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逆的感光变色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面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逆的感光变色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饰美的追求层次越来越高,消费者对服装颜色的要求也正在由实用型向新奇型转变,于是功能性纤维的研究与开发便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变色服装面料是指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显示不同颜色的服装面料,其中光致变色服装面料具有光至变色性能,即在光照下可以产生变色,而光照结束后又可逆的变回原来的颜色,而且随着光照波长的变色,光致变色颜色的深浅也随之发生改变。光致变色服装面料的出现满足了消费者对服饰色彩新奇型、多样性、变化性的追求。然而现有的变色面料大多采用将光致变色剂与有机物经交联聚合形成能变色的有机物,然后经加工制成感光变色的面料,这类服装面料中由于引入了有机物,在后续的使用清洗过程中不仅容易导致有机物从面料上脱落,造成变色效果变差,而且脱落的有机物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如何在不引入有机物的情况下实现服装面料的感光变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逆的感光变色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1)取壳聚糖5‑7份,加入到40‑50份浓度为1‑5%的乙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制得壳聚糖溶液,然后取感光变色碳纤维8‑13份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加热至30‑40℃,在200‑300W超声波下振荡分散10‑20min,制得带有正电荷的感光变色碳纤维分散液;2)在电泳沉积池中,以带有正电荷的感光变色碳纤维分散液作为电泳沉积池的电解液,用铜作为电泳沉积池的正极极片,将服装面料缠绕在不导电的支撑物上作为电泳沉积池的负极极片进行电泳沉积,从而制得含有感光变色碳纤维的服装面料粗品;3)将制得含有感光变色碳纤维的服装面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逆的感光变色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1)取壳聚糖5-7份,加入到40-50份浓度为1-5%的乙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制得壳聚糖溶液,然后取感光变色碳纤维8-13份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加热至30-40℃,在200-300W超声波下振荡分散10-20min,制得带有正电荷的感光变色碳纤维分散液;2)在电泳沉积池中,以带有正电荷的感光变色碳纤维分散液作为电泳沉积池的电解液,用铜作为电泳沉积池的正极极片,将服装面料缠绕在不导电的支撑物上作为电泳沉积池的负极极片进行电泳沉积,从而制得含有感光变色碳纤维的服装面料粗品;3)将制得含有感光变色碳纤维的服装面料粗品浸泡在乙醇溶液中,浸泡5-10h,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15-20min,在氮气条件下加热至150-200℃,保温3-5h,然后经水洗、烘干后即可制得感光变色服装面料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逆的感光变色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感光变色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1)取碳酸钡3-5份、氧化镁2-4份、二氧化硅4-6份,混合后加入到研钵中,再加入0.1-0.3份氟化铵,充分研磨后置于马弗炉中,加热至500-600℃,煅烧4-6h,冷却后取出,再次研磨后放入管式炉中,在还原气氛下加热至1100-1200℃煅烧5-8h,冷却研磨后过500目筛,制得BaMgSiO4晶体粉末;2)取碳纤维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3-4份,水溶性丙烯酸酯30-50份,去离子水120-180份,搅拌溶解后再加入BaMgSiO4晶体粉末,混合后在1000-1500r/min下机械搅拌20-30min,得到碳纤维/BaMgSiO4晶体混合水溶液,然后倒入模具中,在80-100℃烘箱中干燥5-7h,然后放入高压釜中进行固化定型,即可制得碳纤维/BaMgSiO4晶体复合薄膜;3)将碳纤维/BaMgSiO4晶体复合薄膜依次浸泡在去离子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巧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