏飞于景春张锦绣邓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